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环渤海地区区域市场一体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环渤海地区区域市场一体化由来已久,但是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本文就环渤海地区建立统一市场的可行性,存在的障碍和推进策略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
  关键词 区域市场 障碍 推进策略
  
  环渤海地区区域市场一体化问题由来已久,但是始终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地区都越来越难以孤立求发展。所以,对环渤海地区的区域市场一体化的研究仍然是有其必要性的。
  
  一、环渤海地区具备一些建立统一市场的可行性
  
  首先,环渤海经济圈内三次产业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差异和互补关系,这就为区域间的合作提供了条件和基础。总的看,北京城市,将以现代服务业为其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强化其综合服务功能,支撑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天津、大连、青岛等城市将以金融、物流、高科技产业为其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引领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而沈阳、太原、石家庄等城市则以基础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为其发展的主要内容,以支撑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其他次级城市以专业分工为基础,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群体。
  其次,环渤海经济圈内存在着明显的资源互补性。晋、冀、蒙、辽、鲁五省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京、津二市拥有大量的资金和雄厚的科技实力,通过经济圈的联动,自然资源、资金、技术就会在区域内实现合理流动和最佳配置,最终,各种资源将会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使各地区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其合作前景无疑是广阔而长远的。环渤海经济圈内的人力资源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人力资源是各种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资源,环渤海经济圈内京、津两地拥有大量高科技人才,而晋、冀、蒙、辽、鲁则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低成本的劳动力,通过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合理开发,将会为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带来巨大的潜能。
  再次,环渤海地区具有内聚力。从社会学的角度思考,经济区域的形成不仅是由于经济区域内的经济因素所致,而且也是由于地区内人们长期的社会活动而产生的地区意识的结果。环渤海地区,由于历史上人口机械变动的原因,而使它独具特点。自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个多世纪里,广大农民背井离乡谋生路,出现了两个方向的人口流动。一个方向是华南地区农民向海外移居,另一个是华北农民向东北地区迁徙,其中山东、河北农民最多。上述山东、河北破产农民迁入后散居东北三省,但相当数量在辽宁,特别是辽东。这就是说,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使环渤海地区更容易形成一个整体。
  
  二、环渤海地区区域市场一体化存在的障碍
  
  由于历史、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日前,环渤海经济圈仍面临一些制约区域市场一体化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
  首先,环渤海区域市场一体化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削弱甚至是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以致都市圈内因地方行政主体利益导向而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突出表现在:一是存在严重的不合理重复建设。由于长期条块体制的分割,环渤海地区的项目安排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都市圈内的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由此损害了区域整体利益。三是都市圈内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贸易壁垒、资源大战以及各种形式或花样翻新的地方保护。四是产业关联度低。环渤海地区三部分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北)。这三个区域从幅员和人口规模,都可以发展成相对独立的都市经济区,而三个经济区相互间经济联系没有长三角和珠三角内部城市间那样紧密。
  其次,“龙头”带动作用有待突出。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有“龙头”带动。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天津和区域内的其他地方缺乏紧密的联系,京津冀地区的辐射半径还没有到达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两个半岛对京津冀地区的辐射相对更弱。目前看来,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尚缺乏真正的“龙头”带动,国家开发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就是力求在“龙头”带动方面有所突破。但是,目前,滨海新区的建设有待于做进一步的合理规划和不断增强其经济实力,以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再次,环渤海地区的交通问题仍然影响着环渤海地区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区域间经济整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体系的完善,环渤海经济圈的跨度过大,相互之间地理位置间隔较远,这必须要求完善的交通运输手段来弥补。环渤海经济圈目前虽已有多种交通运输条件,但由于缺乏统筹考虑,尚未形成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而环渤海地区虽然拥有全国密度最高的公路网和铁路网,但是至今仍无一条环渤海沿岸公路或者环渤海沿岸铁路,而是沿用全国性的交通体系。而且,环渤海区内运输的任务繁重,运输需求也增长迅速,使得这一地区的运输能力紧张局面日益加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内部经济的协同发展,增加了区域联动的成本。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之间缺乏明确分工,也缺乏合理合作,基本各自为战,相互竞争,这大大降低了运输体系综合优势的选择。
  
