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寻找链接点,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是思想政治课义不容辞的责任。方法多样,但关键是要寻找参与的链接点。本文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口,从选题、实施过程、结题等角度,探讨了一些方法:恰如其分的选题会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强调合作的小组学习会激活学生参与的动力,而多元化的结题方式,则能更有效地分享参与的成果。让学生养成社会参与的习惯,从而获得社会参与的智慧,是政治课堂教学重中之重。
  【关键词】社会参与;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强调,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挖掘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链接点,鼓励学生了解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现状,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参与。
  社会参与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主阵地。对此,广大一线教师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但目前学生无论是认知还是参与能力都亟待提高。譬如我校有“志愿者”“绿洲环保社”等10多个社团,但参与面还不够宽,因局限于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缺乏独立性与创造性。
  我们知道,当前不少教师仍然追求在最少的时间内“教”给学生最多的知识。表面上看,学生从课堂上获知了较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知识,但其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能力并不见得有明显的提升。即使组织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也大多流于形式,部分学生及其家长甚至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因为关注的是学习过程的问题而深受师生认可,但也碍于教学时间、考试压力,不少教师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研究性学习更是一个体验式的过程,它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自体验和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然后又回归课堂。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正确运用,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的。
  近年来,我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口,力图在提高学生社会参与能力方面有所斩获。
  一、选题:激发参与的兴趣
  莎士比亚曾经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课题的选择,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阶段。课题的选择,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及相关社会生活的兴趣影响极大。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明确研究方向,帮助他们确定研究课题。而对课题方向的选择,又必须围绕政治科学习内容的重点知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社会生活实际。
  以教材为例,《经济生活》教材编排是以生活逻辑为主线,目的是使学生成为经济生活中合格的消费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切实增强学生洞察生活和参与社会的意识。选题时,要注意比较不同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从不同角度分析价格变动的影响等。
  《政治生活》着重培养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公民义务。选题时,要引导学生透过班集体和社团活动,进而关心社区管理事务,关心热点事件,自觉养成公民意识。
  《文化生活》能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他们的开放意识。选题时,应让学生了解当前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时,我提出了“我校学生的消费现状及原因”的选题方向,之后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课题设想,如2013届高一(8)班的小慧、小玲等同学,针对我校来自不同地域的同学的具体消费现状,提出以“地域差异给消费带来什么”为课题。对此,我给予了充分肯定,因为它既是学生的兴趣使然,又能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施:激活参与的动力
  课题选择后,接着就是活动的开展。为了使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成为常规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打破以班级为单位的常规,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更有利于激活学生参与活动的内要动机。
  要充分发挥合作小组的功能,分好小組是前提。合理地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既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又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因此,应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目的是关注小组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如在选定“地域差异给消费带来什么”这一课题组成员时,我们做到每个小组里都有沿海、山区、县城的同学,这便于不同地域背景材料的收集和整合。因而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各组学生能充分发挥合作精神,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不同的第一手资料。本次研究学习,他们发现了本校高一学生存在着“发展与享受资料消费增加”“人际交往比重增加”“男女生消费结构有差异”等消费现状,且不同地域的学生是同中有异,于是他们得出了“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构建合理消费”的结论,也探究消费观念不合理的原因,探寻消费结构优化的路径。这次研究活动,促使学生超越自己的学科知识,思考知识背后的价值追求,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过程中,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和解决者,其社会参与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得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之和,这样的合作比在常规课堂中的学习更高效。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如适时召集小组讨论课题的进展,提出具体的研究方案;从问卷的设置,到访谈的设问,信息的整合,及成果的生成等关键环节,都给予学生一定的培训指导。
  课题的实施,一般为期一个学期,但若课题的角度较大时,可考虑将其系列化,如上述提到的“地域差异给消费带来什么”,若在高一开设,可以从饶平各镇的经济发展状况出发,弄清当地物价、百姓的消费观念差异对消费的影响。但是,如果是在高二开展,则可以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探讨地域文化差异对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的影响。
  三、结题:分享参与的成果
  结题其实是对该项活动的评价方式。目前,对学生社会参与的评价主要是成果展示和论文等结果性的评价,主体依然是老师。而鉴于课题本身可开发角度的多样性和作为参与者对未知的领域强烈的好奇心,笔者认为,在课题的结题形式上宜不拘一格,提倡多样化。即使是成果展示,也可以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如拍摄相关题材的微视频、用多媒体制作结题报告等。
  同时,分享参与的成果,更应注重学生在活动中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态度和表现。如上述“地域差异给消费带来什么”,结题时,我便采用了多元化的方法。首先,让学生结合事先确立的目标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口头演说、撰写反思报告;其次,组织学生对小组其他成员的活动记录、调查结果、活动态度相互评价;再次,教师对过程中研究方法的习得和掌握、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取得的成果等进行全面的评价;最后,在年级各班级中举办成果展,对学生参与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这样,学生分享了各自在参与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在分享过程中,他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仿佛也置身于其他人的社会参与中,这就实现了主体多元化、方法多样化,更能较有效地调动他们社会参与的热情,进而提高其能力。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把视角转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闻之、见之、知之、行之”,自然是有了“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对习得的知识也必将刻骨铭心。因此,思想政治课只有与丰富的社会生活相链接,知识才会变得鲜活。作为教师,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学生养成社会参与的习惯,从而获得社会参与的智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38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