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中地理课作为文综科目之一,在高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纳入“考试体系”的压力使得初中很少被重视的地理课地位陡升。由于地理课长期不被重视,造成了师资缺乏、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高中地理课要从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教学媒介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课堂效果,实现突破式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024-02
  高中之前地理课程教学的散漫与随意,很多学生地理基础比较薄弱,而高中地理为了应对严酷的高考竞争不得不采取强硬、粗暴的教学方式,课堂更偏重知识的强硬灌输与考试的应对技巧,忽视了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针对性及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导致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单调。另外有一种极端是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开始走偏颇路线,将课堂引入了作秀式的频繁互动中,太过偏重形式,稀释了课堂知识浓度。如果能够将从教学实际出发,再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典型误区,并据此提出恰当的“医治”之道。
  1 粗暴直接的灌输式课堂教学―― 高考制度下的必然误区
  高中之前地理课本上的知识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学生对地理课程的特征、学习方法都知之甚少。进入高中以后为了应对文综考试,地理才真正扬眉吐气了一遭。但是,在中国教育由来已久的主科、副科观念影响下,地理课仍然属于“弱势群体”。紧张的课时、偶尔被语数外补习替代的风险、师资队伍的薄弱等等都是地理课地位不及语数外的表现。
  面对这种尴尬的处境,高中地理课堂的粗暴直接灌输式教学就不难理解了。为了在紧张的课时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为了让这门副科给高考加分,地理老师们在课堂上争分夺秒地耕耘着,一节课甚至要把一章节的内容都硬塞给学生,而且往往是照本宣科式的绝对强势灌输。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候出现的理解到不到位、与实际生活脱轨、枯燥乏味等弊端统统都被忽视不见。随之而来的就是题海战术,在课堂上让学生大量的做题,然后采取就题目论题目的讲解,这种模式下的地理学习,相关知识的引导和过渡更是无从谈起。
  众所周知,在高中阶段的学习都要经过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各种考试的“洗礼”,地理课堂就变成了试题改错课。教师在课堂上针对考试进行断点式的讲解,甚至还会跳跃式的针对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进行看似系统的梳理,课堂沦为了为考试服务的傀儡,走上了枯燥、呆板、乏味的误区,让本来可以充满探索、思考和乐趣的地理课堂丧失了生机。而且,在现行高考制度下,这种误区堪称一种“牺牲式”的救赎:毕竟,死记硬背、强势灌输可以保证地理得到比较高的分数,这对于竞争性极强的高考而言是一款额外保险。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灌输知识、提高分数,这种教学误区带来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即使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短时间令其消失甚至式微都是极为困难的。
  2 简单的将课堂还给学生的“作秀”式教学―― 对教育新理念的肤浅执行误区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高中地理课开始冒着课堂知识灌输密度被稀释的风险,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推崇形式上的探究式教学,自主学习。实则过犹不及,或者“老瓶装新酒”,毫无起色。
  有些教师看似顺应了新课改,但是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标准答案、精彩演绎一样出自教师之手,学生只不过由原来不大积极的听众演变为积极的听众,扮演着乖巧、称职的接受者,而非批判、思考的参与者。其实这种做法在高考背景下是极为有效的应对新课改的手段,教育监管部门既要求学生学得好、学得快乐,但是却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教学考核方式―― 高考。所以,这一误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学生”前途的仁慈之举。
  另一种是完全以学生为主的地理课堂教学方式。教师仅仅提纲挈领地宣布下重难点,之后就完全作为一个旁观者,完全放纵学生讨论和争辩。这种极端的角色转换毋庸置疑提升了课堂氛围,学生争得面红耳赤,参与度也提高了不少,但是往往容过犹不及,学生之前从来没有这样的自主空间,一旦放权就忘乎所以,为了争论而争论,一节课下来往往掌握不了几个知识点,严重耽误了课程进度,稀释了每节课的知识浓度。这种学生放任自流的课堂教学,减缓了学生的学习速度和效率。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力图走上一条改革之路,但是在高考压力之下只能沦为形式主义,走上肤浅地执行所谓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的误区。在增加高考压力的同时降低了知识传播效果。
  3 让学生的归于学生,将教师的归于教师,用适量的技术助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走上正途
  针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上述两大误区,笔者将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教学媒介等角度提出建议以资参考。
  让教师做回教师,让学生做回学生。把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到极致,将学生的参与、思考角色扮演到淋漓尽致。当学生争论不休且毫无结果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归纳,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获得地理知识,当然这对地理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要求比较高,他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学生的争论当中。这种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主动性和参与度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提高课堂生动程度,利用演示、室外活动增加地理教学效果。单纯的课堂讲解根本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死记硬背可能对得到较高的分数比较有利,但长此以往必定会引发学生对填鸭式课堂的厌倦与排斥。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可适当穿插一些情景教学,譬如在学习极昼极夜的时候,可以利用地球仪生动地为学生呈现这种地理现象。同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将学生带至室外,进行实地学习,加深知识记忆,达到传统课堂无法企及的教学效果。
  巧妙使用多媒体技术,将高中地理课堂变成一种视听享受。可以利用PPT、视频、图片等,生动、逼真地为学生呈现地理知识,增加课堂兴趣。多媒体的使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注意力,而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那些生动的媒体资料将不自觉地唤起存留在记忆力的影像,学生可以毫不费力地将知识点与之对应,较之死记硬背更深刻、更灵活。但是切记不可喧宾夺主,将多媒体作为偷懒的媒介,以为依靠视听来加强学生学习,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否则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记忆习惯将逐渐丧失。
  4 结语
  高中地理课在高考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往往在急功近利的背景下被扭曲,根本还在于高考制度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束缚,为了达到高考设定标准,教师无法自由教学、自由改革,学生也不能完全独立、自由思考。这种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沦为知识点记忆课、考点解析课、肤浅作秀课。与所有现行高考制度下的高中课程一样,高中地理课堂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叶芳菲.例谈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教学[J].考试周刊,2011(31):152-153.
  [2] 陈胜兵.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3(29):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074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