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开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化的传承延续着民族的灵魂。研究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东南亚华文教育的进行对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华文的发展都有一定意义。本文根据中国传统华文的渊源与东南亚华文的内部因素相互作用,深入地对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整体机制分析,进一步细化如何进行华文教育。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东南亚;华文教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多种层次的价值观、文化素养、思想动态和道德标准,也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内容。海外的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溯是一种精神诉求,秉承民族核心力和多元文化的追求。而华文教育正是海外华人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连的重要途径,所以华文教育一直深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东南亚各个国家出于血缘、地理环境、文化交流等原因,从古至今就对政治、文化、经济诸多方面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东南亚华侨占世界华侨的80%,是海外华人最为集中的地区。1690年,印尼华侨创办了东南亚的第一所华文教育学校——明诚书院,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东南亚地区从幼儿园到大学均有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强国,华文成为一门实用的外语,它融入了当地文化和华侨文化中。
  1 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内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第一,当不同的文化语言相互碰撞时会出现三种反应:文化抗拒、文化涵化和文化同化。这三种反应在不同人群和不同阶段会相互混杂。文化抗拒会出现文化矛盾,不利于华人在国外的生存发展,也不利于自身融入国际环境。文化的同化可以改变华人的语言方式、生活方式、习惯和价值观,虽然在表面上感觉融入其中,本质上华人的社会民族外貌和身份是客观存在的。文化涵养是在文化抗拒与文化同化之间,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达到文化共存互融的状态。文化抗拒与文化同化是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保持自身的文化内涵的华人才能更好地发展。这种对于华人的身份、特征的追求是必要之举,会使华人快速融入当地而不会迷失自我,这也为东南亚各国的文化发展及社会和谐奠定基础,更有利于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互通互融。所以,适当融入是东南亚华文教育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发展动力,决定了东南亚华文教育在中华傳统文化下传承相同的目的、方式和内容。
  第二,发展的载体是传承者和传递者。华文教育的传递者包括教师、国家主体及组织活动。教师是课堂教学和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传递者,对于教师的整体素养要求是极高的,他们会直接影响到文化的传播。在教师上岗培训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内容的学习是十分看重的。目前,很多东南亚地区的教师会公派到中国学习。同样有很多培训机构对于教师的文化培训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国家支持传递者进行文化交流、开展多方面合作,弘扬本土政策和实施方针。传承者多数指的是华裔和非华裔后裔学生。华裔的后代经过三代的洗礼,他们的汉语水平下降到了一定程度,中华文化在他们身上的影子渐渐减少。另外,华文在现代来看已经成为最主流的一门语言,学习汉语的非华裔学生逐渐增多。这也是文化整体变革和融会的表现,促进中文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这样学生又成为老师,运用华文和中国传统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均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三,华文教育基本性质与最终目的会随着华裔对中国和自身情况的转化而发生转变。冷战后的国际情况决定了华文教育基本性质已经成为居住国对本国民族的系统教育。华文教育的基本性质改变会使得目的发生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目的从华人族群、居住国以及中国3个维度阐释。对于华裔来说,学会汉语可以在当地有更好的发展;对于本土国,他们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中华文化素养的公民,搭建与中国良好沟通的桥梁;对于中国,他们的目的更为明显,在培养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的同时也可以成为本土国与中国良好的沟通桥梁。这3种视角的目的都是统一的,就是提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力,使之能与中国有良好的沟通桥梁,促进文化互融。
  第四,根据文化的四分法,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心态文化。在中国,物质文化的基础是“农业文化”,其中包含中华传统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和乡村、城市建设等,也是文化要素、景观在物质方面的具体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宗法文化”,其中包括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政治、经济制度和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准则等。它主要是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中国传统行为文化具体是“礼仪文化”,它蕴含了众多民俗的民风、习俗礼仪、行为等,以“礼”为核心内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伦理文化”,它蕴含了价值观、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等,是以伦理纲常为重中之重。华文教育的基本性质改变会使得目的发生改变。文化传承的内容呈现要适当注意:结合本土国的情况,选择适合本土国情况的文本,在适合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原来样貌。华文教育就是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出来,与本土文化求同存异,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也获得一定的空间。
  2 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具体实施方式
  2.1 课程编排和教材的撰写
  课程编排与教材撰写是华文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条件,它决定了课堂进程和学习内容。根据文化的四分法,可划分不同层次的课程编排与教材撰写。例如,年红的《开斋节》通过讲解开斋节的风俗和由来说明精神境界升华、提高自我修为的态度。除此之外,艺术课(音乐、武术、书法等)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因为喜爱中国艺术精粹而热爱学习汉语。教材撰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调适性地进行。同时,要关注使用教材的国家的国情、文化习俗、社会生活、青少年的心理、情感取向及学习特点。从促进文化交流出发,还应当将教材本土化,这有利于促进开发国别教材、校对教材。
  2.2 课堂授课
  课堂授课是华文教育的必要核心环节,在课堂中的文化教授方式主要是文化渗透、文化表演和文化专题课等。所谓的文化渗透就是把华文教育的各方面均输入相关文化因素,使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的文化表演是指课堂授课中的角色担当,让学生设身处地扮演中国人,再用汉语进行交际,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用汉语交流的全过程,训练学生中文思维能力进而影响文化气质。所谓的文化专题课就是专门教授文化具体内容的课程。这种有针对性的授课有利于学生全方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所以,课堂授课要围绕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2.3 团体活动
  所谓的团体活动就是由学校组织集体的文化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激发学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充分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魅力及博大精深。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教学做合一”,文化授课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可以时常组织学生进行朗诵、书法、中文歌曲等比赛,既有娱乐性又能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还可以打造文化才艺兴趣班、表演小组等,也可以走进华人社区或与华人社团相结合组织相关活动。总之,让学生和华人圈子有联系,刺激他们接受真实文化生活的熏陶。
  2.4 环境要素
  从字面上讲,文化涉及的范围较广,其中包含物质、制度、行为等多个领域。所以,华文教育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一味拘泥于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是不可能获得很好的效果的,因为它们接触面较小。从某种意义上讲,营造华文教育环境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文化互融有巨大意义。比如在校园内挂有多种样式的中华文化标识,也可在指示牌采用脸谱、山水画等作为指示的标志。
  综上所述,对在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研究有利于促进东南亚与中国在文化上的交流,丰富东南亚文化,增进东南亚地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推动中国文化的前进和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地区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通涛,蒋有经,陈荣岚.东南亚汉语教学年度报告之一[J].海外华文教育,2014(1).
  [2] 李嘉郁.近20年华文教育形势浅析[J].八桂侨刊,2005(4).
  [3] 李其荣.华侨华人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新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7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