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章宗蓉

  摘要: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是现代初中数学教学所着力培养的能力, 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都要肩负起这一使命;为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把这一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环节来抓,以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初中数学
  1、意义
  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生要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和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也就是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让充分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创造、去感悟,从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初中的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具有很强的探求欲望,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后继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培养学习兴趣教学是一种师生、生生多向交流的过程,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形成新知”阶段,它不仅仅是学生“懂”了、“会”了,而是学生通过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既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的观点中去领悟,更要在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因此必须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教师要对学生探索过程中主要错误或独特见解进行评讲,对学生探索出的成果进行归纳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2、措施
  2.1巧妙设计,唤起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
  教师首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情况下,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平等的,自主的人。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肯定、欣赏学生在课堂上一切为探索而作的言行及稚嫩的结论,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心理安全,自由的精神状态下,这样他们才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到探索学习中来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主动探索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学设计过程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空间和时间。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的学习能力,而且,只有经过一个让学生相对独立的学习的过程,才能达到使学生完全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既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尽可能让他们自己获取知识,还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诱发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重在启发引导、点拨与激励,促进和完成从教到学的转化,使学生学会学习。
  2.2铺垫设疑,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努力”的第一步是让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加之受知识面狭窄的限制,学习知识或思考问题时常抓不住要领,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同时,学生易被一些表面现象干扰和迷惑,往往提不出关键性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科学设计问题,做好前期铺垫,注意提问的时机、角度和方法,为学生质疑问难作出示范。使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认知规律等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实情实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有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教学中既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又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学法的指导和纠正。
  2.3提高效率 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还需要加强学法的指导。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3.1教会学生读书,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读书和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才能由“读会”转为“会读”。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翻译,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怎样读数学,这是读法的核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教会学生读书: 粗读、细读、研读。这样,当学生掌握了读法“三部曲”,形成稳固习惯,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读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2.3.2教会学生听课,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讲是信息的输出,学生的听是信息的接收,只有调谐学生的“频道”,使接收与输出同频,才能获得最佳收效。数学教学中,对
  学生听法的开导,教师首先应从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激活原有认知结构,专心听讲。其次,要开导学生注意去听教师对每节课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过程;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课末的小结。这样,让学生会抓住要点,就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2.3.3教会学生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要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就要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这些需要教师科学的指路引导。在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法的引导,教师应着力于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引导学生追根究源去思索,使学生学会深思。对待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错因,便学生学会反思。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求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达到思悟思,融会贯通。
  2.3.4教会学生记,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是与其有无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正相关,而学生对良好记忆方法的领悟,也需教师的传授指导。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记法的传导,教师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摒弃“满堂灌”以避免学生死呆背。其次要善于结合教学之际,来传授记忆方法。如通过对知识编成顺口溜,使学生学会去联想记忆;通过绘制直观图,使学生在以形助数中,学会数形结合记忆;通过对发掘知识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在形成概念的同时,学会凭特征记忆;通过归纳概括所学知识,使学生学会按知识结构来系统记忆;通过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学会循线索记忆。
  总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努力是每个教师应该努力的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5964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