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疏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柳英婷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给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心理疏导成为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可以从建立健全心理疏导运行机制,突出整体工作效能导向作用,注重解决职工实际工作问题和营造利于心理疏导企业文化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心理疏导在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与此同时,企业职工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利益分配日益多样化,各种矛盾也日益复杂化,这给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吸收新理论和新方法,推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确保和发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和作用,是新时期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把心理疏导方法运用到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进行探讨。
  一、心理疏导是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
  所谓心理疏导,是利用心理学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达到消除症状、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狭义的心理疏导是指在医疗机构中,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治疗人员运用心理治疗技术,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实施个别或集体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广义的心理疏导是指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以达到降低或解决不良心理状态的目的行为。通过专业心理疏导可有效解决人的心理困惑,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行为方式,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压力,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正因为如此,心理疏导在临床治疗和高校学生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可被引入到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来。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资料,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必然使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和心理也发生改变。从国内大环境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导致了干部职工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从国有企业内部小环境来看,随着企业改制,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干部职工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思想观念上的矛盾异常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具体来说,国有企业职工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心理问题:一是市场竞争带来的心理问题。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一市场竞争压力也必然会影响到职工心理,从而致使一些职工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某些“优越性”和“稳定性”留连忘返,对市场竞争感到畏惧和害怕,从而影响工作状态和情绪,表现出对企业和自身发展自信心不足。二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心理问题。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就业竞争激烈的影响,在一些国有企业职工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心理紧张、痛苦压抑、垃圾情绪、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由此导致的效率下降、士气低落、事故增加、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逐渐凸现。三是政策措施带来的心理问题。为了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国有企业进行了广泛的改制,但有些改革政策和措施尚未完成配套,体制上尚存在的各种缺陷使职工心理“落差”较大,存在着抵触情绪,表现出“失落感”、“危机感”、“忧虑感”等不同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与企业的和谐稳定。四是职工自身阅历带来的心理问题。有一部分职工由于自身阅历的缺陷、思维的局限和个人业务技能的差距,对挫折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因此一旦出现挫折,在心理上就难以承受。五是职工个人生活工作的心理问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调资、换岗、失恋、亲人亡故等重大变故,都要付出精力去调整。由于事件的发生会导致生活的变化,职工就须为适应这变化了的生活而付出努力,心理承受能力超过限度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不适应的问题和心理障碍。
  国有企业职工思想和心理的改变以及存在的各种客观心理问题要求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能适应工作对象的新特征与存在的新问题,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简单的说,就是通过适当的方式向干部职工灌输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引导其思想与行为的调整,使其思想与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开展的需要。客观地说,在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些是思想问题,但更多的是心理问题。这就要求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心理疏导,把心理疏导作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心理疏导的对策
  新形势下,做好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心理疏导的作用,探索构建尊重、疏导、宽容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以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促进企业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第一,建立健全心理疏导运行机制。国有企业应依托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和机制,整合党政工团妇方方面面的力量,积极探索构建全新的心理疏导运行机制。一是要建立职工心理疏导人才队伍。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心理疏导人才,通过学习培训,使其全面掌握心理疏导理论、具体方法和实用智慧,为全面推进心理疏导工作提供智力支撑。二是要重视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对职工进行“自我身心调适”教育,教育职工坚持科学作息和重视饮食起居,保持健康的心态,注重身体精力的“休养生息”和心理情绪的平衡调节,注重自我身心调适,在企业营造重视心理疏导知识学习的浓厚氛围。三是要建立职工心理干预机制。通过加强与医院、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完善职工思想动态测报,强化专项心理教育,及时掌握特殊群体的不良心理动态,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进行干预,及时进行疏导。三是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定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同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个性化心理辅导。
  第二,突出整体工作效能导向作用。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应将心理疏导与提升企业整体工作效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一是注重人事工作中的心理疏导。通过人事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激发企业活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人事调整势必会触动某些既得利益,在实施分类管理及岗位整合中,要及时掌握利益受到损坏的职工群体的心理动态,积极运用塑造企业的认同感、倡导奉献精神、额外的补偿等疏导方法,激励职工以正面的心态面对内心挑战,消除消极悲观的情绪,树立竞争意识。二是抓好绩效考核中的心理疏导。国有企业应不断改进和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办法,让职工认识到责任目标和绩效考核的重要意义,增强职工争先向上的意识,形成奋力向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这样的工作氛围本身有利于职工的心理疏导。三是做好“创先争优”中心理疏导。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着重做好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竞争能力弱的职工的心理疏导。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这部分职工的学习和培训,让他们深刻理解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提升队伍素质、增强履职能力的厉害关系,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注,以及给予他们的温暖和帮助,促进他们逐步树立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意识。

  第三,注重解决职工实际工作问题。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是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的生命力所在。一是要设立专项资金,用来解决职工实际问题。通过向职工募捐、企业利润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为抓好职工心理疏导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要成立企业工会,及时了解职工的实际困难,将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让职工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增强职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职工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三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职工能上能下的科学用人制度,形成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的良好格局。大胆用人才,就要不拘一格选人才,坚持以实绩论人才,以实绩任人才。要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关键要扬其长,避其短,容其过,让每个职工都能尽显才华,大展身手。四是通过推荐外出深造、集中培训、技能竞赛、学历教育等多种有效途径,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彻底解决职工心理障碍的根源,不断提高职工的适应能力,适应形势的快速发展。
  第四,营造利于心理疏导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具有潜移默化和感化、渗透的作用。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是强大的。因此,国有企业要建立构建有利于心理疏导的文化。在文化构建中,要考虑和设计心理疏导因素,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职工用理性、平和、和谐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处理问题。要培育职工豁达、乐观、宽容的心态,以开阔的心态和宽广的心胸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他人和社会。要通过各种宣传载体和辅导培训等形式,在职工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使职工掌握心理学的理论,提高待人处事能力,完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适度克制自己的个人情绪欲望,杜绝不切实际的欲望滋长蔓延。同时,把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作为重要的载体,丰富职工的业余的生活,满足职工多元的精神生活,陶冶职工的情操,有效调解职工情绪和心理,激发职工的潜能和活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奉献智慧和才智。
  
  参考文献:
  1、肖劲松等.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疏导的探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中国商界,2008(1).
  2、解丽君等.运用心理疏导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
  (作者单位:株洲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33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