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日记入手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解决“作文难”这个语文教学中的“顽疾”,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入手,采用多种手段和策略,来提高和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 日记 写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016-01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我们经常看到:学生一到作文课就愁眉苦脸,对着作文本发半天呆写不出几个字。东拼西凑写成一篇不足四百字的作文,要么语句不通,中心不明确;要么就是和“优秀作文”惊人相似,抄袭、仿写痕迹严重;要么选材陈旧,恶俗的如同炒剩饭。只有极个别学生能写出反映生活真实、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相应的写作训练和写作积累。背诵优美语句、片段,背诵美文篇章等积累形式,是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积累。我们的写作积累是从低年级的造句、看图说话做起的,但是这种训练都是别人规定了内容或方向,学生按照要求去做,这种写作缺乏与生活的联系,导致写作与生活、情感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解决小学生不喜欢写作这个难题,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表达环境,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日记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最佳工具,因为它既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训练,又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的空间。那么,我们如何从日记入手来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做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与大家分享。
  1 从一年级开始写日记,让书面表达成为一种习惯
  小学生是一张白纸,其习惯养成与教师的要求有直接关系。教师要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汉语拼音代替,重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书面表达习惯,让学生及时将自己的见闻或感受记录下来,让书面表达和说话一样成为一种习惯。这样的训练能缩短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距离,并自然实现由口语向书面语的过渡和转化。在小学一二年级,教师不必要求学生要达到怎样的水平,要记录什么样的事情,更不要谈日记主题之类的问题,防止因教师要求过高而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扼杀了学生的写作热情。随着年级的提高,教师可以为学生的日志指出写作发展的方向,比如,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进行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方面的训练,但是,切不可做出过于具体明确的要求,防止因教师的限制而束缚了学生的表达自由。教师要每周至少批阅三次日记,每次选出不少于五本“优秀日记”,并要注意每次所选出的学生要有80%的人员变换,给更多学生以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于选拔出的“优秀日记”,要以朗读、书面展示、向家长发贺信等多种形式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不断体验各种惊喜和幸福,从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让学生写日记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2 教师对日记的批阅,要以赏识激励策略为主
  小学生日记,一般都是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能真正吸引教师眼球的并不太多。但是,教师一定要客观地认识学生的写作能力,给予恰当的预期,并善于运用赏识激励策略,从学生平淡的日记中,发现学生选材、叙事、写景的独特之处,并给予有针对性的表扬。不但让学生本人能从中受益,也让其他学生找到模仿、借鉴的蓝本。比如,有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日记中记录了学校开“道德培训大会”的事情:今天学校开了一个大会,校长讲了许多大人的话。我是小孩子,听不懂。高年级学生鼓掌,我也跟着拍巴掌,很高兴,不用上课(很多字是用拼音代替)。我就在班级内读了这篇日记,并表扬她:“用‘大人的话’概括了校长的讲话,也暗示了自己没有听懂,很好。在用词上,也用了‘鼓掌’和‘拍巴掌’两个词表示同一个动作,避免了词语的重复单调,很了不起”。通过赏识激励活动,巧妙地渗透写作的相关知识与技巧,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渗透写作指导。一位六年级学生写了一篇题为《“飞鸡”上树》的日记,详细描写了她家的小鸡上树的经过,其中的描写非常生动传神:“小鸡在树杈上小心翼翼地蹲了一会儿;两只爪子分别缓缓地踩着树枝向上走;翅膀耸起来,做好‘跳树’的准备;像一位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在表演节目;极其谨慎地走到树枝稍部;缓缓地蹲下去”。我对学生的这篇日记大加赞赏,并作为讲读课的材料,像分析课文一样与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篇日记。这种特别的表扬表达方式,不但让作者很受鼓舞,其他学生也学到基本的描写技法,全班都爆发出了极高的写作热情。教师的赏识激励,是保持学生写作热情、渗透写作技巧的一个很好方法,也是促使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不竭动力。
  3 开展与日记相关的多种活动,保持学生的写作活力
  如果仅仅是学生写、教师批阅,然后展示优秀日记的学习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小学生一旦对写日记失去新奇感和兴趣,日记的质量必然下降,甚至拒绝再写。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日记:今天无事可写。教师要有敏锐的感知力,意识到这是学生倦怠感的爆发。处理这种情况,不能依靠教师的强制要求,甚至惩罚。教师要在每学期开学之际,制定一个与日记相关的语文活动计划,频率为每月一次。也就是当学生的写作热情有所下降之际,就开始筹备一次相关的活动,以活动促进学生写日记的热情。具体内容可以是“优秀日记班级巡回展;优秀日记上墙报;优秀日记进校刊;优秀日记集锦;登上网络班级主页”等。在优秀日记的选拔上打破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积极推荐、共同评审。保证每次与日记相关的活动都能调动全部学生参与:主动提供作品、积极参与评选、认真阅读别人佳作。当然,对于学生的优秀日记,也要不断向县级、市级、省级的文艺副刊,以及教育部门主办的刊物上推荐。当学生看到自己或者自己同学的作品被采用,会激发出很高的写作热情,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活力。
  总之,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是帮助学生实现由即时写作向定向写作过渡的最佳途径。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会养成留心生活、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并随时将鲜活的生活材料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会积累丰富的一手写作素材,再也不会因为“无事可写”而发愁。在长期的写日记过程中,学生也逐渐掌握了由口语向书面语的过渡,能够更加娴熟地将生活现象、优美景物、思想感受等,以文学的笔调生动准确地表达出来。通过多种日记展示活动,也为学生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学生将别人的写作优势、特点借鉴过来,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理群.培养小学生日记写作兴趣的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10(23):87-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0743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