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低碳视角下的北京市物流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梓懿 唐武 郑凯

  摘 要:“低碳经济”的兴起,深刻地影响到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同时也是高能耗、高碳排放量产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不得不向低碳物流转型。本文就当前北京市物流发展现状以及低碳视角下北京市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总结发达国家低碳物流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北京市实施低碳物流的建议以及相关对策,为北京市未来物流产业低碳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 物流业 低碳物流
  中图分类号:U652.1+2
  “低碳经济”最早是在2003年英国发布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到,即在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和更高的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资源的损耗,尽量降低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是因为物流业为高能耗、高碳排放量产业。根据埃森哲咨询公司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供应链低碳化报告》,全球运输业每年排放温室气体约28亿吨,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5%左右;公路货运碳排放超过15亿吨,约占物流和运输部门总排放的60%;物流和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产品生命周期排放量的5%~15%,其中运输排放占80%以上,仓储建筑物排放约占17%;能源成本约占交通运输企业生产总成本的30%~40%,但有6%的燃油被消耗于交通拥堵。如物流业进行环保改革,每年可为全球减少14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约占所有人类活动排放量的近3%。
  一、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北京市物流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物流业务网络辐射全国,是重要的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近年来北京市国民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消费需求旺盛,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使得各种商品、服务和信息的流通数据急剧增加,从而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推动了物流向高层次转变。作为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物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方面所发挥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
  1、北京市物流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
  2011年北京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562.5亿元,同比增长13.94%,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46%。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5.96万亿元,同比增长18.25%,增幅较大。社会物流总收入也有较大增长,达1891.1亿元,同比增长12.16%。物流从业人员达50.6万人,同比增长4.12%。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呈不断上升趋势,且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呈稳步上升趋势,说明物流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柱作用在不断上升,物流业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2、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全市公路总里程21347.1公里,铁路运营里程1067公里,自有仓库和货场面积达3055.9万平方米。一批物流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物流设施设备的技术装备不断改善。
  3、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平谷马坊和大兴京南等物流基地以及十八里店物流中心、西南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中心(综合物流区)和配送中心(专业物流区)的规划与建设,形成了以物流基地、物流中心为载体,专业物流为特色的多层次节点布局,基本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互为补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三环、五带、多中心”的发展空间布局。
  4、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总体水平据国内领先
  北京市物流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专业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占全市物流业务总收入的比例达到75%。专业物流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农产品及各类快速消费品的物流配送不断完善,医药、图书、冷链等专业化物流快速发展,已成为本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北京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自动分拣、实时跟踪、精益化管理等现代物流技术在企业逐步推广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5、物流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2007年北京市首次发布实施了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2010年1月29日,北京市政府的《北京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将物流业确立为支柱产业,并明确提出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和国际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城市。这些规划和方案的制定和发布,为北京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尽管如此,北京市物流发展的总体水平仍处于偏低状态,仍存在种种问题,影响着物流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发展“低碳经济”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低碳物流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障碍。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北京物流发展的问题
  1、物流效率低、能耗大、资源浪费
  目前,北京已有自发形成物流集聚区的趋势,但整体来看,物流行业的集中度仍较低,主要为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由于物流资源分散,且缺乏行业标准和约束机制,使得各种存量的物流要素难以整合,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导致物流资源的浪费。同时,公路运输在北京物流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公路运输的“碳排放”量大,并且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物,严重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直接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如果不能有效提高行业集中度,合理整合物流资源,这一问题可能会随着物流需求的增长而进一步恶化。
  2、区域间、城市内、城市末端物流网络不健全
  经过多年的规划与建设,北京市在物流网络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低成本、高效率、绿色化的城市物流系统尚未建成,并重点表现为区域间、城市内、城市末端物流网络不健全。北京是特大的消费型城市,生产生活所需的大多数物资都要从外地调入,因此,打通进京方向主要通路的瓶颈、在北京城郊构建换装换载中心、保证进入城市中心区物资的无障碍通行等成为了北京城市物流系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据统计,目前北京市货运量中有近一半的货物在四环路以内流动,但为了减少城区交通压力以及环保方面的考虑,配送车辆不能随意进城。可见,建立高效、绿色的城市物流系统,在物流需求迅速增长的同时发展低碳物流对于北京市物流体系的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3、发展低碳物流的技术不足
  掌握与应用先进的低碳物流技术是发展低碳物流的关键环节,如使用混合动力或清洁能源技术的汽车以及能源利用率较高的引擎、利用太阳能电池照明技术、使用最新的建筑材料等。但是对于北京,乃至在整个国家层面,物流行业都处于初级阶段,物流相关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首先,北京的大型物流企业少,专业物流技术应用不足,物流流程的机械化、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其次,在物流环保材料的使用以及物流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等方面,我们与国外物流先进国家的差距则是更大;此外,在处理与回收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方面,由于缺少专业的低碳技术与处理标准,使得大量的废弃物没有得到应有的科学处置。这些废弃物不仅在城市中形成了严重的环境威胁,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也在逐渐加大。
  4、缺乏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
  由于低碳物流这一概念提出较晚,我国长期以来对这一领域的重视不够,导致了我国通晓现代物流的人才稀缺,特别是善于管理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对于由多个环节组成的物流行业来说,管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业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我们物流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缺少专业的物流培训,对规范的作业标准、专业知识了解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低碳物流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北京物流发展的对策
  1、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资源集中度
  发展低碳物流,提高物流行业的集中度以提高物流效率,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是重要的一步。针对物流市场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力较弱等现象,可通过鼓励物流企业通过收购、控股等多种方式进行重组与整合,促进物流产业的结构升级。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应积极引导、扶持、培育大型龙头物流企业,推动整个物流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应淘汰那些规模小、环境污染严重、竞争力差的企业。如此,物流企业通过资源的优势互补、优化配置,实现物流资源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等各环节的充分利用,减少废物,减少污染,避免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营造企业良好的低碳运营氛围。
  2、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绿色物流圈系统
  在调研的基础上,调整规划,重新定位节点功能,重点进行北京城市内部物流网络规划、城市终端物流配送体系规划及北京与周边城市间的区域物流网络规划,构建城市间、城市内、城市末端物流高效配送网络,打造内外联系顺畅的首都物流圈系统,确保城市物流系统内的高效运作和系统外的有效衔接。
  3、提高低碳物流技术
  应积极地引进、吸收和创新低碳技术,制订低碳物流技术发展计划,逐步建立节能、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在此过程中,可以加大相关科研经费投入,利用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多,研发实力强的优势,为物流业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应积极使用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有效减少运输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积极使用低碳物流设施设备,淘汰耗能高、低效率的设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加强低碳物流人才培养
  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因此,现代物流企业应该加快对专业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同时鼓励在职员工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水平。另外,各高校也应该加强对专业物流人才的培育,对物流教育的师资力量进行合理地优化;加强与国外物流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联合与合作,深入学习国外低碳物流发展经验,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昕安 日本低碳物流业崛起之动因分析 [A] 2012; 02-0012-02
  [2]贾晓航 万静发达国家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比较与借鉴 [A] 2012
  [3]周柯 李姗姗美国低碳交通的政策法律经验与启示 法制日报 2012
  [4]于一秀,邱灿华. 我国低碳物流问题研究[J] .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10): 63-64, 82-83.
  [5]柏预.低碳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江苏商论[J].2012(7),70-72
  [6]王一家,张海琪.我国物流低碳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中国市场[J].2012(15),1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4988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