  三、推进环渤海地区区域市场一体化的策略
  
  环渤海地区的市场一体化进程,除了依靠国家的制度供给外,更重要的是区域内部的协调和发展。近年来,为加强区域合作,环渤海地区采取了一些积极的举措。但总体上看,区内各城市之间合作的意愿要大于实质性行动。根据目前的现状,有效推进区域市场的一体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环渤海地区的市场一体化需要一个较完善的战略规划。
  随着环渤海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北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份量日显重要,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这一区域巫需一个较完善的战略规划,尽快形成科学有效的区域治理结构,并充分运用市场的力量,为其起飞及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
  第一,应着手考虑大区域的协调规划。建议以立法的方式来保证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以便为社会各方发展提供法律依据。中央及地方政府需要重视整个环渤海地区发展的空间规划,包括自然资源、交通、电力、产业布局等,可以有效突破“诸侯经济”障碍,引导市场对资源有效调整,为这一地区的起飞提供持久制度性发展动力。从区域的角度中出发,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尽快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规划中要坚持把市场引力视为区域经济突围的主要动力。
  第二,完善区域交通体系,重组区域发展空间。树立大区域和一体化的观念,从整体上规划区域交通设施建设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区域内部交通联系。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带,如京滨、阪神等,其形成和存在都有赖于发达、畅通的区内网状交通网络。
  第三,引导和鼓励区域内产业的分工、转移和调整。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协调,根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要素流动,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和产业的转移升级。要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培育若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品牌产品。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有三个层次:首先,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调整。第二,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调整。第三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调整,即高科技产业。
  第四,建立能够实现“多赢”的区域协调与合作新机制。区域内应加强信息沟通和政策协调,共同谋划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构筑“地域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的和谐氛围,推动区域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和促进地区市场一体化的发展。
  其次,做好环渤海地区统一要素市场培育和发展方面的工作。
  环渤海地区区域间要素流动目前还没有达到比较畅通的格局,生产要素流动阻力比较大。这与新形势下,区域经济飞速发展的迫切要求相违背,应当加快推进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自由流动。目前,特别重要的是,共建区域性的商品物流共同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人力资源共同市场、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保护共同市场、基于信息网络平台的信息共享及信用征信共同市场以及文化旅游共同市场等。
  一是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区域内各省市通过区域联合制定共同的协议,允许对方商品自由进出,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做到物尽其流。同时,要制定共同的市场规则,实现公开公平竞争,通过市场公平竞争,才能提高区内企业素质,不断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各地共同的增长。可以考虑组建和培育跨地方的区域性贸易集团公司,把贸易成本降低到最大限度,体现市场整合的优势。
  二是创建统一的地方性金融市场。加快环渤海地区内部市场一体化的动力源泉之一就是资金的有效循环,因而建立区域内大金融体系十分迫切。首先,有必要建立“环渤海开发银行”,集中环渤海三省二市的财力,尤其是民间闲置资金,为该地区企业融资、担保、存贷业务提供一条新途径。同时,又构成了与一些全国性专业银行竞争的局面,从而能进一步活跃环渤海地区的金融市场。其次,适时开放北方证券市场,允许更多的已达一定规模的国内企业向国外发行股票、债券,开拓融资渠道。再次,建成地区票据结算中心,将异地结算改为同城结算,以利于地区间交易,加速资金的周转。最后,加快培育离岸金融市场,吸引外资银行进入,并进一步根据实际条件成立跨国的环渤海地区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加快同业外汇拆借和短期外币债券市场的建设。只有区域性金融市场建立起来,资金流在区域内畅通无阻之际,统一的大区域市场优势才会体现出来。
  三是建立自由流动的和完善人才市场。环渤海地区高科技人才相互间的流动、利用效率非常低;首先,要催化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筹建一个区域内大范围的人才交流市场,通过发挥市场功能,有效地调节劳动力的供求。其次,要改革户籍制度,弱化户籍关系对劳动力流动的约束,打破人才的地域界限,促进人才自由流动,逐步做到专业人才区域内自由择业。再次,实行劳务行业中介化,允许劳务服务机构开展公平竞争,促使人员流动更加畅通,更有规范,更有效率。最后,还要大力推行跨地区高等教育的就学制度,培养具有广阔视野的智能型、开拓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瑛.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思考.中国城市研究.
  [2]王永青.推动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选择.经济视野,2005-09.
  [3]张明龙.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02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