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海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一部分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尝试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部分的德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存在一些问题,结合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实际,对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课 教学方法 创新
  一、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存在问题
  德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有明显的不同,说教色彩浓,实操内容少,这样对德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配置了多媒体教室,德育教师普遍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手段比之前的黑板教学更易让学生接受,但是如果教师没有更新颖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也会变成一种单调的教学。目前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大部分德育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非常的单一,讲授法仍是最常用教学方法,很少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这就造成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与主动参与性被忽视,师生的互动教学相差很远。
  (二)德育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态度存在问题
  受到整个教育环境的影响,作为中职教师队伍,比对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学前教育,中职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不强,目前中职学校中有部分德育课教师认为在中职学校工作社会地位低,不受尊重,觉得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太差,即使再怎么用心也无法教好学生,对教学现状极不满意,认为在当前状况下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非常困难。种种因素导致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德育教师普遍存在教学信心不足的问题,厌教现象比较突出。
  (三)中职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厌学情绪严重
  据调查,多数中职学生在德育课的学习上心态消极,不喜欢德育课,有43%的学生不喜欢或讨厌德育课,认为现行德育课的教学方式不适合他们,教学内容与他们的思想实际、知识水平相去甚远,理解较困难,很少参与德育课课堂教学中来,导致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就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难以真正溶入到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心不在焉,有的干脆把德育课看成休息课,上课睡觉现象比较常见,学生对当前的德育课教学不够重视,学习热情不高,厌学现象普遍存在。
  二、创新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的对策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借助一定的设施、设备、场所和工具,为学生创设一种共同活动的环境气氛,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某种活动情景中体验关爱、协作、自主、分享等行为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学生的这方面品质和能力。情境创设按照呈现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有“语言描述”、“计算机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模拟场境”、“现实情境”、“问题提出”等类型。我们创设情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还原课本知识的背景,通过情景的生动性、丰富性来恢复知识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此种方法应用于教学中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班级生活情境或事件为题材,提供学生相互讨论之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不仅贴近的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把学生最感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同时,也增强学生法制意识。这种选用实际案例的教学方法,比单纯运用知识去讲授效果更为有效。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极大的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探究教学法
  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利用课前布置任务,课上进行交流的形式,选取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种探究活动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情绪,通过展开热烈的小组讨论,去探究与发现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这种探究式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从课堂走入社会,不仅增强了德育课的实效性,而且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使德育课真正的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社会经济意识与职业意识。
  (四)讨论教学法
  师生关系的转变:由距离型转变为伙伴型。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应该是一种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发展的教学形式,民主、平等、互动、合作应成为师生关系的新的理念,据此,教师要由学生的权威变为学生的伙伴,在与学生的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中完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的建立与发展。
  媒体手段的转变:由演示工具转变为认识工具。无论是传统的教学媒体(如实物、图片等)还是现代的教学媒体(如音频、视频、课件等),都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工具,或是一种手段。如果在学生观察了媒体的演示或借助媒体而创设的情景后,教师不是越俎代庖式地分析、说明、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探究理性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抽象、概括得出理性的结论,这样就使媒体的作用发生了质变,由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识工具。
  教学过程的转变:由传授型转变为引导型。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方的活动,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不应再是服从,而是如何调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提倡学生的独立探索。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教学过程教师应从讲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去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
  以上就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问题谈了个人的一点思考,研究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目的在于改革自己的教学,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因此我们每一位中职德育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或创造适宜的德育课程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丽娜.提高中专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02).
  [2]王敏,肖平.改变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J].发展,2007,(01).
  [3]汤波.德育课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兼论德育课的有效性[J].华东师范大学报,2003,(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023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