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青岛的“清凉夏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铎

  浪漫中涌起清纯与辽阔
  泡沫里浸染着五彩人生
  沙滩和海面上帆影片片
  街衢间蕴蓄着欧陆之风
  朋友,不管你来自天南地北,也不管游遍几个大洲,但是只要你没有与青岛的夏季撞个满怀,就不会知道这里还有“冰凉”的N个理由――
  
  一、概念篇
  
  青岛历来就是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
  早在20世纪初,当这座城市以欧陆风情的城市基调诞生的时候,这里就被称作是“东方的小汉堡”。
  三十年后,当青岛以自己秀丽的风光征服了所有观光客的时候,这座城市又被冠以“东方瑞士”的美名。
  又过了几十年,青岛又被誉为中国版图上的“黄海明珠”。
  共和国建立之后,青岛由于地处中国黄海海拔0米的海平面上,还可以称作是一座“中国海平线上的城市”。
  现在,最最能够代表现代青岛城市特色的“域名”,还是自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之后,青岛作为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帆船比赛主办城市,又被世人亲切地称之为“帆船之都”。
  从此,青岛每年的夏季便不单单是停留在都市、山峦和海湾里,而且还要搏击在帆船之上、海天之间。帆船,是青岛夏季的代名词和“形象坐标”。
  
  二、地理篇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是一座海滨丘陵城市,东高西低,南北隆起,中间低凹,总面积为10654平方公里。市内七区(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和黄岛)面积1102平方公里。
  青岛有“三大山系”,即东南部的“崂山山系”,北部的“大泽山山系”和胶南的“胶南山系”。“三大山系”使青岛藏云聚雨,天高日远,空气清新,季节分明。
  青岛有“三大水系”,即“大沽海水系”、“北胶莱河水系”和“沿海诸河水系”。“三大水系”共有河流224条,仅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33条。河流是运载“城市热源”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水土保湿的一种温情“担保”,所以青岛的山,永远是青青的。
  青岛的海岸线长达862.64公里,其中有“九大海湾”,即胶州湾、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浮山湾、太平湾、沙子口湾、太清湾和仰口湾。这“九大海湾”就像是一串闪闪发光的明珠,镶嵌在青岛的海滨一线,又如一杯杯蓝色的冰茶摆在曲曲折折的老城与新区之间。难怪有人说,青岛的夏季是浸泡在青葱与凉爽的山海之间。
  青岛有70座海岛,其灵山岛、竹岔岛、团岛、小青岛、小麦岛、大公岛、长门岩和田横岛等等,都是青岛天然的“海上平台”。每逢盛夏,垂钓者、攀岩者、天文观测者、野外探险者和旅行者络绎而至。这里是蓝天低垂的地方,也是大海激情澎湃的地方。
  
  三、气候篇
  
  青岛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城区由于受到了众多海洋湾流的调节和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突出海洋性气候的特点。这里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春秋气爽。
  据青岛一百多年来的气象观测资料记载,青岛的年平均气温约在12.2℃。虽说每年8月份的气温最高,但此时的平均气温,也只有25.1℃。夏季的青岛,虽然多东南风,可由于大海的水温一向是在20℃左右,所以海风一吹,凉爽无比,沁人心脾。
  青岛也是一座多海雾的城市。每年春夏和夏秋季节,海雾早晚频生,或浓若白云,或薄如轻纱,沿海岸、山间和城区缭绕,随风飘散,给人一种如入仙境的感觉。每年浓雾天平均为51.3天,轻雾天为108.2天。青岛人常常喜欢在雾里看山、雾里看海、雾里看城。雾是青岛的“夏季之梦”,是青岛飘逸于山海之间的“婚纱”。
  
  四、运动篇
  
  青岛人从来都是用运动来演绎和解读夏天。
  比如几十年前,夏夜老街上的“鲍克斯”(拳击)比赛、摔跤擂台、武术表演和海滩上的柔道竞技。再比如,过去午后黄昏前孩子们玩的各种游戏:踢沙布袋、跳房、踢小桶、扛拐、踢毽子、骑马打仗、打阎王、跳皮筋、摸碑猜、扇四角、斗树叶、滚铁环、耍大头、老鹰捉小鸡、玩飞镖、弹蛋儿、打茧儿、跳绳、扇烟牌、拾饽鹘、打瓦儿、翻面单、大门大官、打懒老婆、打水枪、扇蛤蟆、闪绳和藏没等等。
  而今天,新青岛孩子们的游戏又是富有现代运动意义和时代感的。如溜旱冰、练呼拉圈儿、玩滑板、骑小自行车、玩蹦蹦床、玩悠悠球、抖空竹、比赛电动赛车、打羽毛球、扔飞镖、滑草和学习帆船运动等等。
  游泳是青岛人老少咸宜、人人都会的“百年运动”。所以,这项运动在过去,就被青岛人给予了一个看似很轻松的名字,叫做“洗海澡”。
  青岛的海水浴场是在1901年就建成了的,就是现在的“第一海水浴场”,当时叫维多利亚海水浴场。每到夏季,数万人蜂拥而至。海滩上、海水中,只见黑压压地人头攒动,数不胜数。青岛人见状,谓之谚曰:“下饺子”。
  从那时起,青岛人好像就用这种与大海结缘的方式来亲近夏天。后来,“游大岛子”、“游鲨鱼网”,在栈桥头“跳飞燕儿”,到团岛去“捞冻菜”、“捉海参”等等,简直就成了一项“勇敢者的运动”。
  直到改革开放之前,青岛人“洗海澡”时,还大多是男男女女三五成群地“搿伙”,赤身裸体地在大街小巷中穿行。外地人见状,也有当“西洋景”来欣赏的,但青岛人却看似平常,视而不见。
  如今,当夜泳的青岛人刚刚归来不久。天还不亮,遍布海滨的打太极拳、舞剑和跳健美操者,便在夏日的晨光中开始运动了。近两年,在夏天里学习开摩托艇,学习练撑帆船,已经成了青岛人时尚,这无疑是奥运所赋予这座城市的一种划时代的“体育精神”。
  
