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钱锦文

  摘 要 随着世界的多元化发展,运用传统的智能标准教育儿童忽视了个性发展的多样化。语文是一门训练学生言语运用和多元化思维的学科,儿童文学富有创造力和做人做事的智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对其进行运用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掘和发展,实现学生的多元化成长。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对儿童文学所蕴含的多元智能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化运用给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多元智能 儿童文学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多元智能理论打破原有智力测验的局限,发掘了人身上存在的更多潜能,使得教育界得出了以多元智能为基础的教育理论,该理论有两大重大突破:一是对于教育者而言,由于人的多元智能的存在,教师者应该改变其观点将学生看成全面发展的人,有更大的空间来进行“因材施教”;二是就教育者而言,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展自身潜能,在某一领域施展才华,不受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限制。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学习阶段的重要载体,儿童文学中所包含的多元智能因素使得小学生能在儿童文学的阅读和学习中促进其智能的多元化发展。
  1儿童文学的多元智能分析
  1.1儿童文学的语言智能因素
  儿童文学在言语艺术表现上有其独特性,小学阶段的儿童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一个好的儿童文学作品要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首先语言就要具有形象性,通过鲜明、生动、具体的语言表现世界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且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儿童在诵读诗歌、听故事的同时,会拓展其言语的认知力,以及学习成熟的语言表达。其次,在很多儿童文学的作品的类型中,如儿歌和儿童诗其言语的表达又是非常简洁凝练的,这点上也是人们运用言语智能的表现以及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体现。
  1.2儿童文学的数理逻辑因素
  儿童文学虽然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但儿童文学的内容来说,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小蝌蚪找妈妈》、《哈利波特》、《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再到儿童散文,甚至儿童诗和儿歌,作者在创作时都是按照一条逻辑线索来进行故事的展开和文章作品的撰写的,叙事性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些特定的构成方式,基本上分两大类:“纵列式结构”和“横列式结构”,其他还有“三迭式”、“连环式”、“对立式”、“误会式”、“递进式”、“设伏式”,这些结构的综合使用所组成的儿童文学故事是一个富有逻辑性的思维导图,
  1.3儿童文学的空间智能因素
  空间智能是指学生感知结构、空间、色彩和形状的能力。其一,儿童文学是取材于儿童生活的文学,在这些作品中不乏历险故事,主人翁所处环境的描写,在读者跟着主人翁身临其境时,他们对于文章中事物的方向感也在提升;其二,在一些抽象的空间概念上,作者采用类比的方式,使空间概念更加清楚。
  1.4儿童文学的音乐智能因素
  这一种智能在儿童文学中是显而易见的,自先秦时期起,儿童在学习诗经时,老师将其编成一个个有音符的诗歌进行教学。在现代,儿歌也是儿童文学必不可少的一种表现形式,儿歌是对纯文字性的儿童文学的一个极大的补充,一些儿童不仅唱儿歌甚至会自己创作儿歌,这些小歌手的才华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发掘。
  1.5儿童文学的人际交往智能和内省智能因素
  这两种智能因素之所以放在一起分析和儿童这个主体的特点分不开,这一时期的儿童在道德的发展上处于他律阶段,但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学会做人。而在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中将儿童期也称之为“理智睡眠期”,因此,该时期儿童的内省能力缺乏,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于儿童一味的说教,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在儿童时期,“高参照性”是其一个主要特征,很多作者正是了解了儿童的这一特点进行的儿童文学创作,为儿童树立了很多良好的榜样,也为教师在解决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上做出了示范。
  1.6儿童文学的身体运动智能因素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很多的故事、儿童戏剧等人物个性突出,故事的情节性强,这些故事具备了充分的表演条件,在儿童对这些故事的表演过程中,儿童的肢体语言能力被调动起来,儿童在其中可以从另一个层面发现学习知识的快乐,更重要的事也可以在其中发生自身潜能。
  1.7儿童文学的自然观察者智能因素
  在儿童文学中有很多关于自然现象的科学文艺:科学神话、小说、诗歌等,还有很多的动物文学,在这些作品中作者运用独具匠心的方式来对自然科学现象进行解释以及对一些科学实验的步骤,主人翁对于事物观察方式进行描写,儿童在其中不仅学到知识,并且对于自然科学方面有兴趣的同学在文章的吸引下会进一步的深入在大自然中进行观察、找资料,发现自己的兴趣。
  2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多元智能具体运用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145万字,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师不能只教授课本种的内容,而且应该对儿童文学进行多元化的运用,具体建议如下:
  2.1运用多种感官发展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就是指有效地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教学导入时,教师可以运用看动画、听录音、配乐朗读等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朗读中进行思考。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方面创设一个以自身为主人翁与文章的角色对话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带着情感进行训练。对于文章中事物的特点进行个别朗读、男女生互读、同桌合作朗读、分小组配合读等方式训练学生朗读的能力。在教学生字的时候就可以用有书空、描红等方式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
  2.2寻找故事线索强化数理逻辑智能
  教师应寻找逻辑关系分明的儿童文化材料进行逻辑训练的活动设计。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内外的儿童文学资源中寻找具有逻辑思维的文章,在这样的对比和因果以及线索性较强的故事,在学生天生的好奇心激发下,学生去主动地寻找线索,在这个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来寻找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学生通过这样亲身的体验其中的过程,能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对事物更深入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   2.3多重手段促进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指学生感知结构、空间、色彩和形状的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儿童文学的叙述方式,将课文中的事物立体化,如利用真实的空间如教室、实物,利用学生想象能力来进行绘画等手段来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
  2.4交流反馈提高内省智能
  教师可设计语言训练环节,并提出若干问题。先让全体学生进行准备,再请学生回答。要求回答不够好的学生认真倾听说得好的同学的示范。使他们有时间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整。然后让他们再说一次,从而起到自我修改、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效果。在必要时给予评估、示范,使学生及时调整。教师请同学自由交流,大学从不同的意见中进行思考,反省自己日常所行所言。
  2.5合作学习塑造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是一种准确辨别、体验和解读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后与他人进行交往,进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关于人际交往的故事非常多。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和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学生其中进行练习,使得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生的交往能力在实际的交往中得到了发展。
  2.6创设情境开发音乐智能
  小学生善于模仿具有音乐潜能。语文和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有着很强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吟咏的方式使学生体验到文字的节奏和韵律,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为学生消除单纯机械记忆的枯燥感,并更好的积累文章素材。另外可以用音乐创造一个教学的情境将学生带入相应的课文氛围中感受课文内容、体验情境交融效果。也可以让学生在对课文进行解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来搭配相应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选择中,训练自身对音乐的敏感性,培养其音乐智能。
  3结语
  学生的潜能和发展方向是多元的。当代的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提供给学生多元的发展途径,改变传统的评价方面,将儿童正确看成儿童而不是学习的准备,也不是未长大的成人。儿童文学中蕴含了非常多元的文化素材,这其中不仅是取自生活,更是高于生活,充满着创造力和智慧,教师应该对这些素材以多元的方式教给学生,让儿童的世界真正充满色彩、活力和爱。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陈辉.论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5(10).
  [4] 冯金燕.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7554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