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内外流动人口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模式以及户籍制度对中国流动人口城镇化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流动人口半城镇化方面形成了中外分化的研究格局。首先介绍了西方早期的人口迁移理论和半城市化理论,再对国内学者的流动人口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结论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解决路径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城市化;人口;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8-0018-02
  基于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模式以及户籍制度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影响,在城镇化、半城市化、城市融入以及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中外分化格局。
  西方学者在早期人口迁移理论的基础上,以流动人口和移民为研究对象,关注城镇化以及流动人口和移民的城市融入状况。
  一、西方早期的人口迁移理论
  西方早期的人口迁移理论,利用归纳方法对人口迁移状况进行解释,力图发现人口迁移内在的规律和特征。其中建立在一定假设基础上的推拉理论、二元经济结构模型、预期收入差异理论等都从工业化、城市化视角研究农业转移人口问题,成为现代人口迁移研究的基础。
  (一)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由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引起的,在两种力共同作用的过程中,来自迁出地的推力或排斥力和来自迁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着迁移者个体的迁移决策。在迁移者个体的迁移决策过程中,存在两个基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迁移决策是迁移者理性选择的结果;第二个假设是迁移者充分了解迁入地和迁出地和迁入地的信息。在两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迁移决策这才能根据两地之间的推力和拉力,通过利益的比较做出相应的迁移决策。
  (二)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二元结构模型理论认为,以传统生产方式进行的、劳动生产率极低的农业部门以及以现代方式进行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的工业部门(Lewis,1954),即二元结构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决定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而农业部门又为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了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假定工业部门在生产中获得的利润全部用于投资,新的资本积累进而形成,在此基础上,农村人口又会由于生产的扩张而被吸引,从而向城市转移。此循环过程一直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转移到工业部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由此结束。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结束,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收入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三)预期收入差异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创立了预期收入差异理论。该理论强调:城乡间的预期收入差异,是决定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因素。尽管城市中已经存在严重的失业现象,准备流向城市的人们还是可以做出合理的决策。托达罗认为,农业劳动者作出迁入城市的决策主要取决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当预期差异越大,流人城市的人口越多。
  在此基础上,西方学者深入探讨了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后果,提出了由城镇化所导致的“城乡发展失衡”、“过度城市化”等今天依然困扰世界城市发展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的人口迁移与城镇化问题研究逐,渐从宏观视角转向对于转移人口个体及家庭迁移动因或迁移行为等微观层面的研究。
  二、西方半城市化问题研究
  西方学者的半城市化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对于半城市化现象的论述,后来演变成为从特征、过程的角度定义半城市化,并对半城市化问题发展机制、发展现状以及产生的后果进行深人探讨。由于不存在城乡二元体制,西方学者对于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的解决机制研究主要聚焦于心理层面,如社会熔炉理论、社会同化理论提出的流动人口通过接受当地主流文化、建立社会网络并实现心理认同的同化过程。
  克雷夫科尔提出了社会熔炉理论,社会熔炉理论认为,美国就像是一个大熔炉,这一大熔炉融合了来自不同民族和不同人种的人们,并融合成为了一种人种――美国人。20世纪30年代,帕克提出了社会同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移民经历了定居、适应和同化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移民者通过劳动慢慢接触社会、掌握语言、接受当地主流社会的文化、与当地人交往建立社会关系,最后逐渐认同主流群体文化并逐渐被同化。
  西方学者的研究虽然在与中国迥然不同的国情和制度背景之下展开,但为中国错综复杂的城镇化问题提供了深入研究的良好平台,为中国农村人口市民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三、国内对农民工群体半城市化问题的研究
  国内学者以普通意义上的农民工群体流动为研究起点,进而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独特性以及其在农业转移人口中的主体作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化及半城市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来自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地理学等学科的诸多学者,基于各自学科视角对农民工群体的流动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内容从早期关注的流向、规模、人口学特征等人口流动的静态特征,逐步演变为流动过程、工作和生活状态、行为方式、社会融合等社会经济动态特征,以及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经济社会影响等。研究重点从最初对于农民工群体数量及群体特征的描述性研究,到现在关注城镇化质量和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化,即“典型的城市生活方式生成、深化、扩大的过程”。
  在王春光《城市融入与半城市化》研究的基础上,学界在三个方面就新生代农民工的半城市化及城市融人问题进行广泛探讨。
  (一)对农民工半城市化状态进行验证和分析
  学界通过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社会认同、群体特征、权益保障、心理状态、就业状况、城市融人等方面,指出虽然在消费方式、生活方式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基本市民化,但非正规就业和发展能力的弱化、居住边缘化和生活“孤岛化”以及社会认同的“内卷化”都使其处于城乡两栖的半城市化状态,影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二)对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现象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现象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后,居于主流的观点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户籍制度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的“制度决定论”,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户口、长期性的制度不融合,是造成农民工半城市化的制度型障碍。还有学者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匮乏也是导致其半城市化的原因。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严重缺乏,生活孤岛化、居住边缘化,必将导致其社会网络和资本的相对缺乏,很难获取信息和机会,更难融人城市主流生活,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割和贫富分化,是造成农民工半城市化的重要原因。还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城乡分割的体制中,形成了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城市制定的对于农民工就业的行业以及公众的限制,人为设置了障碍,进而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成本,阻碍其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
  (三)农民工半城市化的演进趋势及成本测算研究
  农民工的半城市化状态已经呈现出结构化、长期性甚至是永久化的特征,因此学界展开了对农民工半城市化的演进趋势及成本测算的相关研究。
  经过修正的西方人口迁移和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等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城镇化研究。然而,由于我国与西方城镇化在宏观场景、推动力量、历史历程、政策安排与现实后果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因而在借鉴和运用西方相关理论时,应该结合我国实际并结合时代特征。与此同时,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国的城镇化研究水平也日益提高。在研究技术上,早期以规范研究为主,发展到目前占主流的各类实证研究,学者们大量使用的实证方法如Logit模型、OLS回归分析、Profit模型等分析方法,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0073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