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专业实验课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少锋

  [摘要]该文通过论述任务驱动法在开放教育计算机专业实验课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尝试从教学源头纠正电大开放教育计算机专业学生重理论、轻实践而产生的“高分低能”现象,提高实验环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设计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任务驱动 高分低能 教学改革 电大教育
  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逐渐流行。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并非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建构主义提倡的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任务驱动法就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不再主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任务在于提出具体任务并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而学生则自己去分析问题,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这样,既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得到及时反馈。
  计算机专业作为电大开放教育重要专业之一,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也为全民普及计算机知识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不可否认,由于学科的独特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各级电大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现象,这与开放教育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直接影响电大毕业生的素质和水平。本文试图通过阐述任务驱动法在开放教育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从源头探讨消除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策略。
  1、计算机专业学生“高分低能”现象成因分析
  电大计算机专业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实践性强、创造性丰富、更新快速等特点,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要求高,不仅要求学生要牢固掌握基本理论,而且要注重实践技能和开发水平,掌握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始终紧跟IT业发展潮流和要求。
  为什么开放教育计算机专业学生中会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呢?在从事多年开放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和实验工作,尤其是在指导多届毕业生毕业设计的实践中,笔者感到造成“高分低能”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1 现有教学、考核模式存在弊端
  具体表现在:电大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普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知识更新慢,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问题。课程考核只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注重书面成绩,而忽略了实验环节的考核。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成绩优异,也难以胜任IT业的用人标准。
  1.2 学校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不适应学科要求
  随着教育模式改革,电大开放教育引入现代远程技术手段,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优势,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但是从现有的教学资源看,针对理论知识体系辅导得多,相关实验技能方面指导很少,安排的上机实验课时明显不足,与注重实践操作和应用的计算机学科要求不适应,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提高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1.3 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自主学习困难
  参加开放教育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真正从事IT业的还是少数。因此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且在工作单位上机的机会不多,严重缺乏实践机会,相关技能、能力很弱甚至根本不具备。
  2、消除“高分低能”现象的策略
  2.1 摒弃传统教育模式,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对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必须要有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在实验教学中努力探索适合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规律,按照实验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在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环境创设、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教学过程实施及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究和实践,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
  2.2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提高教学综合能力
  充分发挥多媒体、数字化、交互式教学优势,整合、完善和开发教学资源等导学支持服务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网上教学活动,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实验教学,重视实验环节的考核,加强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教与学中潜移默化地意识到计算机专业学科特点,自觉培养动手习惯,提高操作水平和开发能力。
  2.3 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思想,明确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在实验教学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有效发挥教师导学作用,努力适应学生需求和学习特点,强调自主学习和个别化指导相互结合,组织好学习小组活动,根据学科特点多组织一些设计大赛、作品展示、实验操作竞赛等活动,努力营造重视应用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共识和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和开发兴趣,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3、任务驱动法的有效应用
  “任务驱动法”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实现目标,设计众多主题明确的教学任务,以任务为中心驱动教学的方法,其优势在于让学生在完成驱动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1 任务驱动法的作用
  由于“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提出了明确的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乐学、好学”的情景中积极思考、判断和互相交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去学习,而学会学习的成功体验又反过来激发他们乐学的精神,从而达到良性循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素质也不断提高。
  任务驱动法的作用具体体现在:(1)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好实现个别化学习。(2)能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强化操作技能,开发设计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3)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能力,使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达到统一、和谐。(4)能有效地体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519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