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陕北民间艺术社会化发展路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青 文杰

  【摘要】陕北是中华传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输出地。以通常的文化理论视野看,越是深具古典文明的区域,就越是难以融入现代社会,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会落后于其他地区,而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会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此,社会化应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路径。基于这样的思考,该文分析了陕北民间艺术的社会化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陕北民间艺术 社会化 文化置换
  
  陕北民间艺术概述
  
  作为黄河流域文化的重要分支,陕北民间艺术凭借其独特的艺术构思、风土人情和艺术个性彰显了强大而厚重的文化价值理念。这一区域性文化样式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变迁和结构性演变,“其两大文化来源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进行了多元传承与多元融合,构成了陕北民间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形态,可以说凝聚了中原文化内在的灵秀,又表现着草原文化的粗犷气宇”,①显示了陕北民间艺术博大精深、厚重殷实的文化气质和大开大合、大俗大雅、多元兼容的艺术风格。
  陕北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彩,门类繁多,如陕北秧歌,既有奔放豪爽的舞蹈、高亢嘹亮的歌唱,又有欢快激昂的锣鼓唢呐、灵活浩荡的歌舞团队,具有卓然不群的风格特征和艺术价值;陕北民歌作为陕北民间艺术的奇葩,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样式,凝聚了陕北民间语汇和山川风情的大成,歌声嘹亮而迂回,悠长而沉郁,加上浪漫绵长的歌词,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陕北风情;陕北剪纸则有超越生活原型的文化气质,在继承汉画像形象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创作大胆、灵活、主题独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口传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外,陕北说书、陕北腰鼓、陕北农民画等也都以其独特的艺术内涵和艺术形式在民间艺术之林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陕北民间艺术社会化现状分析
  
  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概念,文化的要义在其“人化”主线上。人与文化是互动共存的,人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实现着对自我的改造和进化。文化的迟滞和衰落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被人为地“束之高阁”或作为“橱窗展览”,而不再与人类经验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共生同在。比如,出于对区域集团利益的考虑和经济短视行为,活的民间艺术文化常常被“打包封存”为死的文化产品,而为了增加这种文化产品的内在价值,文化还会被注入一些神秘感,变成古老的“传说”。“可以说,陕北民间艺术在当代所遭遇的瓶颈和困境,诸如艺术创新速度慢,质量低,后继乏人,文化发展空间被挤占,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陕北民间艺术的社会化脚步在放慢,陕北民间艺术逐步脱离了陕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成了经济社会高速增长的火车卸下的一节车厢,步履维艰,面临停滞。”②具体来说,陕北民间艺术社会化发展滞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对象,陕北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全力打造以煤炭、电力、油气和化工四大产业为依托的整体产业集群,试图建成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型区域。大打资源优势的旗帜,一方面促进了陕北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对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比如,经济的发展可能造成文化主体的时间和精力被大量挤占,文化创新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不足,文化成为附着在经济发展体系上的一个单向指标,创新性、独立性生产越来越难,文化艺术也因此陷入了“倒计时”的消亡状态。
  二是民间艺术本身的因素。从艺术创作的主体上看,陕北民间艺术的创作者在社会化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滞后,突出表现为艺术人才出现流失和断层,艺术文化传承后继乏人。此外,地方文化管理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骨干艺术团体处境艰难,新的民间艺术创作缺乏有影响的作品和领军人物等等,也使得民间艺术的影响力不断缩小,从而严重制约陕北民间艺术的社会化发展。
  从民间艺术的文化消费市场看,陕北民间艺术的受众却由于过度社会化而趋于流失。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文化消费提出了更高要求,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作品相对单一的主题与形式设计,自给自足的传播营销模式,已经很难为现代文化消费者所接受。现代经济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文化意识高度张扬的社会,现代人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倾向,市场经济在文化领域的拓展所催生出的文化大众化、世俗化和商业化趋势,也使得非物质文化的传统民间艺术更加衰落。
  “无论是经济原因还是艺术原因,都可以看出,作为一种文化态,陕北民间艺术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一个‘活’的概念下,也就是要确定文化是与每个时代阶段的‘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是随时发生关系的人类物质精神行动,而不是静态的、封闭的、孤立的产品展示思路。”③这意味着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不能脱离时代和社会语境,必须符合当下的价值取向,只有当历史悠久的文化形态不只属于过去,还属于现在,它才有可能走向未来。
  
