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颈椎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颈椎手术患者的麻醉特点及管理方法。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84例颈椎创伤患者的麻醉管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0例,女24例,最大65岁,最小16岁,所有病例经CT、MRI检查确诊为颈椎病,或颈椎脱位或椎间盘脱出骨折等。所有患者在手术中实施麻醉,包括头颈部固定,建立静脉通路,平稳实施麻醉诱导,使用糖皮质激素。52例术中行短潜伏期感觉诱发电位(SLSEP)监测。结果:84例手术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无死亡病例出现。SLSEP监测6例P25潜伏期在术中略有延长,46例手术结束后10min左右苏醒,84例均愈合良好、无麻醉并发症。结论:颈椎创伤患者颈部需要有效制动,循环稳定性差。合理管理颈椎创伤患者的气道,维持循环的稳定,积极保护神经功能,可以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关键词】颈椎手术;麻醉;循环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椎管内手术的开展,颈椎疾病的手术治疗也日趋增多。由于颈椎的特殊性,患者在手术时容易破坏到脊髓和延髓。当然,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操作和麻醉不当,也会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或缺失,影响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因此,对于颈椎手术患者,在手术中需要严格的麻醉管理,以保护患者神经功能,防止继发性神经损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84例颈椎创伤患者的麻醉管理资料,现将手术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84例颈椎创伤患者的麻醉管理资料,其中男60例,女24例,最大65岁,最小16岁,平均(42.37±8.2)岁,体重(52.6±14.5)kg。术前所有病例经CT、MRI检查确诊显示,颈椎3~7椎间盘突出 32例,颈椎骨折21 例,颈椎结核9 例,颈椎椎管狭窄22例。主要临床表现:⑴颈部无力、疲劳感并伴有肩部疼痛,颈部活动度减小;⑵ 运动功能障碍,下肢肌力减弱,少许出现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⑶个别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及电解质紊乱。  1.2 麻醉方法与管理  1.2.1麻醉前准备及监测  常规术前准备,全部患者均未给术前药,术者和麻醉医师相对固定,不论前入路或后入路手术,术前对患者进行叮嘱并告诉患者麻醉、手术时的感觉、注意事项,要求既要无痛又要清醒合作,能对答,以便观测下肢活动情况。常规监测心电图,脉氧饱和度,桡动脉穿刺行有创动脉压监测。术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根据情况间断进行血气分析。  1.2.2 麻醉方法  84例患者采用芬太尼、异丙酚、咪唑地西泮,静脉诱导。异氟醚吸入法加非去极化肌松药维持麻醉,并进行机械通气。麻醉中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如NIBP,SpO2,ECG,ETCO2气道压力等。  1.2.3 SLSEP 监测  采用Keypoint4c型诱发电位监测仪,刺激部位:双侧上肢腕正中神经。术中要密切观测N20、P25波形、波幅和潜伏期。  1.2.4 复苏及术后管理  手术介绍后患者清醒,自主呼吸恢复良好,外科情况稳定,可拔除气管导管。高位损伤患者中呼吸乏力者,留置气管导管行机械辅助通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4例手术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无死亡病例出现。术前、术中、术终NIBP、ECG、SPO2、P均平稳正常无呼吸道并发症,平均优良率97.3%。芬太尼用药量178±26u,异丙酚6.3±1.24m。SLSEP监测6例P25潜伏期在术中略有延长,46例手术结束后10min左右苏醒,84例均愈合良好、无麻醉并发症。  3 讨论  颈椎手术由于具有特殊性,所以要特别注意麻醉方式和管理。对于颈椎骨折患者常伴有呼吸功能障碍和循环功能地下,对这些患者麻醉时以安全平稳为主,气管内插管全麻为首选。同时还要注意对颈椎稳定性差、脊髓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若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可加重脊髓损伤,因此要对患者麻醉实施管理。  3.1 气道管理  颈椎手术患者在进行插管时,医疗人员应充分认识到:⑴气管插管有导致脊椎髓损伤的危险;⑵最小限度地移动颈椎;⑶困难插管的发生率增加。认识到这些比选择某些特殊方法获得气管插管成功更为重要。  3.2 手术后失明  颈椎手术后患者失明是一种罕见的术后并发症,目前尚不明确导致失明的机理。但研究认为,通过一下措施可有效的预防术后失明症状的发生:⑴手术时要正确摆正患者的体位,避免眼睛受压,尽可能减少头低的程度;⑵给予长时间手术的患者足够的重视;⑶确定高位患者,并选择最低血细胞比容和血压标准;⑷术后早期作视力全面检查。现阶段对颈椎手术后患者失明的症状,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临床证明,这种失明往往是永久性的。  3.2 神经保护  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是颈椎创伤患者神经保护的基础。颈椎创伤患者由于受到创伤应激,脊髓损伤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内环境紊乱的情况,进而导致低血压、贫血、低氧血症症状的出现,这些因素均可以加重神经损伤。  综上所述,患者在手术时很有必要加强监测血压、容量状况、组织氧合和血糖等,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现阶段,临床上通常使用甲泼尼龙来减轻手术中的炎症反应和脊髓水肿,从而保护神经功能。同时,为了预防大剂量甲泼尼龙引起消化道溃疡等副作用,常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吴庆菊. 32例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10)  [2] 李春青,王振青. 颈椎前后路手术38例围术期护理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 2007(22)  [3] 李琳,刘丽敏. 颈椎手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8476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