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工程造价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建筑行业中涉及有关各方经济利益的焦点,而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分为四个阶段:项目前期准备阶段、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和工程(结)决算阶段。这些阶段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和控制,但在这些阶段中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最为复杂和困难,而要从根本上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问题,就应该着重监控好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体系运行过程,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成本效益。
  关键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在激烈的行业市场竞争中,建筑行业自身要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就应该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有效的管理,特别是对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实现自身投资控制的目标。本文主要分析现今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存在的造价管理问题和不足,探讨并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1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
  在传统观念上认为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控制阶段是在工程设计阶段,从而使很多人也认为应该把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设计阶段上,从根本上合理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投资。从而忽略了施工阶段不能有效节约投资的资金和材料,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途径。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个行业盲点,从施工企业加强对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控制,从而减少额外增加的施工费用,提高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力度。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四个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阶段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因此,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尤为重要。
  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施工中的重点阶段,但是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难题也是最多的。例如设计图纸中施工材料的性能要求与实际市场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性能不一致;因施工过程中各种甲供设备、材料等的进场时间延误而耽误的施工工期;因预算资金不到位而造成的工程款项不能及时到位问题,都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所以,需对整个施工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的科学造价估测,以便在各个阶段的控制与管理过程中做到科学决策、合理的控制。
  
  2造价控制和管理在施工阶段中存在的问题
  2.1价格浮动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在于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价格浮动问题,如何合理防范和应对价格浮动风险,就需要在项目实施前及实施中掌握市场原材料的价格浮动周期,首先应根据工程的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原材料采购计划,从市场环节降低价格浮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其次加强施工阶段的原材料合理使用计划,定期对施工原材料进行统计,制定相对应的材料采购计划。根据原合同的工程量清单逐项核对图纸,将主要的大宗料汇总统计出实际用量,提前合理安排施工中的大宗料进场时间,保证现场的施工进度满足工程需要。最后应及时掌握市场材料的供求关系,随时了解市场材料价格的上下波动关系,避免市场材料价格的大范围浮动,从而影响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所以,对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尤为复杂,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去把握价格的规律,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对造价控制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保持工程投资与工程生产能力的平衡。
  2.2预算编制中的问题
  准确的预算是报价决策的依据,是保证施工阶段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所以,如果在预算编制中出现漏洞或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施工阶段的造价。随着近些年来清单计价模式的推广,并且投标时拦标价格的限制,再加上施工企业内部定额尚不完善等原因,使得预算编制中存在了以下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报价决策的准确性。例如,招标文件中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数量与施工图实际工程量数量的差异,容易造成投标总价高于拦标价格,致使施工企业采取不均衡报价来平衡投标总价,从而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出整个项目的合理价格;其次施工企业的报价人员对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施工图设计的合理性了解程度,报价人员对地方资源可利用程度把握,对料源、料价的调查结果准确性等问题,同样影响编制报价的准确性,一般报价人员直接套用市场信息价,导致成本分析缺乏可靠基础,使得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难上加难,更有甚者是对施工技术规范了解不细致,导致工程报价盲目偏离实际,这些问题都严重的阻碍了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工作的进行。
  2.3质量监控问题
  质量是建筑行业的灵魂,没有合格的质量就没有建筑企业的发展,所以,质量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在这行业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直接导致企业的声誉和形象。而在施工阶段质量监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重入手,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首先:严格控制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产品质量,从源头上保证质量监控;其次: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各个工序施工步骤,从过程加强质量监控,严把质量关,保证工程质量;最后:认真熟悉施工图,严格控制关键节点,保证关键部位的工程质量。对于质量监控工作的重点,就是施工阶段要把设计蓝图转化为产品的实践阶段。所以,在这个关键的阶段中,要实现有效的造价控制,不仅是要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还要对工程质量进行严密的把关,因为由于质量监控不足而导致出现返工现象,同样会大大地增加了施工企业的成本支出和预算。
  
  3解决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和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造价控制和管理是一个贯穿整个施工项目过程的工作,在施工阶段中要实现有效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降低成本,增加建筑企业的收入。
  3.1成本价格控制要遵循“量价分离”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种价格要素由市场自动调节。而在工程建设活动中,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应在工程结算时必须及时、客观、全面地予以考虑。由于工程投标阶段和工程施工阶段的时间间隔,导致施工阶段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费用,随着市场供求关系在不断变化,我们应该遵循 “量价”分离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有效控制:
  3.1.1材料成本控制
  材料成本控制包括材料价格控制和材料用量控制这两方面。而其中的材料价格控制又包括:
  ①合理控制材料的采购价,及时了解市场材料的供求关系及价格浮动周期,通过材料比对,择优购材;
  ②根据施工进度的安排,对于大宗料采取集中订货,分批供货的原则,避免材料市场价格浮动,造成材料成本增加;
  ③尽量采取就近购料的原则,避免增加运输费用,以降低运输成本。
  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
  ①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材料的仓储损耗,缩短存放周期,减少搬运。
  ②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施工班组按照施工进度的节点安排,实行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果超出限额领料的正常用量,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控制措施,避免材料损耗用量的增加。
  ③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满足功能要求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④认真做好现场的施工余料清点工作,及时回收施工完毕的剩余材料,降低材料损耗水平。
  3.1.2人工费用控制
  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数量及施工人员的作业等级,从数量和质量方面进行人工费的控制。第一,根据工程特点及重点、难点要求,安排相应等级的生产工人,合理搭配施工人员数量,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第二,实行包干控制,通过内部竞争,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劳多得政策。
  3.2提高二次经营,控制成本
  在施工阶段过程中,施工企业应认真核对施工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并仔细研究施工合同内容,提出利于施工企业的变更、签证点,积极主动联系设计、业主争取最大化的二次经营增加。在成本控制方面,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进度,避免返工、窝工现象产生。此外还要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树立明确的时间和成本观念,在实际施工时,数量可能减少的分项工程单价要降低,经计算发现工程数量在施工中有可能增加的分项工程单价要提高,以便在结算时增加额外收入,做到有效的预算管理。
  3.3加强质量监管力度,降低工程造价
  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发展之本,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同时保证安全施工和优质的建筑成品,才能使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处于行业竞争的顶峰。同时工程成本的如何控制也是体现施工企业现代化管理能力的指标,但成本控制中的故障成本控制则是体现企业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内部或外部原因所造成的工程事故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整体进程和质量,同时,由于故障而引起的经济损失更是大大的增加了工程成本支出的负担,所以,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上看,迫切需要的是降低故障成本。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十分重视如何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加强质量监管力度,降低工程造价和成本。
  
  4结束语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关乎整个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对于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施工企业应不断的借鉴行业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努力提高自身工程造价的编制水平,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自身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使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雪青:工程项目成本规划与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季雪:工程造价与管理(第2 版)[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0
  [3] 任宏:建设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81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