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华东师范大学:支撑教育云之间的联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任友群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催生了技术在教育中层出不穷的新应用,也提升了师生的信息素养及信息需求,还推动了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智慧校园”理念的出现,为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挑战和机遇。
  高校管理信息化发展历程
  高校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发展历程展现了信息技术逐步进入高校校园并成为重要影响因素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多个维度上都有相对清晰的发展脉络。我们将这些发展脉络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这些阶段之间并没有清晰的分野,相邻阶段可能存在交叉;甚至在同样的时间节点上,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乃至同一学校内的不同部门也可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在网络维度上,经历了单机、局域网、校园网及互联网四个阶段。第二,在系统颗粒维度上,经历了MIS、Portal、URP及Cloud四个阶段。第三,在价值定位维度上,经历了边缘、亮点、支撑及重点四个阶段。第四,在参与度维度上,经历了漠视、观望、试水及渗透四个阶段。
  成果丰硕 挑战巨大
  华东师大于2002年成立信息化办公室,负责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实施。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华东师大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职能部门及师生均有着很高的信息素养,对校园管理信息化有很高的认知度、认可度和期望值,学校管理业务流程信息化程度高。
  1.网络基础建设
  当前,华东师大已建成万兆主干校园网,IPv4出口总带宽达2150M,IPv6出口总带宽达1Gb,校园网每日平均在线人数8000人;有线网络覆盖率达100%,WIFI已覆盖主要的教学、科研场所及包括校车与体育馆在内的人群密集区域;支持无线、传感等移动计算接入,完成了两校区之间的异地备份与容载,并启动了两校区之间的双中心建设;增强网络安全建设,对部分私密性内容采用SSL保护。
  2.公共数据平台
  华东师大以公共数据库平台为基础,建立统一的角色授权及身份认证体系,集成人事、财务、设备、本专科生与研究生等多个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全校师生提供统一门户的信息服务,并不断推动业务流程整合与数据整合。目前,公共数据平台已基本建成为一个成熟的URP典型案例,并在一些应用点上尝试向云端迁移。
  3.管理体制创新
  信息化办公室建立初期,下辖办公室、网络中心、信息中心及校园卡中心,负责统筹信息化建设工作。随着校园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信息化办公室的管理理念从业务纵向切割转向服务水平切割,一线前台负责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二线后台负责处理具体技术问题;相应的,信息化办公室机构组成也发生了变化。
  2012年9月,华东师大信息办成立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能涵盖两个部分:快速处理用户的常规请求,包括两校区网络、校园卡设备报修、公共数据库账号问题及校园卡业务等;对无法完全处理的用户请求,负责问题排查与分类,转交给对应的二线工作人员,并负责跟踪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最终答复用户。
  2013年8月,华东师大信息办成立研发中心。逐步减少对技术合作伙伴的依赖,降低因合作伙伴人员流动或战略中心调整带来的风险,增强我校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上的主动权和掌控力。
  尽管在网络、公共数据平台及管理体制上有丰硕的成果,华东师大管理信息化仍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瓶颈,当前比较显著的困难如下:其一,人才供给滞后导致信息化建设受到制约。其二,流程繁杂与交叉管理导致资源整合困难。其三,频繁的业务需求变更导致用户体验较差。这些问题是高校管理信息化当前遭遇的共同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在根本发展理念层面上有所突破与创新。
  华东师大智慧校园建设实践
  黄荣怀教授认为“智慧校园”是第四代数字校园的呈现形态,能够有效支持教与学,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真正拓展学校的时空维度,以面向服务为基本理念,基于新型通信网络技术构建业务流程、资源共享、智能灵活的教育教学环境。经文献梳理,结合华东师大信息化建设经验与当前实践,我们构建了“智慧校园”的体系框架,由内向外依次为三个关键目标、四类服务内容、六项核心技术。
  1.规划先行
  华东师大学校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学校信息化建设目标为: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和良好的信息技术服务,基本形成“智慧校园”。为便于开展具体建设工作,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展开广泛调研,将智慧校园用户按角色分为教师、学生、校友、管理者、公众、学研契约方、政府及合作伙伴八类,并按用户的角色梳理了华东师大“智慧校园”核心事务。
  2.重点建设内容
  依据华东师大学校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信息化办公室展开了一系列工作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1)华东师大教育云。信息办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虚拟化,向师生提供云存储、云主机、云桌面等多项云服务,并联合教务处、研究生院、图书馆、网络学院与院系积极推动基于云框架的教育资源建设,全力打造华东师大教育云。
  (2)资源保障信息系统。该系统是对现有各项资源、资产保障相关的、各个零散的资源管理系统实施统筹整合,对全校所有单位的房产、水、能源、仪器设备、车辆、公用场所和设施、图书信息等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3)快速无缝网络。通过扩大投资和与网络运营商展开战略合作两种方式,不断提升校园网络出口带宽,并拓展无线覆盖区域,建设无处不在、高速、稳定、安全、易于管理的网络环境,进而为信息化应用特别是视频类教学与科研应用提供可靠保障。
  (4)主流媒体全覆盖。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元素,将学校的对外宣传及信息服务工作部署到主页、微博、微信、脸书、推特等多个主流媒体上,并针对安卓及iOS分别开发了iECNU应用。
  (5)数据科学与工程。与技术合作伙伴展开战略合作,成立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将学校在数据管理、云计算和数理统计方面的研究实力与技术合作伙伴的海量数据资源及处理经验相结合,开展大数据相关的研究。
  (6)信息一体化发布。当前学校已经累计建设了门户网站、微博、微信、iECNU等多个信息服务渠道,信息一体化发布指将这些渠道的入口整合为唯一的信息发布入口,降低工作量与复杂度,可以保持对外宣传的一致性。
  (7)跨域资源共享。以技术手段支持跨院校、跨区域的各大学教育云之间的联通,实现学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减少资源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绩效,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的辐射。2012年及2013年,华东师大与山东省教育厅合作推进山东省教师培训项目,不仅实现了跨域资源共享,还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2013年8月,华东师大发起创建C20慕课联盟,与国内知名高中、初中及小学联手,推动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领域的慕课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及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
  (8)信息化软课题。鼓励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院系教师联合信息化办公室开展信息化软科学研究。软课题将信息化建设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是保障学校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探索高校信息化队伍科研活动机制的创新性活动。拟将软课题作为年度常规工作之一,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9)信息化开发团队建设。信息化办公室设置了研发中心,并计划依托研发中心通过3-5年的梯队建设建立起一支拥有一定信息化开发能力的队伍,藉此提高学校的信息化需求即时响应能力,为教学、科研及管理等信息化事务提供贴身服务的保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4276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