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现代”语境下的高校雕塑教学改革及其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后现代”是对现代表述方式的审视与批判。“后现代”语境下,文本、意义、表征以及符号全部发生了改变。这对高校雕塑教学改革产生了剧烈的影响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后现代”的内涵,主要分析了高校雕塑教学中的问题,重点讨论了“后现代”语境下的高校教学改革及其对策。
  关键词:后现代 高校雕塑教学 改革 对策
  引言
  雕塑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通常被用来反映现实、表现纪念意义或者美化城市。新时代,雕塑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高校雕塑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当前高校雕塑教学情况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雕塑艺术的发展,也不适应后现代艺术创作环境与语言环境。为了进一步扩大雕塑艺术的学习群体,转变其雕塑艺术创作观念,使其在雕塑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需要在“后现代”语境下实施高校雕塑教学改革。那么,如何针对高校雕塑教学中的问题实施教学改革?本文对此做了如下的分析与讨论。
  一、“后现代”的内涵
  当前,对于“后现代”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可以确定的是,“后现代”是对现代表述方式的审视与批判。学者认为,后现代是相对于现代的概念,通常指对于现代文化现象的不同分析和理解,以及对于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的描述。后现代质疑客观世界的存在,并怀疑所有关于正当性的宏观叙事话语;强调对不同个体经验进行具体的理解与诠释,特别强调对“语言”的反思。“后现代”认为,语言是异质的符号系统,充满主观性、任意性以及偶然性,并将对手看作是对手间的对抗,不稳定,内涵冲突与矛盾。可以说,“后现代”根本没有具体的参考体系。“后现代”艺术的重要特征就是多元化,不同时代的风格,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文化同时存在当代艺术创作中。
  二、高校雕塑教学问题分析
  当前,高校雕塑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课程设置缺少合理性,不够多元化。从高校雕塑课程设置来看,泥塑课程占总体课时较多的比重。与之相对应的是,其他材料的雕塑课程如木雕、金属雕塑等只占很少一部分课时。宗教式雕塑课程、纪念碑式雕塑课程、现代化公共雕塑课程比例较少。此外,雕塑课程设置过多地注重实践,而忽视了理论教学。一些高校为了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实践教学,一味地缩减理论教学课程的课时。这就使得学生只会泥塑,而不会其他类型的雕刻,不具备相对专业的雕塑理论知识。这些雕塑教学与课程的缺失使得雕塑专业的学生很难适应雕塑艺术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学习新型雕塑技法。[1]
  三、“后现代”语境下的高校雕塑教学改革及其对策探讨
  1.合理设置课程
  在“后现代”的语境下,高校要实施雕塑教学改革,首先需要合理设置雕塑课程。充分了解社会对雕塑与雕塑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雕塑的发展趋势。根据调研情况,调整雕塑教学体系。开设后现代雕塑课程,加强学生对雕塑风格的认识,通过后现代思维训练,打破学生的传统雕塑观念,提高学生在雕塑方面的创作创新能力,并要求学生以命题创作或者自由创作的方式创作后现代雕塑作品。也要开设材料课程,在泥塑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教学条件,开设树脂、陶瓷、金属、木材等材料课程,发展学生多元化的雕塑能力。此外,还需增加理论课程与传统雕塑课程,丰富学生的雕塑理论知识与创作素材。[2]
  2.提高教学社会适应性
  在“后现代”语境下,高校雕塑改革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雕塑能力,使学生适应当代雕塑的发展,满足社会对雕塑以及雕塑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改革过程中,需要提高教学的社会适应性。高校要加强与艺术博物馆、艺术画廊以及社会雕塑机构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学生认识到当前雕塑的发展。通过举办雕塑讲座,向学生传输雕塑知识与雕塑经验。以就业为导向,深入挖掘社会上的雕塑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3]
  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是雕塑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是否具有丰富的雕塑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的雕塑教学技能,直接影响雕塑教学质量。因此,在“后现代”语境下,高校要实施雕塑教学改革,需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高校要加强对雕塑教师的培训,转变教师的传统雕塑观念,使其形成后现代雕塑思维。根据当前雕塑课程设置情况,引入专业性的雕塑师资。此外,雕塑教材是否具有时代性、创新性以及新颖性也会对教师开展雕塑教学产生直接影响。高校要鼓励教师自由编写创作雕塑教材, 或者选用与当代雕塑发展相适应的教材。
  4.加強基础设施建设
  雕塑教学设施是影响雕塑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后现代”语境下,高校要实施雕塑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公共材料实验室建设、作品创作空间建设、雕塑电子数据库建设。在建设公共材料实验室的过程中,高校可引入2D全息投影技术,全方位地向学生展示不同材料的雕塑作品,使学生感受不同材料雕塑作品的雕塑工艺。在建设作品创作空间时,高校可为学生提供创作辅助工具,如刻刀、石膏等,让学生有机会进行雕塑作品创作。在雕塑电子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高校可将雕塑工、古今中外的雕塑作品、雕塑材料、有关雕塑的文献资料等录入数据库,并设置共享功能,以丰富雕塑教学资源。
  结语
  从以上论述中可知,“后现代”通常指对现代文化现象的不同分析和理解,以及对于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的描述。当前,高校雕塑教学中主要存在雕塑教育发展缓慢、课程设置缺少合理性等问题。在“后现代”语境下,高校要实施雕塑改革,有效应对当前雕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合理设置课程;其次,需要提高教学的社会适应性;再次,需要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最后,需要加强基础设置建设。
  参考文献
  [1]郝巍.关于多样化雕塑实践教学的探索[J].大众文艺,2018,(10):175.
