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生物多元化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在教授初中学生基本生物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指导学生做实验以促进他们扎实掌握生物理论知识,形成系统、科学的实验思维。但现今初中生物教学多是单一的传统授教方式,存在着一定的有效教学问题。本文将针对初中学生生物学习现状,提出在教学中的初中生物多元化学习模式,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多元智能作业导学以及自主实验学习模式促进初中生有效学习生物。
  关键词:初中生物 多元化学习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035-01
  初中生物作为基础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不可替代的重要课程,它具有很强的实验性,科学性。初中生物教学涉及到日常生产生活、我们身边的动植物、青少年健康教育、环境保护、能源危机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教育,指导学生掌握生物理论知识,形成系统、科学的实验思维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当前初中生物教学长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校资源均衡方面的不足,以及师资力量层面的匮乏因素,生物教学成效提升不快。一些学校普遍存在对生物学科重视程度不足、认为该学科知识是考试项目中的一些“小”学科,所占分值不大,导致生物教学工作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难以有效实现教学成效的大幅提升。再者,学校教学设备配套不全、不能完全满足实验教学工作的需要,致使生物实验教学僵化或直接被忽略。很多教师基本都是自己一人自导自演实验解说,只是让学生干看着,或者是让几个学生读取一下最终数据就草草地结束了实验授课。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老师不知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自顾自地开展课程,这样就难以令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兴趣。于是,当前初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初中生的生物学习质量、水平能力无法提升,这些都是教师需要关注的。本文希望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探索在生物教学上进一步达到生物教学有效性。
  1 在教学中探索初中生物多元化学习
  多元智能理论,简称MI理论,是由美国当代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drner)在其1983年出版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加德纳教授在书中指出,每个人至少拥有八种基本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以及自然观察者智能,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存在,且这八种智能以独特的方式在每个人身上起着作用。因而通过开发学生的多种智力潜能、多种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初中生物多元化智能学习。同时根据该理论设计教学模式,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多元作业导学及自主实验学习也可以起到教学有效性。
  1.1 分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引导合作,建立有效的学习小组是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反馈形式可以是发言、表决,也可以是答卷、演示等多种形式。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小组、分工明确,通过不同学生的特长带动更多的学生的激情参与。
  例如,在讲学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放了一段草履虫的录像片并展示挂图、模型后,出示问题:草履虫的形态看上去像什么?草履虫是怎样运动的?怎样区分草履虫的前端和后端?草履虫在水中怎样呼吸?怎样摄食?吃什么?会被谁吃?怎样逃避敌害?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课前分组去搜集相关资料,然后课上让他们向大家展示,并以小组辩论的形式,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通过以上形式保证了小组之间的合作,锻炼了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帮助学生把完成作业的过程看成锻炼、学习的舞台。
  1.2 多元智能作业设计导学模式
  一般教师给学生作业的设置、安排,在内容上,总是重复抄写,海量练习,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形式上,封闭单一,多受纯文本性纸笔作业的限制;在作业的设计理念上,背离新课程三维目标,依然沿袭巩固知识为主,缺乏能力训练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让作业不只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色彩,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精心设计每一次作业,让学生感到作业的乐趣,才能变“要我做”作业为“我要做”作业。例如,学习关于绿色植物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写一个设计方案,设计一间教室或是一个校园的绿化设计等。教师在设计作业,对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导学和巩固上,可以多增加一些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并参与到其中的趣味性作业,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边娱乐边学习。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亲自观察事物所存在的现象,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形象化的加深记忆,便于理解。
  1.3 自主实验学习研究模式
  实验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因文字解说而造成的困惑,把间接学习转变为直接学习,这样的方式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接受程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最常用的实验,就是演示实验。这种实验形式是最直接最常见的形式,同时,演示实验也是一种考验教师能力以及教师对教材内容展示能力的方式,这种实验方式对成功率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师实验过程进行观察分析,从中获得正确的知识体验,而如果出现了错误,就会导致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体验出现失误。
  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的课外实验,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进行的课外生物实验。课内外实验都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方法能够把文本化的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在学生的面前,加深初中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实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
  2 结论
  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多元化作业导学,分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及指导学生自主实验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引起学生的触动和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实物、模型或实验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氛围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元化生物学习及教学模式的探索,对生物教学意义重大,教师应不断摸索多种教学方式,打造更加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师要让兴趣为探究作助推,夯实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才能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着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动脑,层层深入,突破难点,体验思考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陈锦美.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J].考试周刊,2010(36):204.
  [2] 杨平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自学引导”法初探[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7):45.
  [3] 周晓燕.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例谈[J].新课程学习,2012(5):40-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074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