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式轴流泵的安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 TH312 文献标识码: A
  ZLB型泵系单级立式轴流泵,液体沿泵轴轴线方向流动。本型水泵扬程低、流量大,适于液体的最高温度为50℃,主要供农田排灌、工业热电站输送循环水、城市给排水、船坞升降水位或其它水利工程用水,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一、水泵安装工具准备:
  1mm~10mm厚40mm×100mm垫铁,每台泵最少一套。
  1mm~10mm厚40mm×100mm斜铁,每台泵最少十块。
  方框水平仪一套,规格20 µm/m;0.01 mm-1.00 mm塞尺一把。
  水平尺一把。
  游标卡尺一把。
  20cm卡钳一把。
  5m盒尺一把。
  10吋平板锉刀一把,细、中粗砂布若干。
  手锤、大锤、扁冲子各一把。
  活口扳手、开口扳手、梅花扳手、套管扳手适量。
  机油、黄油适量。
  抹布适量。
  二、水泵安装过程
  1.泵体部件就位
  一般小型轴流泵出厂时,其导叶体连同泵体弯管总是组装在一起,上、下两轴承孔同心已基本上处理,所以可一齐起吊。使其底脚螺丝孔与梁上的预留螺孔对准,垫上校正垫铁,检查弯管,使其符合出水方向后,穿上底脚螺丝。螺帽不要拧紧,注意底脚螺丝应自下向上穿人。如果为干室施工,水泵底座应用方框水平仪惊醒调平,水平误差100µm未上限。调平后,底座预埋筋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进行水泵体的安装。安装时底座标高提高5mm~15mm,方便后续安装 。
  2.上机座就位
  将电机座吊到电机梁上,同样使机座底脚螺丝孔与梁上预留孔对准。就位后自下而上穿上底脚螺丝,垫上校正垫铁,螺帽不拧紧。
  3.初校水平
  电机座以轴承座面为校准面,泵体弯管上橡皮轴承座面为校准面,它们均为精加工面。校水平时,先校电机座,后校泵体弯管。一般用方形水平仪或铁水平尺,不能用木质水平尺。一般小型轴流泵调整水平时,不用调整垫铁,而用厚薄不匀的塞铁片来改变底脚四角的相对高度。
  4.找正校平
  找正就是找出机座上的传动轴孔与泵体弯管上的泵轴孔垂直同心。其步骤是:先找两轴孔中心点,后找两中心点在同一垂线上。其方法是:在轴孑L内嵌一块薄木板,注意不要松动,用圆规在木板上画出轴孔中心。这步工作虽然简单,但要认真、准确,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中心找出后,将电机座轴孔内的木板中心钻一小孔,以能穿过吊挂测锤的钢丝为宜。将锤线穿过上木板小孔,使悬挂测锤对准下木板中心,为了找正方便,测锤距离下木板面应不超过1mm。测锤质量根据传动轴长短而定,以能将垂线绷紧即可。找正时,一般以电机座为准,撬动泵体弯管。如果水泵梁底脚螺丝孔活动余地有限不能撬准时,也可撬动电机座,直到测锤尖端与下木板中心重合时为止。找正的同时要找平,多次反复进行,直到水平和垂直同心完全符合要求后才能结束。
  5.固定底脚螺丝
  上机座与泵体对正找平后,就可拧紧底脚螺丝。在拧紧过程中,仍应不断地注意对中和校平。底脚螺丝也应拧得松紧一致。这一步必须坚持质量标准,切不可迁就马虎。
  6.传动轴的安装
  施工准备: 传动轴的轴承安装部位的油漆用砂布擦干净,把毛刺、飞边锉刀锉干净,安装前用机油涂擦;键体、键槽用锉刀锉修理平顺;联轴器用砂布打磨干净。
  先把滚动轴承和轴套压装到传动轴上,同时把轴承、传动轴上的圆螺母、推力盘上的上钢圈等也都统统装上,然后装上弹性联轴器,再将推力轴承装人电机座内的轴承体内,把传动轴吊装插入机座轴孔中,传动轴下端装上刚性联轴器,拧紧螺母。把传动轴和滚动轴承一齐压入轴承体内,拧紧轴承压盖螺丝。随后检查传动轴的垂直度,用方框水平仪放在传动轴弹性联轴器平面上复查水平,要求传动轴在任何转动部位上,方框水平仪的水准泡居中。若水泡不居中,可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水平,此时传动轴也处于铅垂位置。传动轴处于铅垂位置后,即可与水泵轴连接。再检查传动轴和泵轴的垂直度和刚性联轴器的同一垂直度,待符合要求后拧紧对销螺丝。最后调节传动轴上的圆螺母,使叶轮与导叶座的间隙符合要求。注意叶轮要调得比规定标准高5mm为宜,用手盘泵,使泵可平稳转动,并无异样响声为准。
  弹性联轴器与传动轴按装时用用砂布、锉刀修整平顺,并用炔氧焰加热弹性联轴器,以利安装。弹性联轴器与电机联轴器间距3~5mm为宜,不合适时,用拔轮器调整弹性联轴器与电机联轴器间距。
  7.基础灌浆
  待整个泵体和机座安装完毕后,用水泥砂浆将底脚螺丝孔和底座接触梁面的空隙全部填实。砂浆最好在底座四周浇高5cm左右,便于以后检查定位。
  8.吊装电机
  将电动机吊装到电机座上,拧紧地脚螺栓,然后待试车检验。
  三、水泵安装体会
  水泵安装作为技术性较强工程,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泵体本身细微差别,水泵安装有不同的安装技巧。在操作过程中应胆大心细,做足安装准备工作,防止出现技术偏差及质量事故、安全事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31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