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世纪以来中缅经贸合作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世纪以来,中缅经贸合作突飞猛进发展,文中作者研究了21世纪头十年中缅经贸合作的现状、问题,总结了新世纪以来中缅在双边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的一些特征,最后给出了拓展中缅经贸合作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中缅经贸合作;现状;建议
  
  一、新世纪中缅经贸合作现状、问题
  中缅两国地理上的邻近以及悠久传统的“胞波”友谊,为发展两国双边贸易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自中缅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在双边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劳务和投资等领域共同深入合作了60余年,现对这些领域的特点归纳如下:
  1.中缅贸易关系在规模和水平上都有较大发展,新世纪以来中缅贸易呈现出如下特点:
  (1)中缅双边贸易依旧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缅甸自1988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开放边境贸易以后,中缅贸易开始直线上升:1988年进出口总额仅为2.55亿美元,2000年就上升到6.2亿美元,增加了2.4倍。进入新世纪两国贸易依旧呈上升趋势:中缅双边贸易额在2000年为6.2亿美元,同比增长22.2%,2003年突破了10亿美元,2007年又再次突破了20亿美元,到2010年到达了44.4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3.2%,是1988年中缅双边贸易总额的17.43倍。
  (2)中缅双边贸易不平衡,缅甸逆差、中国顺差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由于缅甸对中国商品的巨大需求加之缅甸自身出口商品结构单一、数量有限(以农产品、海产品、木材等初级产品为主),导致双边贸易随着时间推移更加趋于不平衡,1990、1994、1995年,缅甸的逆差分别超过1.6、2、5亿美元。进入新世纪,一方面,中国对缅甸贸易出口的扩大,中国向缅甸输出的成套设备和机电产品超过了出口额的50%,其中电站、铁路、建筑工程、农机等都是中国出口缅甸的强项。另一方面,缅甸对我国出口规模依旧小而单一,虽然缅甸天然气出口带来缅甸对外贸易顺差逐年增加,但是在中缅双边贸易中,中方顺差仍呈现扩大趋势:2000年中方顺差为3.7亿美元,2006年为9.6亿美元,2007年突破了10亿美元,达到了13.2亿美元,2009年顺差继续扩大到16亿美元。虽然两国统计口径不尽一致,但中方顺差与缅方逆差存在零和博弈关系,一方所得比为另一方所失,中方顺差扩大的反面便是缅方逆差的扩大。
  2.在投资方面中国对缅投资兴趣明显增大,近年来投资增速加快,规模增大,且有继续加大投资的趋势。
  截止2003年底,中国对缅投资协议投资额仅为0.64151亿美元,项目仅14个,中国在外国对缅投资排名中处于第15位,总体上看没形成规模:项目少、金额小。进入21世纪,尤其是头十年的后五年里,中国对缅投资兴趣明显增大,尤其是近年来,无论是投资速度还是规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2008年以前,中国对缅投资增速缓慢、规模不大,都是个位数字。截止2008年底,中国对缅投资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到了13.31亿,中国仅在矿业开发这一个项目上投资额就达到了8.55996亿美元,中国在外国对缅投资中排名从第15为上升到了第4位。2010年是中国对缅投资最多的一年,2010/11财政年中国对缅投资总额高达135.52亿美元,4至7月仅4个月投资额就达到了123.24376亿美元(其中中国香港57.98亿),大约是1988-2002年总额的192倍,2009年的6.7倍,涉及8个领域69个项目,其中电力53.1163亿,石油天然气49.53709亿,矿业18.77388亿,中国跃身外国对缅投资首位。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中国对缅投资达到159.11663亿(香港63.08495),仍居外国对缅投资首位。中国对缅投资最多的领域为:电力、石油天然气、矿业、制造业,接下来估计中国还会在土地、农业开发方面对缅进行投资。
  3.在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呈现如下特点:
  (1)工程承包仍然是中缅合作的重点。早在1956年中国与缅甸的经济技术合作就已经开始了,长期以来的主要方式是中方向缅方提供技术和优惠贷款,援助的项目主要包括桥梁、道路、港口、水利设施建设、通讯,纺织、船舶、火车机械、汽车等。中国企业凭借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顺应了缅甸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缅甸大量承包工程,中国对缅甸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在2000年、2005年、2009年三年分别为178.48百万美元、286.72百万美元、830.30百万美元,分别占中缅经济合作完成营业总额的95.59%、98.95%、99.95%。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致使2007年中国对缅甸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只有530万美元,但仍占中缅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的94.47%。
  (2)缅方拖欠中方出口信贷款的问题依然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缅甸拖欠我国公司5000多万美元出口信贷,致使我国公司在对缅投资上望而却步。截止到2003年,缅甸拖欠中国出口信贷就已经超过了1亿美元,并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我国企业可以投资资源开发性项目,让缅甸用资源偿还我国出口信贷来达到有效地规避这一问题的目的。我国有实力的企业可以考虑开发农业、矿业、渔业和林业资源等这些资源。
  二、拓展中缅经贸合作的措施与建议
  1.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云南“桥头堡”优势,促进中缅经贸发展。滇缅经贸合作在中缅经贸中一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改革开放以后,滇缅经贸合作可以说已占据了中缅经贸合作的半壁江山,云南对中缅经贸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云南“桥头堡”战略的提出、“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等都为滇缅经贸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云南的地缘政治环境优势,抓住机遇积极促进中缅经贸又快又好发展。
  2.创新贸易方式,降低汇率风险。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以现汇方式为主,其他方式并举来降低汇率风险。其他方式包括出口信贷、分期付款、易货贸易等等。
  3.与缅甸华人合作,开办各类工厂。缅甸国内生活着一些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华人,他们享受缅甸国内待遇,并且对中国十分友善,跟他们合作办厂投资少、见效快。例如可以联合开办宝石加工厂,滇缅盛产红、蓝宝石,但缅甸经济发展缓慢,加工技术十分落后,而中国则有先进的技术,双方合作、优势互补:缅甸提供厂房和原料,中国提供技术,这样双方都能从合作中得到巨大的好处。还可以建立一些工厂生产缅甸急需、短缺的产品,在缅甸国内市场销售,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进口所需成本。
  
  参考文献:
  [1]贺圣达.新世纪云南外经发展战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2]贺圣达.1988年以来的中缅经济合作:现状、问题和前景[J].云南社会科学,2005(2).
  [3]卢光盛.中缅经贸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亚太经济,2002(2).
  [4]瞿健文,李晨阳.滇缅经贸合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J].思想战线,2004(1).
  
  作者简介:刘冬芬(1986-),女,云南曲靖人,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646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