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项目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会计信息化的学科方向是会计学科建设的主要方向,《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核心课程。本文从《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项目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项目教学法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案设计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方案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会计管理领域,给会计应用系统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开创了会计领域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使得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强大、效率极高,但同时使得会计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除了需要有扎实的会计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充分的信息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社会需要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会计信息化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综合交叉系统论、管理学、IT技术和会计学的边缘性学科。《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核心课程,是在学习《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设计思路的一门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方案设计能力的课程。然而实际教学中,重应用操作轻分析设计,在分析设计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老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理想,达不到培养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一、《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对象计算机基础薄弱
  《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会计专业、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学生,从学生的知识结构看,计算机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直接从计算机角度去讲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从而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枯燥
  《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开发方法、各个模块(如账务处理、工资、固定资产等)的基本需求分析、基本功能结构设计、代码与库文件设计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思路等,从计算机的思维方式安排的《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会计专业、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来讲这样的教学内容显得很枯燥。
  (三)教学方式落后
  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老师讲授各个章节的知识点,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最后老师讲得很累,学生没有积极性和参与性,又影响老师的讲课激情,从而引出恶性循环。
  (四)教学效果不理想
  从课堂表现看,学生课堂中被动的听老师讲解,课堂气氛很沉闷;从学期成绩看,学生只是机械的去记忆一些知识,没有体会和理解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灵活运用;从学习后反馈看,学生普遍反映没明白这个课程到底学到了什么。
  二、项目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项目教学法介绍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目前,项目教学模式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新加坡)已经非常流行。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二)项目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
  《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到财会理论及实务知识、计算机知识、管理科学、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点,而是一种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需要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做具体项目中去培养会计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能力。项目教学法中的项目案例具体充实,并把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点应用到具体项目开发和设计中,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采用课堂讲解、学生案例讨论、上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学生参与性很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法下的不足,因此项目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运用显得很有必要。
  三、项目教学法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案设计
  以下从授课对象、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考核四个方面来阐述教学方案的设计。
  (一)授课对象
  《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授课对象为会计专业、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考虑到授课对象的专业基础和今后的工作发展,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目标不是具体的专业开发人员,而是使用者、管理者、评估者、参与开发人员等,在参与开发时,能够和专业开发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并提出的明确的需求,根据这个培养目标需要选择合适教材,需要调整传统模式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选用《会计信息系统:商务过程方法》作为主要教材,该教材主要商务过程出发来考虑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设计,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且该教材案例很多,这也非常符合我们要用项目法进行案例设计和讨论的要求,把国内的有关会计信息系统的资料作为参考教材。原先从计算机角度出发注重单个模块如总账、工资产等子系统的基本需求分析、基本功能结构设计、代码与库文件设计、程序设计等教学内容作调整,调整为站在会计人员的视角,从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出发,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教学计划中安排总课时32学时,课内讲授20个课时,案例讨论4课时,上机8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概念和工具,内容包括第一章至第四章,讲授各章基本知识点,并结合案例进行应用。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信息系统介绍、商务过程入手进行事件分析、会计数据系统的描述、风险和控制分析。每次课后布置案例题目,学生分组选定的案例,课后完成案例题目并要求制作PPT,在第一部分内容结束后进行一次集中课堂讨论。
  第二部分:理解和开发会计系统,内容包括第五章至第七章,开发设计数据模型、查询和报表的设计、窗体的设计等,能用数据库软件(如ACCESS)进行开发实现,并安排8个课内上机实践。第二部分结束后安排一次课堂讨论。
  第三部分:业务循环,主要指第八章内容,包括获取循环和收入循环,是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知识进行综合,由于课时比较紧,可以在获取和收入循环中任选一个课内讲解,另一个课外自学。
  第四部分:会计信息系统的技术与开发,主要指第九章内容,介绍一些技术和开发方面的内容。
  项目案例是项目法的核心内容,学生把所学的各知识点应用到项目案例分析设计中。项目分配时需要把班级人员进行分组,3~4人组成一个组,准备3~4个案例,每个案例分配3~4个组进行讨论案例。如下表1列出各章节内容和分组案例(取4个案例,每个案例有4个小组负责为例)的关系情况。
  (三)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摒弃传统的单一的老师讲解方式,采用半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包括三大部分:课堂讲授、案例讨论、上机实践。课堂讲授安排20个课时,先讲授基本知识点,然后结合案例把知识点进行应用。案例讨论课内安排4个课时,学生分组选定项目案例后,课外小组讨论完成并制作PPT,课内讨论时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进行评论并总结等。上机实践课内安排8个课时,用ACCESS进行上机实践。以学生为主、老师引导的半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既不会因封闭而枯燥,也不会因全开放而放养,这种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深得学生喜爱。
  (四)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从多方面来考虑,具体见下表2。
  总之,项目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的运用,通过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具体案例中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对老师来说,用项目教学法教学,不再是唱独角戏,由主角换成配角,做指导和引导;对学生来说,学生成为主角,参与整个项目的分析与设计,大大的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通过学习商务过程出发分析事件、制作活动图、进行风险和控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上机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分析设计能力,通过项目分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通过课堂案例讨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运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再是简单的会计业务操作员,而是具有一定复合知识和综合能力,从而达到培养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里克•L•琼斯,达萨拉撒•V•拉玛.会计信息系统:商务过程方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5.
  [2]周晓慧.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07,9.
  [3]米青,杨延军,王霄峥.“项目导向教学法”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09,2.
  [4]范英英.会计案例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3.
  
  作者简介:宣秀君(1977-),女,硕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会计信息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15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