  [2]杨湛.“后现代”语境下的高校雕塑教学改革及其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9):96-97.   [3]陈克.雕凿出口塑造坦途——当代雕塑艺术教学建设思路[J].美术学报,2006,(03):21-26.
  众创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周子琳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 要:目前是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各高校院校是我国目前进行创新创业相关教育所选的主要战场,背负着立德树人,培养我国现代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人员与接班人员这一艰巨的任务。本文在这里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践创新提出了其中所拥有的关键点,以此来帮助我国各高校院校能够更好的开展创业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院校 创新创业 教育工作
  人才是我国目前创新创业的中心主要因素,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教育在不断的快速发展,各高校院校自身的基础、办学的水平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伴随着我国现代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发展策略不断强劲发展的趋势下,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各高校院校教育改革提升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高校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创新的意义及内涵
  将特殊指定的环境条件设立成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达成最终的目标,有效地利用现所拥有的各类条件作为基础,从而全面的创新与改进。从本质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创新是将自身的思维进行全面的开展,创立新型的思维与规划。各高校偏重学生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忽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课时设置随意,同一学校甚至同一专业不同教师教授的内容往往都大不相同。教师全凭自身的经验上课,缺乏应有的考核评价,教好教坏一个样。
  创新自身拥有着原创性的发明或创新,同时也可以称之为整合资源。例如:马云所创立至今的淘宝电商,便是吧国内的实体商家店铺所进行销售的商品与各类人群客户想购买的产品需求进行了全面的整合,滴滴打车则是将国内所拥有剩余私家汽车与现社会庞大的出行市场进行了全面的整合,诸如此类的共享单车等均是同样的道理。这些将资源进行了整合全面的创造了其自身所存在拥有的价值,同时也全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创新的内容较为广泛,例如:科技、制度、文化及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创新这一思维说法并不仅仅存在于实验室中的创造与给雷发明,例如:我国现代社会当中所提倡的创新是指以自身的创新精神思维及能力来解决目前社会当中所拥有的问题,全面引导当前社会的改革转变。岗位创新指的是以创新精神在自身的岗位当中进行推动事业的提升与发展,以此取得相应的成就,从而全面的开拓出新型可观的局面。
  毫无疑问的讲,从古至今人们的逐渐进化演变及日常生活的房屋、建筑、货币等提升转变就是历史性的创新。自我国立国开放以来至今近三十年的时间当中取得了非常客观的成就,其中最基本的因素便是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全面的实施了立国开放这一步伟大的决策,从而全面的开辟出新型且拥有中国特色的合金社会价值观[1]。
  二、高校学生整体创新水平
  伴随着新时代发展的脚步下,我国高校学生这一独特的群体自身拥有着非常独特的且明显的差异对比。在新时代的环境条件下,我国高校院校当中的学生们自身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成长,自身拥有着非常强的自信、抱负与满满的朝气等特点,但是个别部分学生们也出现了没有持久的耐心、毅力差、目光较为短浅的问题,经常出现坚持到一半就会放弃或急于收获等各种缺点。
  科技的进步正处于日新月异的一种程度,对于各高校院校当中的人才培养也相对的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当代科技发达的社会中,大数据的云计算、机器人以及相关的人工智能系统、生物基因科技工程等各方面都在快速的发展着,在这一状态下改变现所拥有的工作状态已经是不可改变的定律,对于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将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复合型较强等特点集于一身。各高校学生们不仅要学会管理、沟通、软件等技术的使用,更要拥有快速学习的能力,这毫无疑问将对于我国各个高校院校中进行培养人才的这项工作带来了非常巨大的挑战。
  三、高校院校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我国各个高校院校中进行培养人才的这项工作带来了非常巨大的挑战。要全面的针对学生们自身进行培养创新精神及意识,增强学生普遍的创业能力。彻底激发学生们内心深处的创新意识,为学生们激发一颗具有创新创业的萌芽。将各高校院校所拥有的创业教育工作落在实处,明确工作的目的,其工作目的是开展工作的过程的前提及基础。开展创新及创业教育工作当中最为首要的任务便是明确自身的工作目标,各高校院校进行开展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应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明显增强其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工作开展的中心与开展导向。以培养各个领域当中拥有创业能力及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为办学相应定位,而并不是为了创业而进行创业,单纯的将创业率的高低作为基础或对于学生们进行创业是否成功来进行衡量的。
  教师需要创造出合適的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条件,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环节时,能够亲身体验知识内容,而不是教师灌输学生学习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环节中需要使学生从实践中体验到对学科知识学习的实际含义。使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理解学科的实际内容,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让学生亲身去观察、猜想、归纳与概括,来表达学科知识。教师要增强学生自身口头表达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机会,同时还要相信学生。
  加强组织的领导能力,全面整理通顺体制机制。体制机制的发展更新与突破是改革创新的重要前提。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自身属于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其所涉及内容也较为广泛,如:教务处,学生工作部、招生部、实习就业、二级学院、团委等多个部门。除此之外,专职的指导教师、行政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辅导工作人员及多各个领导管理工作人员也在其中。如何进行明确的分工工作任务,全面的整合校园内外所有的资源从而有效的形成全面性的支撑、分工协作、互相支持等机制能拥有一定的先导性与基础性的作用[2]。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各个高校院校中进行培养人才的这项工作带来了非常巨大的挑战。全面将各个高校院校当中的办学理念及中心目标进行结合,将其那如今可实施性教学的计划当中。只有与时俱进,贴近目前社会各个岗位的需求,才鞥狗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玉婷,杨雪.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途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2):150-151.
  [2]陈正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适切性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8(1):87-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