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职语文分层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合理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育学家概定,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能力水平、智力因素,以及对知识掌握情况等,将学生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或更细层次,再根据《大纲》要求,有针对性地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指导、分层练习、分层测评的一种教学模式。分层教学,集中地被强调了三点:一是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是分层的基础;二是根据不同层次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三是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成绩提高。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教法研究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028-01
  1 中职语文分层教学的重要意义
  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语文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语文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应当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相应的发展,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知识。毫无疑问,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将“因材施教”战略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分析,同质分班基础上的语文教学是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式,该模式虽然保证了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的统一,但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微妙差异,不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未能真正落实教育公平。因此,在充分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按学生不同的语文基础与能力进行分层教学显得十分必要。可以这么说,对学生进行分类,并以此为依据分解教学目标并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是中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必由之路。
  2 中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合理模式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认为如下模式比较合理。
  2.1 班内分组分层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在同一个班级内,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分类,然后开展不同方式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保留行政班的基础上,可根据平时进行的摸底结果,按照学生所掌握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
  2.2 知识能力分层模式
  这一形式,可由学生自主报名,不过,要先提示他们这样做对他们学习的好处。让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给自己正确“定位”。这个模式的特点,就是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认识班级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知识和能力的“因材施教”。
  2.3 底层加餐进补模式
  “底层加餐进补”学习模式主要针对学习成绩较差、学习过程困难的学生。先将这类学生归结为一个组,然后,又将这个组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状况、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再细分为几个类型。然后,针对这些不同类型,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实施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投入最大,耗时最多,也相应会收到“各个击破”的良好的效果。
  2.4 同层学生互动模式
  “同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教师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互动形式促进学生进步。在这个模式里,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小组之间的合作、竞争,都会迸发出一种巨大潜能,为每个学生发展创造机会。
  3 中职语文分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3.1 水平相近原则
  在分层时应将学习状况相近的学生归为“同一层”。它带来的效应是,学生不会因高低差异受到伤害或挫伤积极性。而且,还便于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他们共同特点把握好教学进度、教学方式。
  3.2 分层相对原则
  分层是动态的、可变的,有进步的可以“升级”,退步的应“转级”。也就是说,分层并非“绝对分层”,是在相对时间内的分层。这一原则的好处是,给了学生一个“能升能降”“优升劣降”的机会。这种“灵活机制、竞争机制”,会让后进者有激励感,先进者有危机感,让大家的积极性和学习情绪真正“活”起来。
  3.3 成功激励原则
  这一原则的含义是,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方法、练习、作业时,充分考虑让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跳一跳”才可摘到苹果。如果目标定得太高,学生通过努力达不到,必然会让他感觉失望;如果定得太低,则根本没有向前的动力而失去教学改革的意义。
  3.4 调动兴趣原则
  在课堂上以学、议为主,教师要则侧重激趣、指导、精讲、引思,多让学生提问,多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多让学生讨论问题,允许他们犯错误,并做好分类指导。
  4 中职语文分层教学的科学方法
  4.1 分层备课―― 制好分层教学的“菜单谱”
  作为老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进餐前的“制订菜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分层教学的基础工作就是备好课。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再不可像以前那样“一刀切”,或“一统拖”。
  4.2 分层授课―― 开好分层教学的“转闸门”
  分层授课是分层教学工作实质性阶段的第一步骤,这一关键性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分层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影响到后续教学工作的效果。如我班按层次分为了A、B、C三个大组,每个大组授课的内容都是根据该层次学生的特点特殊制订,讲授过程也是相互区别,目标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人而异施教,力求最佳效果”。
  4.3 分层作业―― 做好分层教学的“基础餐”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结果,因此,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题型、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如C组做基础性作业;B组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A组做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
  4.4 分层测试和评价―― 把好分层教学的“方向舵”
  对学生学习测试,基本到了分层教学的“收网阶段”。如何收好这个“网”?首先是在试题编制上要下功夫。我曾经就这样尝试过:把测试题分基础题和分层题,基础题占70分,层次题30分,完成本层次题也可完成高一层次题,若完成高一层的测试,则该部分得分加倍。在测试后,再开展分层评价。
  总之,分层教学模式能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对于不同层次学生都能采取适当可行的针对性措施,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都能有效实现自我的实际价值,最终确保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群,董新春.基础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34-37.
  [2] 魏延松.浅谈分层教学的实施[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074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