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华江

  摘 要: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目前园林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基础前提。在本文中,笔者对湛江市园林绿化现状及废弃物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借鉴了国内外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对湛江市绿化废弃物处理及环境保护提出了一些列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湛江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94
  1 湛江市园林绿化现状及废弃物利用现状
  1.1 湛江市园林绿化现状
  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地区,属热带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台风多发地区。其全年均受到海洋气候的调节,年均降水量约为1400~1800mm,年均温度为23℃。
  湛江市自2002年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以来,城市园林绿化有了显著进展,就目前而言,湛江市主城区(不包括开发区)种植的行道树以超过10万株。市区内新增加的城市绿化面积为1322.63hm?,其中,创建小游园36个,公园8个,新建道路面积为92.66hm?,新建公园绿地面积为523.31hm?。湛江市的一系列城市绿化工作在广东省均属前列。
  1.2 湛江市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
  就目前而言,湛江市并没有建立1座成规模的城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基地。目前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的地方依旧是早期建立的小基地,其主要工作内容也不过将落叶与园林修剪物进行简单加工,通过堆肥处理来生成绿地所需要的地面覆盖物、生物有机肥、有机基质等物品[1]。由于原材料的来源时有时无,极不稳定,处理后的废弃物更是需要大量的空间进行储存,因此一直处于半停工状态,无法形成成规模的产业链,导致整个湛江市的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再利用不足2%[2]。
  2 湛江市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策
  2.1 加大宣传,强化公众环保意识
  目前,湛江市市民普遍缺乏资源环保意识,对于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处理也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无论是住宅小区、单位庭院,亦或是公园、道路,对废弃物的收集、运送、处理都没有完整的规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硬件设施不足,无法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进行收集、运送以及处理;民众对于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认识程度不足,认为其地位远不及生活垃圾[3]。但是实际上,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再利用价值远远高于生活垃圾。因此,政府、媒体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公众认识到园林绿化废弃物的价值所在。
  2.2 政策倾斜,推广利用再生产品
  政府应促进园林绿化与市容环卫2个系统之间的协调与衔接,大力宣传园林绿化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价值所在,倡导全社会将不同种类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对此,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引入社会力量。有关部门还可以根据不同园林废弃物的季节性产生规律,对树枝与落叶等废弃物的收集进行有偿奖励。对于回收处理后的产品,可以先用来满足湛江市每年园林绿化的消耗,剩下的由政府牵头,联合各个蔬菜、花卉大棚与农资部门进行使用。在此过程中,政府可以予以适当的补贴以及相应的采购优先权,以此来提升园林绿化废弃物再利用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4]。
  2.3 建立收集处理体系,形成规模化生产
  近年来,北京市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推广,在8个近郊区中建立了大型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基地,将整个北京市的园林废弃物进行了大规模的回收与处理[5]。笔者认为,北京的做法非常值得湛江市的借鉴。但是也不必全部照搬北京的做法,湛江市可以在市区内的主要公园及居民住宅区附近建立小型园林绿化废弃物回收点与处理基地,将会受到的废弃物就近送到处理基地进行加工、再利用,使其成为一条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3 结 语
  就目前而言,我国已拥有气化发电、转化成生物燃料、堆肥等相关技术,但由于时间较短,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循环利用产业链。湛江市应紧跟当前城市发展的需求,从基础开始,一步步建立城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基地,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的进程,推动轻型立体绿化的发展。这不但是湛江市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吴卫红,米锋,张大红等.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模式――以北京市为例[J].世界林业研究,2010(05):77-80.
  [2] 石帅.北京市以园林绿化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燃料市场推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3] 索琳娜.几种农林生物质废弃物再利用生产无土栽培基质技术及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12.
  [4] 宋青.苏州城市园林植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3(24):25-27.
  [5] 钱新锋,赏国锋,沈国清.园林绿化废弃物生物质炭化与应用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12(11):101-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73279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