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内镜超声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探讨内镜超声检查(EUS)和白光内镜、放大内镜在判断溃疡性结肠炎(UC)严重程度中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R574.62[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内镜超声检查;放大内镜检查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内镜超声检查(EUS)评估肠壁总厚度和肠壁炎症浸润深度对疾病活动性与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计算机图像软件分析,对UC黏膜形态、腺管开口、炎症程度和肠壁总厚度进行相关性研究,以期为提高UC内镜诊断率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收集符合UC诊断标准的门诊和住院患者62例,其中男36例,女26例,年龄18-76岁,平均(42±17)岁,白光内镜和EUS检查62例,其中放大内镜检查25例。
   1.2   器械选择  采用日本Olympus CV-260SL内镜图像处理中心、氙气冷光源、超声内镜图像处理中心、超声电子肠镜、UM-DP12/2020-25DPR超声小探头和CF-H260AZI电子肠镜。
   1.3  观察指标
   1.3.1  白光内镜检查  根据UC黏膜形态分为(1)活动期:又在内镜活动指数的基础上分为轻度、中度、重度。(2)缓解期:黏膜下透见血管排列混乱或透见血管伴炎症性息肉。
   1.3.2  放大内镜检查  根 据UC腺开口分为珊瑚礁状结构、上皮微小缺损、小黄色斑、绒毛状结构、规则腺开口。
   1.3.3  EUS检查:(1)肠壁总厚度测量:在炎症区域内垂直测量肠壁最厚和最薄处取平均值,按EUS图像上的比例尺进行放大矫正后测量肠壁总厚度。(2)EUS下炎症浸润深度判断[1]:黏膜层:肠壁正常或稍增厚,5层结构存在;黏膜下层:肠壁增厚,炎症病变越过第2层低回声至第3层高回声;黏膜下深层:肠壁明显增厚,第1~3层界限不清楚,第3层深层低回声接近第4层;固有肌层:肠壁第1-4层结构不清楚,第4层外缘低回声清楚;浆膜层:肠壁第1~4层结构不清楚,第4层外缘低回声不清楚。
   1.3.4  统计学方法:图像分析软件处理EUS图像,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白光内镜下不同炎症程度UC患者的肠管总厚度比较
  白光内镜下不同炎症程度UC患者的肠管总厚度比较表
  类型例数肠壁总厚度mm肠壁平均厚度mm轻度222.054-6.0253.762±1.342中度232.169~6.8974.642±1.242重度84.033-9.4985.894±1.495缓解期92.098-5.0213.448±1.012 2.2  放大内镜下不同炎症程度UC患者肠管总厚度比较
   放大内镜下不同炎症程度UC患者肠管总厚度比较表
  类型例数肠壁总厚度mm肠壁平均厚度mm小黄色斑32.052~2.876mm2.495±0.333上皮微小缺损33.078~4.3553.578±0.471绒毛状结构43.871~6.7955.701±0.941典型珊瑚礁状结构54.562-6.6995.111±0.749重度珊瑚礁状结构44.031-6.3915.123±0.751规则腺开口72.851~5.1973.758±0.660 2.3   放大内镜下不同表现UC患者的炎症浸润深度比较  26例放大内镜检查者中,小黄色斑3例均位于黏膜层;上皮微小缺损3例,浸润黏膜下层2例和黏膜层1例;典型珊瑚礁状结构5例,浸润黏膜下层、黏膜下深层、同有肌层分别2例、2例、1例;重度珊瑚礁状结构4例,均浸润固有肌层;绒毛状结构4例,浸润黏膜下深层3例和黏膜下层1例;规则腺开口7例,浸润黏膜层5例和黏膜下层2例。
   3  讨论
   Bremner等[2]认为:肠壁厚度>2.9 mm时,UC急性期或缓解期判断敏感度为48%,特异度93%。UC缓解期肠壁5层结构逐渐恢复正常,增厚程度不明显。EUS能清晰地显示消化道管壁的内部结构,影像表现与很多消化道疾病在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方面有很高的一致性,可根据EUS观察肠壁增厚程度来判断UC分期及预测严重程度。新型高清晰度的放大内镜观察病变黏膜表面的细节改变,通过与色素内镜的配合,清楚显示结肠黏膜腺管开口,使隐窝的变形与破坏,黏膜绒毛样与颗粒样改变,甚至筛网状结构和糜烂溃疡都显现无余,对早期UC诊断极为有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组织学检查[3]。
   本研究在内镜下不同炎症程度分级比较中,肠壁总厚度最厚为重度,后依次为中度、轻度和缓解期;放大内镜下不同炎症程度分级比较中,肠壁总厚度最厚为绒毛状结构,后依次为典型珊瑚礁状结构、重度珊瑚礁状结构、规则腺开口、上皮微小缺损和小黄色斑;经统计学分析认为,通过超声内镜测量肠壁总厚度来判断UC炎症程度与白光内镜和放大内镜有较好的一致性。比较性诊断目的是提高UC炎症程度判断的正确性。EUS下UC炎症波及程度与组织学~致性达到90%,其中炎症波及黏膜下层的一致性为95%,波及固有肌层为83%,波及浆膜层为100%。
   临床实践证明:EUS对判断UC炎症程度和浸润深度有一定价值,但不能单独依靠EUS检测手段诊断;在判断炎症程度和浸润深度中,EUS可达到辅助或替代放大内镜判断效果;白光内镜、放大内镜和EUS联合诊断能弥补UC炎症程度诊断和浸润深度的不足,对判断UC炎症波及程度和制订药物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对判断炎症改善程度或有否恶变,制订是否继续药物治疗还是紧急或择期外科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趟泶济.森川宗一郎,釜口麻衣.超音波内祝镜℃探为溃疡性大踢炎深部变化[J].消化器内祝镜,2006.6:1322-1328.
   [2]Bremner AR,Grifilths M,Argent JD,et a1.Sonographie evaloa― 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a prospective,blinded,comparative study.Pediatr Radiol,2006,36:947-953.
   [3]Yoshizawa S.Kobayashi K,Katsumata T,et a1.Clinical usefulness of EUS for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Gastmintest Endose,2007,65:253-2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8476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