  五、风俗篇
  
  青岛夏季的风俗是丰富、典型而多种多样的。
  用青岛人的话说,就是:青岛的夏季是泡在冰镇的啤酒花里,青岛的夏季还藏在清澈的“凉粉儿”里面,青岛的夏季也爆炒在热辣辣的“辣蛤蜊”中间。
  说起袋装“散啤”,可以说是盛夏青岛街头的一道风景。每天黄昏时分,大街小巷里的“炮弹”啤酒桶都会摞得高高的,冒着雪白啤酒沫的散装啤酒,会在各家小啤酒屋外飘着清香。这时候,用塑料袋打“散啤”的人,往往是你来我往,络绎不绝。喝“散啤”,吃蛤蜊,是青岛人的一种口福,也是外地人的一种“眼福”。
  怎么说呢?青岛啤酒当然是“中国一流”。一百多年来,它一直领导着中国“淡味啤酒”的新走向。而青岛的花蛤蜊,也是别处所不多见的。据贝类研究家称,这还是一种舶来品,学名叫“马尼拉蛤仔”,也叫“马尼拉蛤蜊”,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由菲律宾引种进来的。而青岛的原生蛤蜊是个儿大、皮厚、花纹浅而白,鲜头也不如这种“马尼拉蛤蜊”。青岛人说,吃花蛤蜊,不光要吃它的鲜头,还要会欣赏蛤蜊皮上的“山水花纹”。每只蛤蜊,都是一幅很有韵味的“水墨画”,上面有山水、有人物、有花鸟,还有你所希望和能够想像到的东西。有时,在蒸煮蛤蜊的时候,从汽锅的咝咝声中,你还可以听到大海的涛声和远航的汽笛声。
  青岛本身就是一座移民城市,所以它不在乎哪些风俗、哪些物产是不是本地原先就故有的。再比如说青岛人打“凉粉儿”用的石花菜,经常凉拌的裙带菜,其实也都是朝鲜半岛产物。
  据说,石花菜和裙带菜都是日本人喜欢吃的海菜。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初,青岛约有三万日本侨民。一位名叫文德进的韩国商人来到青岛后,便看准了这一商机,开始从韩国大量引进这两种海菜苗,在团岛一带的水域开始种植。不想,这两种海菜当年就被引种成功,成了在青日本侨民的“当家菜”。于是,文德进不仅在贵州路上开办了一家养殖场,还在太平路上开办了昌城洋行,大事经营。但将石花菜用醋熬成了“凉粉儿”,将裙带菜炒豆腐、炖鸡、炖鱼等等,却是青岛人的发明。就像青岛人发明“辣蛤蜊”一样,这莫非是夏天给青岛人带来的机遇和灵感吗!
  当然青岛人还有夏天吃凉面条、吃苦菜子蘸酱、包山菜包子、吃鲅鱼饺子与喝“片儿汤”的习惯。据说,这些也都是“移民风俗”。但,不管怎么说,青岛人的夏天是富足的,是开心的,是充满诗意的。这里的广场音乐会、露天电影和公园戏班,也是极有地方特色的。解放前,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就曾经在青岛撂摊卖艺,多少年之后,她还一直念念不忘青岛的夏天。
  
  六、名人篇
  
  康有为自1917年夏天第一次来到青岛,就深深地爱上了这座风景无限的海滨城市。没有多久,他就在青岛的鱼山路上置办了他的“夏季别墅”,取名为“天游园”。康有为还用十六个字,浓缩了他对青岛风光认识:“绿树红瓦,碧海青山,不寒不暑,可舟可车。”
  郁达夫对于青岛夏季的赞美是最独特的了。他说:“湛山一角夏如秋”。凡是读过他这句诗的人,无不心仪青岛的“湛山之夏”。
  闻一多对于旧青岛的印象是再贴切不过了,他当年看到了这样一派景象:“到夏季来,青岛几乎是天堂了。双驾马车载人到汇泉浴场去,男的女的中国人和十方的异客,戴了阔边大帽,海边沙滩上,人像小鱼一般,曝露在日光下,怀抱中的熏人的咸风。”
  在吴伯箫的笔下,青岛的夏夜似乎更加迷人:“海风吹来,又凉爽又潮润,白天的半点炎热都完全消逝了,身上只感到清快。”
  梁实秋是最善于概括青岛的作家之一,他说:“青岛之美不在山而在水。汇泉的海滩宽广而水浅,坡度缓,作为浴场据说是‘东亚第一’。”
  老舍先生在青岛的暑天里,曾经写出了大量的诙谐幽默的讽刺小品,但是对于青岛的夏天,他还是给出了一个避暑胜地的答案。他说:“有福之人,散处四方,夏日炎热,聚于青岛,是谓避暑。”此外,他那“一夏繁华成海市,几重消息隔渔舟”的“咏青诗”,还隐隐会让人感觉出他对于美好情景的眷恋之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