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集团现金池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可行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启东

  摘要:本文在比较传统资金管理模式与现金池资金管理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铁路运输企业运用现金池模式构建资金集中管理体系的可行性,为铁路运输行业企业集团提供资金管理方面的实用性建议。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现金池
  根据行业资金运行的规律、管理集权与分权的程度等,传统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大致包括统收统支、拨付备用金、内部银行、结算中心以及财务公司模式,但传统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种更适合企业集团进行资金集中管理、较传统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更能发挥内部资本市场效用的新资金管理模式――现金池。
  一、传统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局限性分析
  1.异地结算的时效性不足。传统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存在异地结算的时效性问题,因为大型企业集团的成员往往单位地域分布广泛,在传统资金管理模式下,资金管理机构(资金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等)为了方便成员单位结算,往往会通过采取在成员单位比较多的地区派驻分支机构进行集中结算的办法来解决,这样会导致企业集团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成本增加,而且办理异地结算业务还存在着较严重的结算时效问题,大大降低了结算效率。
  2.业务有效衔接存在不足。在传统模式下,由于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够成熟,企业集团外部结算与内部结算系统的业务有效衔接存在不足,且企业对外收付款同样存在时效差的问题。与此同时,内部结算与外部结算的信息仍需手工进行核对处理,工作量繁多,而且极易出错。例如,当一个企业集团的成员单位需要通过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部门进行结算付款时,成员单位首先需要手工填制企业集团资金管理部门内部制定的付款凭证,资金管理部门接到凭证后要将其录入内部结算系统,在内部结算系统中减少该成员单位在资金管理部门账户上的存款。然后,成员单位再手工填制对外付款凭证到银行办理付款最后成员单位凭银行传来的付款证明进行银行存款减少的账务处理。整个业务流程环节多、手续繁杂,在途资金量大(傅丽娟,2005)。
  3.实时性控制存在不足。由于传统资金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平台和信息技术基础,企业集团对资金监控和头寸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管理与结算系统并存的方式进行控制,实时控制存在缺失,很难实现对成员单位资金运动的有效监督与控制,更不能对整个集团总体的资金头寸及可动用的资金头寸进行汇总,影响到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决策,不能有效执行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阻碍了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
  二、新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现金池
  现金池(Cash Pooling)也称现金总库,是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高级形式,是由跨国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与国际银行最早合作开发,用来最大限度地降低集团持有的净头寸,统一调拨企业的资金,节约整体资金成本(艾栎楠,2008)。现金池是以资金有效集中为基础,依托商业银行成熟的现金管理服务和网络通讯技术,对集团内各成员企业的资金进行集中运作、实时监控和统一调度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和整体优势,降低融资成本,满足集团集权管理方面的要求,统筹配置资金,降低交易成本(叶友,2006)。
  国内实践主要是通过运用委托贷款的方式建立现金池,支持企业集团总部与成员单位之间实行资金集中管理,以实现更好地管理企业总体资金。技术层面上,商业银行的信息网络系统已经完全可以实现建立一个高度自动化的现金池模式,引入委托贷款关系后解决了原来现金池模式可能存在的法律或政策问题。业界成功的典型案例则有我国招商银行已与GE、爱立信、松下等大型跨国集团成功开展现金池业务合作。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集团与合作银行展开了现金池业务的合作。
  现金池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较传统资金管理模式在对所属企业控制程度、职能、与集团本部关系、配套组织形式、与银行关系、网络技术支持、实施效果、控制重点、主要优缺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区别与联系,详见表1。
  三、铁路运输企业集团构建现金池模式可行性分析
  1.调剂铁路建设、运营项目资金,降低资金成本。一方面铁路建设资金中贷款的比重较高,财务风险较高;另一方面集团成员企业众多,资金滞留时有发生,虽然单个项目一两个月内的资金余额可能未达到集团要求划拨额度,但所有运营单位(项目)滞留资金总额数目巨大。与运营相对,建设项目投资巨大则存在资金短缺现象,需要外部融资额巨大,因此铁路企业集团可利用现金池资金零在途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变外源融资为内源融资,降低外部融资成本,提高集团内部资金利用效率,进而达到存款、贷款、财务费用均降的目的。
  2.改善流动性管理,防范资金风险。一方面通过构建现金池模式,铁路集团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各建设、运营单位账户现金流量情况,同时通过建立健全资金使用及管理审批等内控制度,提高资金运用的透明度,减少企业资金管理风险;另一方面有利于集团对成员企业使用现金池内的资金进行条件控制,实现设置与管理不同成员企业的可透支额度。因为即使效益好、资金较宽裕的成员单位,也会在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资金需求,而资金的过度分散经常会造成多数成员企业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上发生困难。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但这会导致企业的负债规模及财务费用增加,从而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最终影响到整个集团的效益。构建现金池模式可以在集团内部实现融通资金、盘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达到在相同投资规模情况下,降低外部融资额度,实现降低总体财务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集团在构建现金池模式的基础上完善全面预算管理,资金支付严格按照预算管理额度控制。另外结算中心通过加强资金筹划水平、资金适时配置尺度和投资决策能力,健全的资金管理体系和制度,实现资金管理控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一体化,从而达到从资金预算到资金审批、资金营运、业务控制的全方位风险防范水平。
  3.提高与合作银行的竞价能力,降低融资成本。构建现金池模式,将资金资源有效整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铁路运输企业集团的综合信用等级和防范风险能力;合作银行通过与集团的现金池服务合作,能够得到更大规模存、贷业务,也增加了集团的谈判砝码,因此铁路企业集团可以通过与现金池合作银行签订战略性合作协议,降低集团成员企业的融资成本,得到更好的服务。铁路企业集团一般都拥有较多的成员企业,资金结算账户众多,但单个成员企业的规模较小,在信贷的信用评级上普遍无法达到较高的级别,影响企业信贷能力。通过构建现金池模式进行资金集中管理后,各成员单位将不再与金融机构单独发生信贷关系,而是以整个集团的名义进行外部融资活动。这样由于规模效应,办理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不会因个别成员单位规模小而担心其偿还能力,从而为日常营运以及临时资金需求提供有效资金安全保障,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银行化管理,实时监控资金流动,全面提升工作效率。铁路运输企业集团除了成员单位较多外,还存在管理层级复杂、核算链条长、环节众多等情况,在分散管理模式下,就可能出现集团对各成员单位以及成员单位管理层对资金监控不力以及人为控制的现象,各项制度贯彻存在困难,给企业资金管理带来不利影响。通过构建现金池模式的有效集中管理,各成员单位的资金流动都要经过集团总部审批后才能进行,集团范围内的资金流动始终都处于集团总部的有效监控之下,一方面这不仅有利于集团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也有利于实现成员企业资金的安全,实现对资金支付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控。另一方面,成员单位还可以充分利用现金池合作银行的网银系统及电子票据系统办理信贷和票据业务,有效规避传统资金管理集中模式下现金结算可能出现的单据重复录入等差错,提高资金管理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同时集团能够共享银行掌握的现金池内资金结算信息、各账户情况,对银行账户、资金归集、信贷融资、合同、日常资金结算实现网络化管理,有利于集团构建实时监控与预警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傅丽娟.集团型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与企业银行[J].海南金融,2005(29).
  [2]艾栎楠.浅谈现金池模式在集团资金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经济研究,2008(2).
  [3]叶友等.企业集团现金池:1+1>2的奥秘[J].财务与会计,2006(2).
  (作者单位:广铁(集团)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262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