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胃癌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胃癌主要是来源于胃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胃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胃癌确诊后,应及早手术。可根据胃癌的发展程度和病人的状况,胃癌患者的早期体征不明显,上二腹部深压痛可能是惟一值得注意的体征。晚期可能出现上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直肠指检在直肠前凹触到肿块、腹水等体征。胃癌患者手术前应常规行直肠指检。手术是目前惟一有可能治愈胃癌的方法,应按照胃癌的严格分期及个体化原则制订治疗方案,争取及早手术治疗。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40例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胃癌患者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8~76岁,平均61岁。自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个月~3年,平均8个月。胃窦癌23例,胃小弯癌10例,贲门癌7例;
  1.2方法根治性切除术为早期胃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式有:①全胃切除术、空肠代胃;②根治性次全胃切除术,切除距肿瘤应大于5-7cm,包括横结肠前叶、大小网膜及淋巴结的清扫,并将残胃与肠道重建。通过检查未能明确诊断,但高度怀疑肿瘤,或位于喷门及胃底部性质不明的病变,应行剖腹探查,以明确诊断。胃癌穿孔、大出血或幽门梗阻者,应及时行急诊手术。姑息性手术癌肿已在腹腔内广泛转移,无根治可能,但局部仍可切除者,可进行姑息性切除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若原发病灶不能切除,为解除梗阻或即将出现的梗阻,可采用胃空肠吻合或空肠造口术等手术以解决进食问题。
  1.3结果行胃癌根治术32例,行根治性全胃手术8例。全部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渡过,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2d。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讲解胃癌手术的治愈性及手术的必要性,以具体病例讲明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鼓励其生活的勇气,解除顾虑,消除厌世及焦虑心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医患的配合。
  2.1.2营养护理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佳,并注意调解进食时的环境和患者的情绪,化疗期间胃肠道功能低下,应多进食蔬菜、水果,减少脂肪和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术后禁食的病人应注意通过静脉补充能量、氮类、电解质和维生素,必要时采用全胃肠外营养。
  2.1.3术前宣教在制定手术方案后,可与病人或家属一起讨论病情及治疗方案;向病人讲解手术方式、过程及效果,使病人或家属心中有数。认真全面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手术目的、手术计划及人员安排,使患者认识到疾病发展下去的严重性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并对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表示理解。向病人讲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向病人讲解化疗的重要性及其并发症。
  2.2护理
  2.2.1继续作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以促进术后康复。
  2.2.2胃贲门癌行近端胃次全切除或全胃切除术后,常影响病人的深呼吸与排痰,在胸腹联合切口的病人,呼吸功能障碍更为明显。术后应加强护理,预防发生肺部并发症。
  2.2.3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一般应持续胃肠减压2-3天,禁食3-4天。全胃切除后,可通过空肠吊置造瘘口减压,禁食5-7天。在此期间,应每日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给予适当输血或血浆。
  2.2.4在拔除胃管及胃肠道功能恢复后恢复饮食,仍应按流质、半流质的顺序逐渐增加。
  2.2.5严密观察术瘘后合并症的发生。全胃切除术后的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手术后几天之内,如果患者出现腹痛、发热、或腹膜刺激症状,应考虑有感染或吻合口瘘的可能。行B超或CT检查,如发现膈下有液体聚积,常提示并发同侧胸腔积液,可在B超或CT引导下行膈下间隙穿刺吸出脓液,同时让病人口服稀释的美蓝溶液后,若穿刺吸出液带蓝色,即可明确为吻合口瘘。有时吻合口瘘人胸腔引起脓胸。一旦发生吻合口瘘,应禁食,并行手术探查及引流,于膈下吻合口瘘附近置双套管及冲洗管行持续冲洗及负压吸引,空肠造口补充营养,并给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吻合口瘘入胸腔者应行胸腔闭式引流。
  2.2.6术后抗癌治疗。在术后2周,一般情况基本恢复后,即可开始化疗。根据肿瘤性质、分化程度,制定化疗方案。必要时配合免疫治疗或中药治疗。对于静脉应用化疗药物的患者,在护理中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选择静脉由远端找向近端,保护静脉,最大程度减少抗癌药物对组织的刺激和损害。注意复查白细胞计数,若低于25×109/L应停药或延长疗程。化疗病人免疫功能低下,要注意保暖预防肺部并发症等感染。
  3出院指导
  生活要有规律,胃癌病人在病情得到缓解或相对平稳后,要做到生活起居规律化,建立和调节好自己的生物钟,从而控制病情和促进健康。避免高度劳累,过度劳累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引起病情恶化和复发。注意饮食的调护,少量多餐,选择高营养、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禁止吸烟和饮酒。康复中学会放松自己,经常参加娱乐活动,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广泛的兴趣,消除紧张情绪,保持平静的、有理智的、平衡的心态,促进免疫功能的提高,保证身心健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84762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