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账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个人账户实账化是实现由现收现付、社会统筹的社会保险制度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的转变,但是,在新制度运行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就是其突出表现之一。为防止个人账户进一步空账化,做实空账部分的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账化
  Abstract: Personal Account Real Account by the PAYG social insurance system of social co-ordination of the social insurance system transition to a combination of social pooling and individual accounts, however, the new system running also gradually exposed some problemspersonal accounts "empty account" Running is one of the outstanding. Personal accounts in order to prevent further empty account, do the essential part of the real-empty account.Keywords: old-age insurance; personal accounts; Real Account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引言
  我国自建国初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以来,长期实行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上世纪九十年代,党中央、国务院确定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其初衷是通过个人账户的方式把职工个人缴费部分积累起来,实现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
  所谓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账化,是指在坚持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下,对记入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基金实行单独记账、单独管理,不与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混账管理,统筹基金不得挤占个人账户基金。然而,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再加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转为部分积累制过程中,转制成本没有解决,因此,在实践中,用“统账”收入支付了转制成本,致使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没有资金积累,个人账户变为实实在在的“空账”,且“空账”规模呈逐年增长的态势。有资料显示,从1997年实现全国统一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到2005年,几年时间里个人账户空账已达8000亿元,且以每年1000多亿的速度增加。
  二、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成因及后果
  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出现意味着部分积累制在实际上仍然是现收现付制,这违背了个人账户建立的初衷。可见,在个人账户空账还不是很严重时,做实个人账户,促使个人账户基金保值、增值是十分迫切的工作。造成个人账户“空账”形成的原因:
  养老保险覆盖面窄
  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标人群的广覆盖是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据统计,截止1998年底,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只覆盖了国有企业职工78.4%,集体企业职工的16.2%和其他城镇职工的5.4%。1999年,我国把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规定将城镇个体工商户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为了保证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发放,只能利用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混账管理的便利,“拆东墙补西墙”,挪用个人账户资金也就成为必然。
  (二)隐性债务由谁承担问题没有解决
  从养老保险改革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城镇职工分成三类:一类是在改革前已经退休的职工,称之为“老人”;第二类是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以后退休的职工,称之为“中人”;第三类是改革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称之为“新人”。由于“老人”以前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这就面临着由谁支付其未来的养老金问题,另外“中人”退休后根据混合制的目标模式从社会统筹部分领取一部分养老金和从个人账户积累基金中获取一部分养老金,那么就面临着过去年份中应该有的那部分个人账户如何“充实”问题。与此相应,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隐性债务”及其支付的问题。所以,这笔债由谁负担的问题没有落实,导致个人账户的积累资金被用来填补“空缺”。
  (三)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把负担扔给国家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许多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把提前退休当作减员脱困的良方,甚至违规给大批在职职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将负担转嫁给社会;此外,某些地方政府为了使一些长期资不抵债、又拖欠职工养老金的困难企业顺利改制,或者赶在国家的2008年这个时间表之前完成“政策性破产”,在安置和分流职工时,将企业职工没有到位的养老金无限地延后,从而形成巨额养老金“空账”现象。
  (四)“混账”管理是个人账户“空账”的制度根源
  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通知》,将个人账户制度引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决定》,确定我国城镇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混合制,这标志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单一的社会统筹转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与此相适应,基金管理方式也由现收现付制转向部分积累制。可是没有指明从何种渠道筹集退休人员这部分养老金,只是笼统地说通过社会统筹来解决,同时又没有规定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如何结合,这就在制度安排上为挪用个人账户基金留下了余地,为社会统筹基金毫无障碍地不断透支个人账户积累资金提供了方便之门。在当前并不完善的管理体系下,这样的制度很可能又是一个问题,不仅解决不了空账问题,反而使空账问题更加严重。
  (五)退休年龄也是影响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退休年龄的规定决定了一国领取养老金人数及养老金给付的规模,因此,退休年龄的变动是影响“空账”规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特殊工种职工还可以提前5年退休。这是20世纪50年代确定的,当时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50多岁,而现在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是71岁。
  四、个人账户实账化的具体建议
   对于如何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众多专家研究的一个很大的课题,而这一关系到民生问题的话题,在当下也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建议和改善的办法:
   1、改革退休制度,降低当期支付规模
  根据测算,在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50至60岁的这一代人的工作能力并没有减退,有时反而更能发挥经验丰富,成熟老练的特点,做出更多贡献。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这一代人基本出生于建国前后,而这段时间是我国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时期,如果能让这一代人推迟退休,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养老金的支出,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养老保险金的收入,收支相抵的节余将是可观的。其次也可以避免内退职工一边拿着养老金,一边去民营企业打工。另外要杜绝提前退休。可以通过改革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实行替代率随缴费年限浮动来杜绝提前退休。
  2、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分开管理,明确个人账户产权归个人所有
  个人账户要做“实”,其首要任务就是将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分开。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统一纳入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运营管理,给统筹基金透支个人账户基金提供可行性。将两个账户分开管理,从制度上防止个人账户基金被挤占挪用。统账分离后,就要明确个人账户产权归个人所有。个人账户作为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储蓄,其积累的资金应看成是缴费者的私人财产,其产权当属个人。这是做实个人账户的一个前提。
  3、明确政府责任,采取分担原则
  过去几十年,国家对老职工一直实行的是低工资、低消费政策,对于他们的承诺则是他们退休后的养老金发放。顺利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落实并解决转制成本是非常关键的。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转制成本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解,是较为理性的可行的政策方案,政府在此承担主要责任。
  4、推动个人账户基金的多元化投资运营
  为确保基金安全,我国政策规定养老保险基金只能购买国债或存入国有银行,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在2%左右。养老保险等社保基金具有长期性和巨大性,实行积累制的个人账户更是如此,这两个特点决定其应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该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所以如何采用多元化投资来提高个人账户资金的回报率成为做实个人账户的关键。
  5、源头控制,加大监管力度
  国家立法,视同管理国家金库那样的严密和严格,因为这就是本国老年人的活命钱,它不是国家金库里的钱又是什么呢?所以,应严格执行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申报制度,强化税务、审计、社会保险、工商行政和劳动保障检察等协调、协同执法力度,保证提高征缴率。对出现拒缴、少缴、瞒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要诉讼于法律,让其付出足够高的成本,确保基本养老保险费应交尽交,应收尽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069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