  陕北民间艺术社会化发展的路径探析
  
  纵观陕北民间艺术的发展瓶颈,归根结底是社会化程度不够。因此,有必要加强陕北民间艺术的社会化,让文化还原为一种“现代人”的基本生活方式,而不是静态的“展品”。
  文化创造主体的社会化。民间艺术传承人是陕北民间艺术创造、传承、巩固和创新的主体,而主体的社会化迟滞必然造成陕北民间艺术的退化和封闭。传承发展陕北民间艺术,当务之急是要加强传承人的社会化。对此,要合理利用“文化置换”,打通陕北民间艺人与现代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让陕北民间艺术走出闭塞的“原生态”栖息地,接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而不再忌讳民间艺术在现代文化侵蚀下所造成的变异。毕竟,文化是一个开放的概念,而“原生态”显然是要人为地划定文化形态的静态封闭空间,让文化进入一个可以独立远观的历史现象,即“橱窗展览”,这本身就有悖于文化作为人类基本存在方式的开放性原则。
  此外,文化创新要经得起交流和互动,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历练和升华。因此,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保护、挖掘民间艺术传承人,将他们带出闭塞落后的生活环境,通过教育和政策手段,让他们接触现代文化和现代艺术创作理念,从而以更为圆融、博大和现代的视野看待自身的艺术创作。
  文化创造机制的社会化。文化的创造不仅需要主体,还需要一个合理稳定又具有活力的保障机制。创作机制的陈旧、闭塞和不合理,可能会给创作本身带来阻塞和压迫,使创作丧失自觉性和自发性,甚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具体而言,陕北民间艺术创造机制的社会化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要挖掘市场,让陕北民间艺术成为顺应市场需求的文化精品。市场化是社会化的经济动力,现代社会就是要将任何文化艺术形式变成大众广泛消费的文化产品。陕北民间艺术要想成为优秀的艺术,获得其长期稳步的发展,最终是要以市场为基础,获得普通民众的认可和接受。因此,作为领导社会公共事务的政府,应该在政策、资金和人力等方面帮助民间艺人走向市场,把优秀民间艺术作为商品投放到市场中去推销,大力提倡和鼓励当地群众消费优秀民间艺术,实现艺术与生活的同步发展。只有让优秀民间艺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找到位置,才能有效保护好优秀民间艺术。
  其次,要规范化陕北民间艺术的传承机制。传承是主体之间的行为,是新老艺术家对文化业态的延续和创造,需要规范化的规划和保障机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分不开的。基于民间艺术社会化发展的瓶颈,地方政府有必要大力挖掘和培养优秀民间艺术的传承人,如艺术创新带头人、文化标兵等,以县、乡级文化站、文化中心作为平台,广泛挖掘并吸纳散落民间的优秀艺人到文化机构中来发挥才智,鼓励他们专心研究民间艺术,自觉推动民间艺术的创新发展。对待陕北民间艺术,绝不能单纯地持保护和封存的态度,让这种文化仅仅是属于过去的“传说”。
  陕北民间艺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对待它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理想。任何急功近利或固步自封的极端思想都可能阻碍这种文化类型的社会化发展,更谈不上转型和创新。传说固然具有神秘感,能够给现代消费社会以敏感的刺激信号,在短期内可以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作出一定贡献。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文化消费策略必然会消解陕北民间艺术持续发展的动力,让这种文化艺术形式脱离社会生活基础而成为“叹为观止”的文物。因此,要确立全新的发展思路,促进陕北民间艺术发展的动态化、生活化和社会化,让它不仅是古老的“传说”,还是“此刻”的生活。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陕北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JK142)
  
  注释
  ①杜染:“构建民族民间文化的新格局”,《群文博览》,2004冬季刊。
  ②孙合艳:“关于优秀民间艺术保护、传承与发展问题的思考”,《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3期。
  ③吕青,吴妍妍:“浅析陕北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第10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254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