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县级部门预算管理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传统预算编制方式以及管理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目前县级部门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就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县级部门 预算 对策与建议
  政府预算管理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这在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取得了共识的。但是我国目前政府预算管理的编制尚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基层部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基层预算管理水平,成为制约我国政府预算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此发表了一些看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政府预算管理水平献策献力。
  一、部门预算管理中主要存在问题
  1.县级部门上下对深化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存在不足。目前,许多人对于部门预算管理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部门的领导和财务人员对部门预算的认识不足,觉得部门预算编制只是做样子,走形式,反正没有资金就打报告办理追加调整预算。有些部门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部门预算编制质量较低。在编制中的各项准备工作不充分,不能适应早编预算和细化项目预算的要求。部门财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对部门预算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很快适应预算编制管理的要求。
  2.县级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尚待提高。首先,目前县级部门预算编制仍是以部门意见为主,财政部门只是在部门上报预算数的基础上,按财力状况及部门上年水平数进行酌情调整。预算的编制不够细致,没有按要求细化到具体用途,在具体执行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有些预算项目只确定总数,没有按经济分类细分到人员工资及福利、商品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基本建设支出等,给单位留下随意支配的空间。项目支出的编制继续沿用了以往切块打包的编报方法,并未细化到具体的经济支出科目,在具体执行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与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等管理制度也很难衔接。
  3.县级部门预算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模式。目前缺乏项目预算管理的经验,项目支出预算虽然实施了绩效考评,但都是停留在项目实施后,形成表面的文字性考评结果,没有做到真正的追踪问效机制。由于受财力影响,项目预算一般维持上年不变,有些项目虽然已经结束,但还有安排;有些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且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维持不变的项目使得预算单位觉得这是财政每年会安排的、是应该的;而有些事关民生或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项目却怎么也纳入不进来。
  二、影响县级部门预算管理水平的因素分析
  1.预算编制人员素质相对不高。推行部门预算是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一项新生事物,政策性、业务性、技术性都很强。在编制过程中,涉及到年度收支的方方面面,支出指标分解多,项目或经济科目年年有变化,但大多数地方财务人员没有进行过系统正规的相关知识培训,不了解部门预算的操作规程和要求,不能正确熟练掌握部门预算编制口径。部分单位的财务人员年龄偏大,缺乏基本的电脑操作能力,不能利用专用软件编制单位预算。导致工作量加大、填报数据笼统不精确,部门预算编制质量较低。
  2.受县级财政财力拮据客观因素影响,使得部门预算的可操作性不够强。主要表现在公用经费定额偏低,难以满足日常办公需要。一方面部门有反映,要求财政提高经费定额标准,增加公用经费,保证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做到有多大蛋糕就切多少,不可能全部满足部门单位的要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正因为如此,由于部门单位维持性经费预算安排不足,必然导致专项经费预算被挤占挪用,这样就客观造成部门预算的可操作性不强。
  3.受收支政策性变化因素影响,使得部门预算的稳定性不强。首先是部门单位预算外收费收入,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因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以及收费规模的增减变化,将直接影响部门支出预算的实现,部门单位收入少实现多少,则相应的支出预算就要减少多少。其次,年度预算之后,新出台的有关增人增资支出和专项活动经费,不少县级财政由于财力拮据,均要求有收入的部门单位自行消化解决,在部门单位预算外收入没有超收的情况下,这些维持性刚性支出势必又要挤占年初专项经费预算,然而,这些专项经费又是必须开支的,结果就形成了部门预算超支行为,减收增支造成部门预算执行相当脆弱。另外,部门单位存在的潜在债务因素,也将影响部门预算的正常实施。
  二、进一步深化县级部门预算改革的建议
  1.县级部门应该提升整体的预算管理意识。首先,要以人为本,人是预算的制定者、执行者,是预算工作的主体和实施预算工作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预算工作应以人为本。财会人员应本着对政府负责、对单位负责、对自己职业道德负责的精神,提高思想认识,更新预算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全身心地搞好预算编制工作。其次,各个部门和单位一定要认真把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单位领导应亲自主持预算的制定,并监督执行。最后,改变相关人员的观念,使其正确认识部门预算编制执行的意义,改“被动编制”为“主动编制”,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全身心的搞好预算编制工作。部门预算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因此要争取预算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的理解和支持,让领导及财务人员把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作为一项大事来抓。由于近几年财务人员流动性大,有些人刚熟悉工作又调走了。最后,每年应组织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就部门预算的政策规定、编制内容、方法、新变化等进行培训及指导,更好地为预算改革服务。
  2.县级部门应该提高其预算编制质量。部门收入预算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经济指标,结合部门发展计划和履行职能需要,参考历年收入情况和预算年度收入增减变动因素,按照不同的收入来源,分别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编制。在具体编制方法上,首先,要改变预算编制长期沿用的基数加增长的粗略编制模式,全面实行零基预算,公平合理地确定预算支出;其次,对正常经费实行定员定额管理,根据单位性质、机构级别、定编人数界定财政开支范围;最后要,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分类、分档制定定额标准。定额标准要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兼顾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
  3.引进外部监督,提高监督力度。其一,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立面进行全面监控,把对支出预算总额的控制变为对单位每笔支出的控制,从而减少预算执行的随意性,严格控制单位的日常公用支出与项目支出,强化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其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在全面清查单位资产情况基础上,建立资产管理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将国有资产的有偿使用收入和资产处置收入纳入预算管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其三,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所有财政性资金及其他配套资金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支出纳入政府采购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4.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高相关人员素质。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是,对专项支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考核。县级部门预算管理急需建立项目支出的绩效考核机制,并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以成本效益分析为核心,对各类支出的成本与效益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提高资金的支出效益。绩效管理需要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以成本效益分析为核心,对各类支出的成本与效益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超额完成收入奖励制。财政对超额完成预算外收入的单位按超收额一定比例奖励给单位,其中:一部分可用于单位奖励和福利。纳入预算内管理的行政性收费超收部分,按本级可得财力的一定比例进行奖励,用于单位弥补经费不足。此外应该注意提升相关编制人员的素质,对主动提升自身素质的员工加大物质和精神奖励的力度,对积极性不高的员工应该创造相应的条件,提高其在提升个人素质上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束语
  县级部门在我国政府部门中,所占的比例可能是最高的。因此县级预算编制水平与预算编制的质量高低决定政府预算编制的水平和质量。因此,从县级部门开始加强预算编制,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个政府部门的预算编制质量,提高政府的预算编制水平,这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辛军海.县级部门预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07,(12).
  [2]朱翠林.县级部门预算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广西为例[J].会计之友,2011,(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26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