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中生物理学习的困难及解决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国城

  摘 要:高中生在学习物理这门学科时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些困难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物理学科难度;二是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衔接困难;三是日常生活对物理造成的学习障碍。本文在分析影响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教学对策和学习对策。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困难;影响因素;解决策略
  一、问题提出
  新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如何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使其对物理学习感兴趣,已经成为物理学科领域内的热门话题之一。教育者要正确理解“物理学习困难”。首先,学生的物理学习困难是指物理学习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困难,不是智力、学习机会等因素造成的;其次,学生的物理学习困难具有学科倾向性;再次,不同学生的物理学习困难,成因不同,遇到的具体困难也不同。但没有一种万能的方法能适合于解决任何物理学习困难。只有针对不同的困难,要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此外,面对学生学习物理的种种困难,教师站在教育教学之外审视自己,会收获到更多的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策略,尽快帮学生达到新的认知平衡,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真正的“爱”上物理。
  二、物理难学与初高中衔接的困难及解决策略
  物理学既具有探究的本质性,又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自然科学。“物理学习困难”的界定,不仅要体现“物理难学”的特殊性,还要体现“物理难学”的普遍性。物理学习困难是指智力正常的学生,物理学习成效低下,不能适应物理学习要求的状态。
  由于高中物理概念的抽象、思维要求的提高、解题方法的多样、分析问题的灵活等,使不少学生感觉“物理非常难学”,学习兴趣日趋下降,学好物理的信心逐渐丧失,从而使学习陷入被老师牵着走的被动学习状态。要帮助学生跃上初中到高中的台阶,变被动学习为自觉主动学习。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存在一个很大的“台阶”。尽管近几年教材做了多次修改,这个“台阶”仍然存在。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大致包括三方面: 一是教师的衔接;二是教学内容的衔接; 三是教学方法的衔接。针对学生的衔接困难提出以下策略:
  1.了解并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对高一新生来讲,他们的认知水平还不高,认知的监控能力也不强,再加上刚入高中,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对此,教学中应有意识地使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困难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通过比较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变化、课时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使学生对困难有所认识,心理上能够承受暂时的失败。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积极思考,逐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让学生恢复学习物理的信心。
  2. 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
  创造条件多做演示实验,运用多媒体教学,保护学生初中阶段的直接兴趣,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激发和满足学生的操作兴趣。当学生形成物理学习兴趣时,他对物理现象的感受就会既敏锐又牢固,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推动学生主动地学习物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所在。
  3. 提高学生的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
  它对认知活动的有效进行是相当重要的。学习的策略是否
  对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师应该利用多种形式主动给予指导帮助,提高其学习策略,从而将部分学生被动学习、突击性学习的习惯逐渐转化为主动学习、自觉学习。以下列举几条学习的策略。
  (1) 课前准备策略。新课前一定要预习本节课知识,把自己不懂的部分标记出来,作为上课听讲的重点部分。
  (2) 课上听讲的策略。在上课过程中,要保证精神高度集中,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把不懂的东西暂时放下,集中精力在后续的内容上。
  (3) 课后复习策略。坚持每天小复习,每周小结,每月总结复习。在复习中不断总结,不断发现,尽量把知识串起来。
  三、日常生活对高中物理学习造成的障碍及解决策略
  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给人们学习和研究物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以毫不夸大的说,没有生活就不可能产生如此奇妙的物理学科。反过来,人类通过对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从而又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尽管生活与物理学联系如此紧密,但是日常生活在某些方面又会对物理学的学习造成一些障碍。生活中的一些语言、习惯说法、人们的一些感觉,在科学上讲有时是不正确的。如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但翻开气象资料一看,多数地区的最高气温并不出现在三伏,而是在三伏前后,人们之所以感到三伏天最热,是因为这时的“热”加进了“湿”,是闷热。再如,人们还有这样的体会,在旋转的电风扇下,往往感觉到电风扇吹出的风是凉爽的,但拿一根温度计放在电风扇前吹,就会发现温度计的示温并不下降,人感到凉爽是因为风改变了空气湿度的缘故。下面讨论如何解决这类生活对物理学习造成的障碍。
  1.在生活情境中,完成物理的“同化”和“顺应”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如学生容易把物理中的“不做功”与生活中常常提到的“没有意义”等同起来。一个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过头顶后,要停留三秒钟,在这三秒里,他没有做功,但这不等于说他所做的“没有意义”。因此,在物理学习中,要减少从生活角度看问题,尽可能多的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物理现象,实现在生活情景中,完成物理的“同化”和“顺应”。这样有助于学生尽快的达到新的认知平衡。
  2.以生活情境为平台,完成“自我调节”
  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的过程中,主体的自我调节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认知心理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把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而生活为“学生”这个认知主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认知平台,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应用这个比教材更加广阔的平台,让它为学生实现新的认知平衡服务。例如,在讲解共振时,学生总是对产生共振现象的原因很难理解,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这样就便于学生理解。如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总之,生活情境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认知平台,学生应该学会利用这个平台,通过“同化”、“顺应”、“自我调节”等认知方式,实现自己的认知新平衡。
  参考文献
  [1] 黎东波.论高中物理学习的困难及相关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学,2007(3).
  [2] 胡道学.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突破[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4).
  [3] 童孝生.日常生活对物理学习形成的障碍分析 [J] .物理教师,2002 (8).
  [4] 周学新.高中物理难点成因与突破的探讨 [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3735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