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普遍薄弱,大致表现在企业管理层严重缺乏内部控制意识;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难以胜任内部控制要求;控制成本费用的力度不够,财务信息及其质量严重失真,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企业经济效益影响着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发挥;不能广泛地建立企业的监督机制。对此,应建立职责明确的组织结构;建立和完善企业风险评估系统;强化内部审计等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问题;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8-0117-02
  一、引言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有关的组织对经济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手段,是现代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有效管理制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谓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一个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企业应该从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去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高效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企业单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的在于: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可以为审计工作打好基础。
  二、企业实行内部控制的意义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和措施的总称。
  内部控制的功能和意义: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贯彻,能够促进公司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减少相互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提高管理的透明度,树立企业的形象。二是能够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预防和发现错误与弊端,提高企业的健康程度,实现发展的目标。三是完善内控制度可以高效处理会计资料在传递过程中相互脱节的问题,有利于保护企业的资产完整性,并且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从而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四是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及时发现经营管理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随着企业运营的过程和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从而促进各项经济决策和规章制度能有效地为企业服务。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和现代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在我国的重视程度日益上升,我国内部控制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较为贫乏,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前我国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人员较少,企业法人结构不完善,企业内部没有建立预算、执行、监督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机制,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经营者决策一切经营管理活动,我国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严重不足,以为内部控制束缚了自己的权力,忽视内部控制的实质性建设,有些企业的领导者甚至错误地把强化内部控制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另外,由于集权和分权的管理程度难以把握,或者集权过重,或者分权不细,在关键点的控制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
  (二)内部控制的监督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
  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内部审计在本单位的主要领导者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审计工作缺乏客观性和独立性,内部控制的监督流于形式。这样也客观的造成了内部审计为本单位利益服务的依附性,工作质量直接受单位领导制约,而且,企业很多内部审计工作仅限于会计活动的复核上,而在评估企业内部控制情况实施方面,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三)企业会计人员的能力不足
  若想执行好内部控制的程序和措施,需要行使职权的人在各方面能力上达到实施内控的基本要求。近几年来,由于会计人员的队伍迅速壮大,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参差不齐。
  (四)控制活动不合理
  控制活动是指管理层为了有效地贯彻和实施指令而进行的一系列有效的程序。虽然,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其控制的内容和设计却不尽合理。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相当混乱,业务交叉频繁,机构设置冗杂,容易形成多头领导,会计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确。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工作,已建立的也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内审工作难以受到企业的重视。大部分企业将内部控制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而不去真正的执行,使内部控制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五)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于一身
  中国目前中小企业组织机构不健全,一些甚至是家族企业,这就造就了企业管理者将经营权和所有权集于一身,实际上就是企业主自己管理自己的企业。不聘任职业经理人经营,这样会造成企业权责不明,企业主一人说了算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内控是很难实施的。根据调查不难发现并不是所有业主的业务能力都很强,实际上是高低不均的,存在偶然性,这样就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
  (六)企业文化的缺失
  中国大多数企业文化建设缺失,使得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缺乏内在驱动力,中小企业文化缺失。第一,企业文化建设重视力度不够,多数企业没有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只是从口头上理解企业文化,企业经营者不介入、不重视,企业文化形同虚设。第二,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文化,制约了企业的竞争,企业的管理权高度集中在家族核心成员手中,企业用人裙带关系严重,在管理决策上,家族成员凭经验说了算,独裁式管理,严重打击了族外人的工作积极性及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关注,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第三,重短期利益,轻长远考虑。有的小企业甚至奉行“金钱至上”“重利轻义”的经营理念,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第四,缺乏创新意识,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以模仿其他企业为主,很少结合自己的特色创新,不能体现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难以培养忠实的消费者,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四、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
  (一)建立职责明确的组织结构
  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功能,在于提供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框架。企业组织结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内控效果。要充分注意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划分,本着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各机构的职能权限,根据各机构的职能分配权利,布置任务。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风险评估系统
  风险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会影响企业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实力以及在市场上的名誉和形象。只有企业意识到风险,才会进行风险评估,才会主动规避或者采取措施降低风险。风险评估的程序主要包括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及其相关人员、实施分析程序和检查和观察。企业之所以要实施控制,是因为风险的存在。企业应该建立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和经营风险,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健康地发展。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中长期财务结构体系,抑制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强化内部审计
  企业应该建立审计部,负责企业所有的内部审计工作。应该按照审计法的规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并据此开展独立可观的内审工作。企业还应该要求各部门实施内部控制报告制度。报告的内容包括:1.内部控制制度的责任。2.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3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的分析。4.对改善内部控制的建议。
  (四)提高员工素质
  从根本上说,内部控制能否真正地发挥效益,取决于员工的意识和态度,员工的素质得不到提升,企业的战略目标也很难实现。企业应该制定人力资源政策,制定适合企业战略发展的奖惩机制。良好的奖惩机制对培养企业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高效地实施内控政策有很大程度的帮助。同时还应该引入竞争机制,给员工施加适当的压力,促进员工积极向上发展。还应该加强企业文化的建立,建立学习型组织,让内部控制真正地融入企业文化,融人每个员工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样可以为员工的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也可以加强企业的凝聚力。
  (五)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的沟通和监督
  企业内部各个层次,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监管都在相互之间传递着信息,针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信息,企业应该进行有效地筛选、分类、归结、分析,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商议,并对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相互监督。
  (六)加强社会监管
  企业发布的社会信息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社会公众,会计师事务所,国家机关,政府机关都应该做好良好的监督工作。一方面,要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一旦有了这些社会公众的大力参与,企业就始终承受在这种约束力下,从而增强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对企业也是一种很好的约束。内部控制测试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是可以选择性操作的,如果注册会计师不信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可以不对被审单位的内控进行测试,直接进行实质性程序。本着对被审计单位负责的态度,应修订我国独立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应对被审单位的内控进行测试,发挥社会监管的作用。
  (七)建立开放、规范、公平的产业竞争环境
  开放、规范、公平的产业竞争环境可以促使企业规范管理,靠管理来赢得市场,从而狠抓企业内部建设,而封闭、混乱、恶意竞争的市场,只会促使企业整天想着如何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求市场利益,最终会使市场更加混乱,这时企业绝不会把精力、财力再放到经营管理上,因为即使那样企业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五、结语
  对企业而言,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在实施内控的过程中,要将内控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地方,并将各项控制落实到实处,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企业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0073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