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打造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要从备课预设、组织学生预习、提高课堂调控能力、加强课堂训练等多方面入手,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精心备课 充分预习 当堂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048-01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能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其最突出的特征是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师生默契互动形成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高效课堂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停留在完成学习目标层面,而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但是,衡量高效课堂的标准不是教学内容的尽可能丰富,也不是教学难度的最大限度挖掘,而是在适合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学习内容,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科学地运用教学策略,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变传统的“要我学”为新型的“我要学”,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精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自然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那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呢?
  1 精心备课,将课堂预设设计得全面周到
  很多年轻教师对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抱有一种不情愿的心态:我经历了这么漫长的学习经历,积累了那么多数学专业知识,却要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知识点简单,学生学习能力差,简直是大材小用。教师的这种心态直接表现为对课堂教学的轻视,认为无需备课也能将知识点很有条理地讲授给学生。这种错误的观点,是教师迈向高效课堂的最大阻力。小学数学知识点虽然简单,但是如何根据学情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采用何种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哪些教学策略,最大程度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却是值得每位教师一生追求的目标。教师要精心备课,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学生的学情为指导,认真研读教材,科学整合知识点。对典型的例题不但要能熟练解决,还要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并思考以学生的水平和思考习惯会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能不能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方法。教师的课堂预设还全面而灵活,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判断或者以往的教学经验而定,要有一定的预见性,预测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与自己预设不同、甚至相悖的情况,预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防止课堂突发情况出现,教师无法应对,导致课堂教学程序无法进展,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而,全面而精细的课前预设,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打造高效课堂的基本条件。
  2 充分预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尤其是三年级以后,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自主性,且学习内容逐渐变得复杂。预习,不但能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有相应的迎接心理,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最近发展区,而且在学习前大致确定了学习的重难点,尤其是关注自己在预习中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当然,这里所说的预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致浏览课本,而是教师预先设计好预习题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来思考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测量》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然后解决一系列的预习题目:(1)请在家长的帮助下,测量你家的客厅的长和宽,并记录下来。(观察使用尺子上的长度单位,你认为该用哪个单位呢?)(2)测量你家茶几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下来。(思考:使用的长度单位与客厅长宽的长度单位一样吗?自己拿不准,可以向家长询问。别忘了多问几个为什么。)(3)测量你使用的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度,并记录下来。(怎么选择长度单位很重要哦。我想你已经懂得怎么寻求帮助了吧,)(4)测量你使用的橡皮的长、宽、厚度,并记录下来。(这么小的东西,该用什么单位呢?老师也不知道了,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预习题目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启发性,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投入到预习环节中。即使学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也能引起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后,课堂学习中参与热情会更高涨,思维深度也会合理增加,合作探究才能更加充分,目标突破才能更加顺利,课堂教学效率相应得到提高。
  3 适时调整,保证课堂教学流程顺畅得当
  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学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但是,并不排斥教师的引导、合作、参与。相反,新课程理念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对教师的课堂调控技巧做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照自己的课堂预设,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在教学中,如果发现教学预设过于简单,仍然停留在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就要通过追加问题迅速将学习活动引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发现教学预设过高,问题难度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则要通过改变问题的条件降低学习难度,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另外,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尤其是生生合作环节。小学生年龄小,即使教师出示了学习目标,学生也未必能够理解其真正意义,也不懂得围绕目标学习和思考,因而,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合作活动背离课堂学习主题,导致无效活动的增加,从而影响课堂效率。教师要及时发现这种情况的出现,并在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进行课堂调控,将学生的学习引导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合作探究上,保证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进而打造高效课堂。
  4 当堂训练,保证课堂学习成果得到巩固
  数学学习的最佳模式是学练结合。作为一线教师都明白,学生的数学原理、定义、公式等理论知识掌握得再透彻、再牢固,不经过一定数量练习题的训练,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运用还会表现出一定的生疏,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低级的计算错误。因此,课堂训练就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不可缺少的学习环节。教师要坚持学练结合的课堂学习模式,每节课至少要为学生留出一半时间做练习,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当然,训练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操作式训练、游戏式训练、练习题式训练、板演和书面做题相结合式训练、检测式训练等。及时、科学、适量的课堂训练,使巩固学习成果、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也是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
  打造高效课堂是目前课改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一项有力措施。但是,这也是一个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在探索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走弯路、遭挫折甚至遭遇失败,都是在所难免的。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并不断探索实践,我们的课堂改革就一定能走出一条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王雷.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几点思考[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12):13.
  [2] 袁建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Z2):109.
  [3] 袁辉.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1(72):1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0744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