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单片机抗干扰技术的应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卢鹏

  摘 要:单片机被应用至各个领域当中,但由于单片机的抗干扰性能,通常以标准实验信号为基准,在某些存在信号干扰的领域,可能会影响单片机的正常运作。对此,我们需要在提出单片机抗干扰技术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从各个层面,研讨单片机抗干扰技术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抗干扰;技术应用
  1 单片机抗干扰技术基本要求
  针对单片机的使用情况,单片机在抗干扰性能方面,至少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1)集成度限制要求。单片机受到体积的限制,其存储容量通常相对较小,譬如8位的单片机,RAM一般在256字节以内。在存储容量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单片机必须拓展集成度的限制要求,在不影响单片机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尽量往外扩大ROM和RAM的字节。
  (2)可靠性要求。单片机应用至各个领域,类似于工业的领域,对测控环境要求通常较高,如果仅用普通的CPU,可能无法抵抗噪音的干扰。此时我们需要在程序指令方面,保证其软件的常数、表格等不受到破坏,并将信号通道集中于相同的芯片里面,方可提高单片机的可靠性。
  (3)易扩展要求。单片机硬件和软件的匹配程度,通常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能够得到综合反映,在易扩展方面,主要针对芯片以外的总线、串行输入管脚、串行输出管脚而言,在进行软件设计时,要求能够广泛适应各种规模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4)控制性要求。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同时满足指令转移、逻辑操作和功能处理等,是正常使用的基本表现,但对于大多数单片机的逻辑控制功能来说,笔者认为尚处于滞后阶段,在复杂的控制环境中,其运行速度可能不达标,为此在改造单片机时,必须彻底解决该问题。
  2 单片机抗干扰技术的应用建议
  紧扣上文提到的单片机抗干扰技术应用要求,在单片机开发时,无论是内部抗干扰能力,还是外部抗干扰能力,都是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标杆。在此作者基于相关技术开发经验,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单片机抗干扰技术应用建议。
  2.1 确定干扰源
  在提出具体抗干扰技术前,作者全面调查了各个领域单片机的应用情况,归纳总结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普遍干扰源,其中测控信号在输入和输出过程中,由于对信号保护不周,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信号容易出现失真,甚至漏失的现象。譬如某工业现场,现场布置的信号线和控制线在200m左右,但没有设置抗干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电焊机运作产生的噪音干扰源,使得单片机系统运行失常。除此之外,单片机的干扰源,与其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同样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应用时,予以因地制宜地归纳总结。
  2.2 硬件抗干扰技术
  不同功能特征的单片机,所使用硬件类型具有差异性,因此抗干扰技术的应用,要根据硬件类型而定,以下为几种较为常见的硬件抗干扰技术:
  (1)硬件屏蔽技术,假设单片机使用环境有电磁辐射的干扰,建议将单片机系统安装在金属机箱里面,同时完成接地布置,这种抗干扰技术,比较适用于强电设备空间辐射干扰环境;
  (2)光电隔离技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技术原理是布置光电隔离器,实现在信号输入和输出过程中的模拟量信号隔离,单片机在这种条件下使用,可选择双绞线或者屏蔽线作为传输线路,有利于信号传输干扰的克服;
  (3)电源滤波,单片机与电源的距离比较近时,电源产生的电流信号,会形成电流干扰,相应的抗干扰技术,是在电源和单片机之间,设置低通规格的滤波器,或者使用附带屏蔽功能的电源变压设备,即可克服电源电流的干扰;
  (4)寄生电容抗干扰技术,在出现此类干扰时,可在线路板上,通过元件的合理布置,将模拟电路、功率驱动结构和高速数字电路等隔离,同时缩短各个部件之间的引线长度,但必须保证输出线路和输入线路分类的合理性。
  2.3 软件抗干扰技术
  在保证硬件抗干扰性能达标的基础上,软件同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抗干扰技术:
  (1)程序的死锁,可在数据采集系统开发时,插入A/D结果转换程序,假设在干扰状态下,转换结束的标志显示无效,则说明程序处于死循环状态,此时我们需要借助超时判断的方法,在有效标志无法采集时,以自动放弃采集运作的方式,克服程序的死锁问题;
  (2)软件陷阱,在指定地址后,针对死机问题布设程序,同时在未中断的区域内,腾出足够的ROM空间,按照NOP指令,强迫PC进入指定地址;
  (3)看门狗,这种抗干扰技术,是恢复单片机系统运行的基本软件,要求借助定时器进行定时,在程序达到特性时间点后,自动刷新系统死机时出现的滞后时间,在循环状态下自动复位芯片;
  (4)数字滤波技术,为减少采集数据的虚假信息,可利用数字滤波技术,补偿非线性数据和修正数据误差,确保数据的精准度水平。
  3 结束语
  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单片机抗干扰技术的应用要求和方法,在实际应用时,要结合单片机具体的使用环境,找出具体的抗干扰源,然后在硬件和软件设计时,融入针对性的抗干扰技术,方可提高单片机的实用性。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不断归纳总结出更多的抗干扰技术,作为文章补充和完善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肖毅,肖明.单片机抗干扰技术及应用[J].电子产品世界,2002(1A):54-56.
  [2]郑伟.单片机抗干扰及可靠性设计[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6(1):56-58.
  [3]田裕康.单片机抗干扰设计技术[J].仪器仪表用户,2003(3):45-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927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