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探讨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内瘘的护理方法,以便为更多的血液透析患者服务。方法:对我院51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延长内瘘使用寿命,达到一个理想的透析效果。结论:长时间使用一个通畅内瘘,既能避免因反复造瘘给血液透析患者带来痛苦和危害,又能保证充足的透析流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 内瘘 内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492-02
  动静脉内瘘是指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能进行有效的透析基础,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最能长期稳定使用的血管通路,且具有创伤小、使用时间长、感染率低的特点。现将本院对需要长期行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2月施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血透患者共有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16-78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36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高血压肾病5例,糖尿病性肾病4例,多囊肾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1例,经内瘘护理除3例内瘘因低血压闭塞外,其余内瘘无感染及闭塞,血流量充足,使血液透析顺利进行。
  2、护理措施
  2.1内瘘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前详细介绍手术目的,方法,讲解内瘘是最理想的血管通路,解除患者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手术,嘱患者保护好拟造瘘侧肢体血管,避免输液及直接动静脉穿刺,以免血管损伤,影响手术效果,另外内瘘术前不宜使用肝素等抗凝剂,以防术中或术后出血。
  2.2内瘘术后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心悸、胸闷,如发现异常及时向医师汇报。适当抬高内瘘手术侧肢体,可减轻肢体水肿,如术后渗血较少,可轻压止血,压迫时注意保持血管震颤的存在,力度适中,若渗血较多时需寻找原因,必要时打开伤口寻找出血点并结扎止血。每3日换药1次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预防感染,10-14天拆线,根据情况按医嘱服用抗凝药或抗生素。密切观察瘘管是否通畅,如静脉能触及震颤,听到血管杂音。另外术后3d可采用远红外线照射内瘘侧手臂,每周3次,每次照射40分钟,照射时内瘘手臂距发热源高度约20cm左右。
  2.3掌握内瘘成熟使用护理。理想的动静脉内瘘成熟标准是:静脉充分扩张,管壁肥厚,血管杂音响亮,未见分支。
  内瘘成熟需要4周,最好8-12周后再行穿刺使用。正确掌握内瘘使用时间,避免过早使用内瘘。熟练掌握内瘘穿刺技巧,新内瘘由有经验的护士穿刺,初次穿刺时,首先观察血管走向,触摸血管壁厚薄、弹性、深浅、有无震颤,听诊有无血管杂音,有计划地使用内瘘,一般从内瘘远心端到近心端进行阶梯式或纽扣式穿刺,然后再回到远心端,如此反复,不要轻易在吻合上附近穿刺和定点穿刺,穿刺点距瘘口5-6cm以上,两针距离一般应在8-10cm以上,另外新成熟内瘘穿刺针选用小号(17号或16号),并采用低流量(200-250ml/min),以降低对内瘘的刺激与损伤。
  2.4透析期间内瘘护理
  透析时了解患者全面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对应处理,正确评估干体重,准确设超滤置,对基础血压较低或透析期间体重超过总体重4%的患者,可应用低温透析,钠曲线、超滤曲线等模式透析,也可增加透析频率,延长透析时间,不宜超滤过多,过快而导致低血压,血压过低易致内瘘急性闭塞,行内瘘穿刺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注意穿刺针是否固定妥当,避免肢体过度活动,以免穿刺针损伤血管内膜,一旦穿刺处有血肿应立即按压,胶布固定,冰袋冷敷,并立即更换穿刺部位。
  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患者血流量,血压,预防和纠正低血压,如患者出现手指发麻、发冷、疼痛等缺血情况,立即通知医生尽快处理。
  2.5透析结束后内瘘护理
  正确拔针,由于动脉化的血管压力高,故拔针后易致血肿,出血,血栓形成,所以拔针后迅速用无菌纱布按压,按压时间和力度刚好起到止血作用最为适宜。压迫过紧,时间过长会造成凝血,使瘘管闭塞。压迫太轻,时间太短,会引起出血、血肿,一般按15min-20min,凝血功能不好的适当延长按压时间,若有血肿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血肿处可用鲜马铃薯切片外敷,或用50%硫酸镁湿热敷,也可以擦喜疗妥,利于消肿,软化血管,涂抹时,轻轻按摩10-15分钟效果更好。透析结束当日穿刺部位避免接触到水,并用无菌纱布覆盖4h以上,防感染。
  避免在内瘘侧肢体输液,输血以抽血化验等,同时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袖口松紧适度,不宜提重物。
  教会患者自我判定动静脉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每日检查3-4次。有动脉瘤的患者,应采用弹性绷带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张及意外破裂。
  3、小结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生命线,保护和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发挥内瘘最佳功能是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责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8476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