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述山区高速公路的桥梁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有很多区别于平原桥梁的地方,主要在于地形地质复杂,施工场地、道路条件差,对于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应细致调查、认真分析、因地制宜。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山区高速公路的修建日益增加,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由于其所处地形地貌的复杂多变性,及地质构造的不确定性,使得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设计具有其特殊性。除应加强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桥梁勘察设计之外,在施工过程中桥梁的动态设计至关重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1设计原则
  设计阶段应结合新的设计理念,在桥涵布设以及结构形式的选择上,充分考虑桥涵作为道路构造物,与道路设计的协调一致,贴近自然,与环境协调。具体的布设原则如下:
  (1)桥位选择原则上服从路线走向,结合桥位处水文、地形、地质、农田水利等条件,部分桥孔兼跨地方道路,尽量注意桥与路之间的配合。
  (2)桥涵结构以安全、经济、适用、美观为原则,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3)桥涵设计原则上不降低原有河道、沟渠功能,尽量不破坏原有水系和排灌网络,满足水利配套和农灌的需要,尽量与自然地面平顺衔接。
  (4)桥型结构尽可能标准化、装配化,以方便施工、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并降低工程投资。
  (5)涵洞等小型构造物的设置根据所在位置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排灌要求,并结合就地取材的原则,选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和圆管涵等型式。
  2桥梁结构的选型
  (1)上部结构型式的选择
  在桥型、桥孔布置上尽量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和谐,桥梁设计应以经济、常用的桥型为主。中、小跨径桥梁,力求标准化、批量化、装配化,选择桥型充分考虑技术先进,工艺成熟的结构形式。目前,高速公路中常用的标准结构主要有空心板、组合小箱梁及T型梁三种结构形式。跨径在16、20米的上部结构可采用宽幅空心板,造价相对较低,且由于其建筑高度较小,一般更能适应桥下的净空需求,故常用作通道桥的上部结构;25m、30m、35m、40m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或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或刚构体系;从受力特点的分析来看,采用T梁相对合理;而小箱梁无论是从结构受力还是造价上来讲,它是介于空心板和T梁之间的一种结构型式,此外同跨径的小箱梁相对于T梁的吊装重量较大,预制亦较麻烦,施工技术要求高,需结合当地的使用习惯采用;对于无法采用标准跨径的桥梁、互通区内桥梁变宽较大处及曲线半径较小的匝道桥,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对于大跨径桥梁,在工期及场地条件等允许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能够较好地适应路线的平纵要求,结构本身的刚度大、整体性好、抗震性能佳、施工技术较成熟,应优先考虑。总之,对于墩高在60m以下的桥梁,上部均可考虑40m及以下的梁(板)结构;50m以上跨径的预制梁,因其吊装重量大,运输不便,施工难度大、风险高,除有特殊要求外,原则上不在山区采用。
  ⑵ 下部结构型式的选择
  除选好桥型外,还要控制好高跨比关系、选定桥墩结构型式,通常情况下,高跨比在0.7-0.8左右比较合理,此时能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墩身型式根据墩高的不同,可采用柱式墩、Y型墩、箱型墩等型式,其中柱式墩因其施工简便、质量容易控制、造价较低、故实际采用相对较多。柱式墩可分为圆柱墩和矩形墩,在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矩形墩的刚度较圆柱墩大,受力比较合理,尤其是当上部体系为刚构时,矩形墩可方便的调节两个方向上的刚度,进而调整自身的受力。Y型墩施工工艺复杂,相对柱式墩造价较高,但Y型墩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在地形复杂,地面横向坡度较大时,采用双柱式墩,容易形成“高低腿”,同一桥墩两个墩柱的受力差异较大,此时需采取措施解决,而Y型墩则不存在此类问题。另相对柱式墩,Y型墩的基础施工开挖面较小,对原地面的破坏较少,进而防护工程量较少。在墩高达45m时,此时采用柱墩从受力来讲,因其截面特点导致刚度相对较小,较难满足受力需求,可采用空心箱墩。设计中具体采用何种墩型,应结合上部结构型式及桥位处的地形地质情况综合考虑后选用。
  高墩的设计要点。对于矮墩的设计来说,通常由强度来控制设计,而对于高墩来说,就必须考虑高墩的稳定。《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5.3.10条文说明中,当l0/h>30时(l0: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h:截面高度),构件已由材料破坏变为失稳破坏,随着构件长细比的增大,高墩的刚度在减弱,柔度增大,此时必须考虑高墩的稳定性,以保证结构的安全。
  ⑶ 桥台型式的选择
  山区高速公路桥台一般多采用重力式台(如U形台)、肋板台、柱式台。U形台,无需放坡,故对地面的纵横坡度不是很敏感,但受地基承载力的限制及台本身安全的制约,一般台高控制在10m以下,如地基承载力不足,亦可采用台下加桩基础的方式,此外,早期U台的台身多采用片石混凝土,在使用多年后,多出现台身开裂现象,故可在台身的表面增加钢筋网片来约束裂缝的产生及发展;肋式台因无承载力的要求,适用范围相对较广,但因其有锥坡,这就要求地形较缓,否则需增加挡土构造,另肋台台身较高时,其纵向的抗推刚度较小,故其高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11m以内;而柱式台抗推刚度小,一般多设置在挖方段,此时需结合地形及上部构造确定其基础桩径,亦可采用双排桩加分离式承台来增加其抗推刚度,进而满足结构的安全需求。
  ⑷基础型式的选择
  山区高速桥梁采用最多的基础型式是桩基础和扩大基础。一般情况下,山区地质条件较好,覆盖层较薄,基岩埋深较浅甚至出露,基础通常为干处开挖、浇注施工,此时可考虑采用扩大基础。对于覆盖层较厚,基岩埋深较大,可考虑采用桩基础,具体形式有嵌岩桩、端承桩、摩擦桩。具体采用何种基础型式,需结合桥位处的地形、地质、水文等确定,尤其是不良地质。对于摩擦桩的桩长,以单桩的承载力控制即可;对于嵌岩桩、端承桩的桩长,应结合岩石的强度,一般以最短桩长和嵌岩深度控制,对于入岩深度,规范无明确要求,具体设计可参考下表。
  全截面入岩深度在满足计算入岩长度基础上,尚应满足:
  
  
  注:1、D为桩基础的直径。
  2、有效桩长指有效覆盖层顶面至桩底的长度。
  3结束语
   山区高速公路具有平曲线半径小、纵面高、纵坡大、地形纵横向变化剧烈和地质水文情况复杂等特点,这给桥梁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管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必须重视上述特点,在桥梁方案的选择、结构体系的选择及结构针对性设计等方面引起充分重视,使设计更加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要求。同时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使用经验,灵活的采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力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真正做到桥与路、桥与地形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陈思德,李章喜.山区告诉公路桥梁设计探讨 中外公路 2006 (01)
  [2]葛胜锦,王学军.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设计方法与实践 公路 2008(9):2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60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