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有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由于没能得到足够重视而显得尤为严重,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将对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产生了积极作用,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阐述,与此同时也肯定了这种作用的相对性,提出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时,按照市场规则加强证券市场的建设,大力培育成熟的市场参与者,做到有法必依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信息失真;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引言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社会经济信息资源,存在较大的需求群体。错误的会计信息,会误导经济行为,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萌生政治、经济、社会和管理风险,更损害了国家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性。一贯以来,人们对如何搞好大型企业的会计改革比较重视,大中型企业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但对于如何搞好中小企业会计问题不够重视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较严重,中小企业的发展被会计信息失真的泥潭所牵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小型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全国工业企业法人中,小企业法人占工业企业法人总数近95%,小企业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50%,上缴税收的50%,提供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同时,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完成了66%的专利发明,74%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为大企业提供了40%的中间产品和配套服务。小企业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状
  小企业在其规模、组织结构、企业组织形式等方面与大中型企业有着明显的区别,小企业规模小,行业涉及面广,业务单一,组织结构简单,组织制度缺失,人员十分有限。经营机构和内部组织机构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一言堂”的现象较为严重。在会计工作管理体系上,具体表现为:
  (一)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小企业的组织结构有四种: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公司。以上各种形式中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小型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二)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规范。小企业种类繁多、行业门类齐全、所有制多样化,但企业经营规模不大,经营机构和内部组织机构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有的企业会计机构还不规范,即使设置会计机构的小企业,一般也层次不清、分工不太明确、兼职多。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作兼职会计,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及规范考核的问题也很多,会计无证上岗现象严重,会计主管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现象不胜枚举。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养工作几乎没有进行。
  (三)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有些小型企业根本不设账,以票代账,或者有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小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据有关人士在一次问卷调查研究中得出,小型企业存在两套账的比率高达78.36%,在会计核算方面,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的方式记账等等,有些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老化与专业知识较低,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较复杂的会计技术无法实施,或在实施时大打折扣。
  (四)内部会计监督职能不能正常发挥。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合规。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去进行会计监督,但是小企业的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几乎无法进行。小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残缺不全;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实际工作中从未认真执行过。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也认识到这些问题,但是依靠现有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无法建立健全这些制度。
  二、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有效抑制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我国于2005年建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国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有效实施,得到了国内、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但这套准则体系的实施范围不包括小企业。现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是2004年制定的,相关内容早已过时,实际工作中无所适从。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9年7月制定发布了《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我们应当加快小企业会计改革步伐,抓紧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各异,既有人为主观因素,也有客观方面原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相关人员因职业道德丧失或受不同利益驱使,或因自身会计业务技术素质不够强硬,或理解上的偏差以及判断失误等;客观方面原因主要是因会计自身理论、政策与方法的固有缺陷,以及会计准则与制度体系的不完善等制度层面因素。长期以来,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也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我国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经过3年的实践证明,新准则的执行使会计信息面向决策使用者和报表使用者,强调着眼未来,着眼透明披露,消除信息不对称给投资者带来的误导等,从根本上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为治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提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上是按照大中型企业设定的,对小企业的针对性少之又少。且一些新兴的行业和企业暂时都是以中小企业的形式出现的,有些特殊的业务和核算流程前所未有,为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保证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在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于2010年4月份印发《关于征求〈小企业会计准则〉意见的通知》(财会便[2010]15号),就小企业会计信息需求、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与税法的协调、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协调等问题,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按照大企业的要求和原则去经营管理,肯定是依葫芦画瓢,难以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国家只能是墙倒了垒墙,梁烂了换梁。政策法规的出台有了相对的滞后性。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将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了会计标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按照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总体框架,基本准则是纲,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所有企业;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基本准则框架下的两个子系统,分别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对完善与统一我国的会计标准,在制度层面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有用性,将起很大作用。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将根据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粉饰经营业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考虑到我国小企业规模小、业务简单、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相对单一,小企业会计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薄弱、知识结构的老化等问题,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复杂的会计技术无法实施,或在实施时大打折扣、不伦不类等实际,在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中具体体现为:

  在会计计量方面,要求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在财务报告方面,要求小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自行选择编制现金流量表。考虑到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现金流量表进行了适当简化,在附注中增加了纳税调整的说明。
  在资产方面,不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实际损失的确定参照了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认定标准,取消发出存货后进先出法,长期股权投资统一采用成本法核算,规定了与所得税法相一致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最低年限以及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方法。
  负债方面,要求以实际发生额入账,利息计算统一采用票面利率或合同利率。
  所有者权益方面,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基本仅为资本溢价部分。
  收入方面,采用发出货物和收取款项作为标准,减少关于风险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同时就几种常见的销售方式明确规定了收入确认的时点。
  这些具体的规定既简化了会计处理,又减少人为操纵的因素。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将有助于查账征税的实行,并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小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为税务部门和银行。税务部门主要利用小企业会计信息做出税收决策,包括是否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采取何种征税方式、应征税额等,按税法要求,税务部门对企业应采用查账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但据调查,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实行核定征收方式,其中小企业占大头,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是重要原因之一。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助于查账征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实现公平税负,同时规范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同时,银行在对小企业贷款管理中,更多依赖的不是小企业的财务报表,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认为,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保证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加强银行对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小企业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提供财务报表。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应当成为商业银行贷款的重要依据,这将有助于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一定程度上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为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结束语
  在市场建设中,会计准则的建立居于重要地位,其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过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大力提高企业领导人的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以及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但我国会计信息市场上,一些企业之所以依靠虚假重组、关联交易等虚增利润,操纵二级市场,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的恶意炒作,表面看,这些都与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有关,是会计的责任。但究其实质,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成熟才是主要的原因。市场中存在许多非市场因素,这些非市场因素在企业里最终将通过会计信息表现出来。如果企业经济活动不规范,会计信息也只有真实地反映出来才谈得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会计对不规范的企业经营状况,反映出的是规范的会计信息,那会计的真实性才真有问题。因此通过会计准则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不可否认有一定作用,但长期来看,作用是有限的。如果市场不规范,企业同样可以绕过新的会计准则达到操纵利润、操纵市场的目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保障条件主要有规范的市场机制、合理的会计准则、公平的中介机构、独立公正的外部监督和执法机构以及具有足够职业判断力和相应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我们监管的关键还在于按照市场规则加强证券市场的建设,大力培育成熟的市场参与者,做到有法必依,从而从根本上真正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们共和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Z].2010,11.
  [2]中华人们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3]刘书芳.会计信息失真危害及对策[N].首都建设报,2007-5-18(第005版).
  [4]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2010年会计专用技术资格考试教材―中级会计实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作者简介:杨顺灵(1973―),云南大理人,法学硕士,会计讲师,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法规与实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7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