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有资产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 咚

  摘要: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在资产规模、质量、技术水平等方面处于领导地位。国有资产经营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经济运行效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进行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的意义,并提出了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8-0208-02
  
  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综述
  
  长期以来以公有制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绝大比重,同时,国有资产在公有制中又占主导地位,因此,国有资产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研究的主要对象。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大背景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结构进行了调整,在多元化经营形式的背景下,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也需要适应现状,逐步建立产权明晰,职责分明的现代化企业制度。
  但由于传统体制的长期影响,有相当数量的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存在政资不分、政企不分的问题,国有资产所有权的统一性受到地区和部门分割,导致国有资产的“沉淀”和“凝滞”,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低效甚至无效营运。庞大的国有资本凝固不动,不仅无法实现资本增值,还会因为社会生产技术进步导致资本价值的贬损。
  
  二、国有资产经营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绩效是业绩和效率的统称,包括经营过程的效率和经营活动的结果两层含义。其中经营业绩是指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果;管理效率是指在获得经营业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国有资产经营绩效评价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还有利于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第一,它有利于政府机构转变职能,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第二,有利于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绩效评价涉及内容多、范围广,能够全面系统得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评价,有利于企业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第三,有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可以对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和才干进行可靠的衡量,为经营者的选拔、奖惩和任免提供充分的依据。第四、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提高竞争实力。把企业绩效评价结果公布于众,可以促使企业努力改善自己的社会形象,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履行社会责任等提高公众的认可度。
  
  三、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绩效评价体系是由一系列与绩效评价相关的评价制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机构等形成的有机整体。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分为绩效评价制度体系、绩效评价组织体系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三个子体系。其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核心。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结合评价的原则
  企业经营绩效分为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前者主要是从财务报表上直接反映出来的企业经营绩效,包括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后者主要反映企业采取的经营管理措施及其效果,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从财务报表上往往不能直接得到反映,体现为未来的财务绩效。
  2.多角度综合绩效测评的原则
  多角度综合绩效测评要求评价指标要以企业盈利能力评价为核心,同时,关注企业的资产质量、经营风险和成长能力等状况。对于企业来说,短期的账面盈利并不代表企业健康发展和能够真正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过快的规模扩张和负债经营,或者账内账外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虽然能够使企业在短时间内表现出良好的盈利表现,却会使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
  3.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经济活动,不是所有的经营成果都能量化反映,因此,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其中财务绩效主要采取定量评价的方法,运用有关模型进行评价计分;管理绩效主要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聘请咨询专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评议。然后将对管理绩效指标进行细化,对能够用量化指标设置相关量化指标进行辅助评价。
  (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是一项复杂、综合的业务活动,也是整个绩效评价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建立指标体系时,指标的选取要尽可能做到全面完整,要考虑数据来源情况,又要避免指标的重复,尽量采用现有各专项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减少指标总量,做到简单、省力,尽可能减少企业填报的负担。根据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盈利能力评价指标
  盈利能力评价是财务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所有者收益的大小,而且也关系到企业债权人债权保障程度的高低。因此,盈利能力评价可为企业所有者是否继续投资提供依据,也可为长期债权人对企业的信贷政策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正确进行经营决策,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盈利能力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反映出来,盈利能力评价主要通过对一系列盈利能力指标的分析、比较来完成。能够较好的反映企业盈利水平的财务指标主要有:毛利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股权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等。
  2.营运能力评价指标
  营运能力评价,又称资金周转评价,是指通过分析比较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来判断和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资金周转速度快说明企业资金周转良好,营运能力就比较强。企业的资金周转涉及到供、产、销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资金只有顺利地通过各个经营环节,才能完成一次循环实现价值增值。而资金能否顺利通过各个经营环节,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资金通过各经营环节顺畅,完成一次循环的时间就短,周转速度就快;反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资金就容易在经营环节受阻,完成一次循环的时间就长,周转速度就慢。因此,资金周转评价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为进一步的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营运能力指明方向。
  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确定和实现企业经济资源在各项资产中的最佳配置。如果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的生产、销售必将因此而变得更具效率。因此营运能力指标的计算与比较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采用的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
  3.偿债能力评价指标
  偿债能力就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变现能力和债权物质保障程度的分析研究,观察和判断企业偿还到期债务能力的强弱,从而判断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资本可以分为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债务资本的实质就是债权人将资本的使用权让渡给经营者使用,企业必须还本付息。按期偿还各种债务的本息,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经济责任。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一方面影响企业举债的能力。偿债能力强的企业更容易取得借贷人的信任从而获得借款;另一方面,影响到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企业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就会面临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因此,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和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不但可为债权人了解企业的变现能力和债权的物质保障程度提供财务信息,而且也可为企业经营者了解和掌握企业举债程度和筹资风险程度提供财务信息。
  按照债务期限的长短,企业债务可以分为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相应的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可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也称变现能力。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一般而言,流动负债是需要用流动资产来偿付的。所以说,任何一家想要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手中必须持有足够的流动资产,以支付各种到期的费用账单和其他债务。目前最常采用的反映企业短期支付能力的是流动性比率。这是建立在对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关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一组比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债务期限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偿还能力。由于偿还长期债务最终是用全部资产,因此,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主要财务比率有: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权益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等。
  4.企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
  企业发展能力,也可以称为企业的成长性,它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发展能力的形成主要依靠于企业不断增长的销售收入、企业降低开支而节约的资金和企业创造的利润。一个企业盈利能力再强,但如果不能有效的形成积累,企业也很难得到发展所需的资本支持。因此,考察企业发展能力,对于评价企业财务综合状况显得十分重要。涉及的主要经营指标有销售增长率、资本累计率、固定资产成新值,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等。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企业经营状况的抽象概括,通过不同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同方面。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运用过程中,应注意总目标、分目标、准则、指标之间的整体性、独立性和相关关系,既要保证各指标的独立性又要能通过不同指标的综合分析对企业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秦寿康,等.综合评价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36-146.
  [2]申书海.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国有资产管理,2000,(8):4-7.
  [3]刘苏,姚立根.国有企业改革绩效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2):25-29.
  [4]李松森.国有资产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58-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2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