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京郊春季塑料大棚黄瓜高产高效栽培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铁臣,李红岭,吕 建

  黄瓜的春季塑料大棚栽培是北京市设施蔬菜的重要茬口,据不完全统计,京郊2009年春季大棚黄瓜播种面积超过600 hm2,占春季大棚蔬菜播种面积的7.8 %。针对生产中综合配套技术应用落实不到位、产量徘徊不前的现状,2009年度,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了春季塑料大棚黄瓜高产高效试验示范活动,共在京郊7个区县建立示范点15个,面积1.25 hm2,示范点平均667 m2产量达8031.8 kg,每667 m2平均增产2 799.2 kg,增幅53.5 %。建立试验点5个,开展品种、苗龄、嫁接等技术试验5项,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为了促进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充分发挥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推广站加强了对高产示范户和普通菜农的技术培训。一是应季集中培训,使农民在生产前就接受到系统培训;二是巡回培训,把技术送到农民手中;三是定期现场观摩与技术交流,增强菜农的感性认识,及时总结和交流,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上述工作的开展,带动了北京市春季塑料大棚黄瓜生产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现将2009年度春季塑料大棚黄瓜栽培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1选用优良品种
  春季塑料大棚栽培的环境特点是生长前期低温,中后期高温强光,因此要选用抗病高产的大棚黄瓜专用品种。在高产示范点中,应用较多的品种是中农16号、中农26号、迷你2号、北京203等。这些品种抗性较强、丰产性较好,这与多点品种试验结果是相吻合的:3个试验点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是北京203、中农12、中农16、中农26(详见表1)。
  1.1中农16
  中早熟品种,植株生长速度快,以主蔓结瓜为主,耐热性好,抗霜霉病能力强,瓜条顺直,商品率高,适合春秋季节大棚种植。生产上要求施足底肥,根瓜坐往后及时追肥,打掉基部侧枝,中上部侧枝见瓜后,留2瓜,掐尖,商品瓜及时采收。
  1.2中农26
  中熟品种,耐低温弱光性好,生长势强,回头瓜多,连续坐瓜性强,栽培管理中除施足底肥外,要加强中后期追肥和叶面施肥。
  1.3迷你2号
  此为小型无刺水果黄瓜品种,雌性系,以主蔓结瓜为主,侧枝多。生产上要求疏除5节以下侧蔓,中上部侧蔓留1瓜(雌花)摘心。
  1.4北京203
  植株生长势强,主蔓节瓜为主,抗霜霉、白粉病和枯萎病能力强。
  
  2培育适龄壮苗
  苗龄决定着产量形成及分布的时期与数量,所以确定适宜苗龄显得尤为重要。在15个高产示范点中,有7个点苗龄介于30~40 d,平均为34.8 d,每667 m2平均产量8 365.4 kg(详见表2),而苗龄30 d以下及40 d以上的667 m2 产量均不足8 000 kg,如大兴区青云店镇某示范点苗龄长达56 d,667 m2产量仅为6961 kg,昌平区某示范点苗龄太短,仅为18 d,667 m2产量5 380 kg,分别较平均苗龄34.8 d的7个示范点减产16.8 %和35.7 %,可见35 d左右是春季塑料大棚黄瓜栽培的适宜苗龄,这与试验结果(详见表3)是相一致的,在不同苗龄试验中,以34 d左右的苗龄处理表现较好、产量较高。可见,春季塑料大棚黄瓜早熟栽培,苗龄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争取早期产量和获得高产。
  
  3适当提早定植
  根据北京地区塑料薄膜大棚的季节划分,无保温覆盖塑料大棚于3月26日达到春季标准,所以一般将3月27日作为春季塑料大棚黄瓜安全定植期,但采取多重覆盖,定植期可适当提前。实际生产中,我们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示范应用了小拱棚二层覆盖、大棚周围于晚上围挡草帘等技术措施,将定植期适当提前。通过15个示范点定植期与产量关系的调查,以3月中旬定植产量较高,其中有5个点在3月中旬定植,平均667 m2产量9 292.9 kg,分别较3月下旬和4月上旬定植增产23.4 %和21.7 %,详见表4。
  
  4采用基质育苗
  高产地块大多采用穴盘、营养钵或草炭营养块育苗的方法,育出的幼苗根系发达、苗齐苗壮、病害发生少,定植后缓苗快,便于运输,省工、省时,提高劳动效率。
  
  5应用嫁接技术
  嫁接育苗技术已成为冬季日光温室黄瓜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但在春大棚黄瓜生产中应用较少。为此本站开展了春大棚黄瓜嫁接育苗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5)显示,与自根苗比较,嫁接具有明显增产效果,不同砧木嫁接后平均增产幅度达到49.8 %,同时筛选出适宜砧木4个:冬青F1、新秀、台木南瓜和冠军。本年度大兴区青云店镇2村1农户段春艳春大棚黄瓜生产田中进行示范,增产显著。
  
  6施足底肥、加强追肥
  黄瓜是一种高产蔬菜,结瓜期长,其生长期需肥量大,一般生产1 000 kg黄瓜需纯氮2.6 kg、五氧化二磷1.5 kg、氧化钾3.5 kg,因此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追肥,以保障高产。
  通过对各高产示范点的调查,每667 m2底肥施优质有机肥6~8 m3,另加45 %三元复合肥50 kg。追肥为每667 m2每次追施三元复合肥15~20 kg、硝酸钾10~15 kg,每15 d左右追施1次。
  
  7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高产的基础,在对14个示范点栽培密度与产量的调查中(表6),有11个示范点密度介于每667 m2植2 500~3 500株,占示范点总数的78.6 %,平均667 m2产量8 378 kg。而每667 m2密度在2 500株以下的产量仅为6 456 kg,相对于前者减产21.6 %,每667 m2密度在3 500株以上的3个示范点虽然也获得了较高的产量,但高密度要求高水平的栽培管理,如若管理不善,由于通风不良会造成病虫害发生严重,所以不适宜普遍推广采用,因此,北京市春大棚每667 m2的黄瓜栽培密度以2 500~3 500株较为适宜,这与栽培密度试验结果相一致(表7),以每667 m2植3 300株产量最高。
  
  8植株调整
  落蔓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植株调整方式,但由于落蔓会造成植株一段时期收瓜减少,加之春大棚黄瓜生育期较短(与越冬温室生产相比),从而影响产量,同时落蔓较为费工。为此,本推广站开展了春大棚黄瓜整枝技术试验,结果(表8)表明,竹竿直立架栽培或吊绳摘心栽培可以取代落蔓:采用竹竿直立架栽培,龙头“S”形绑蔓法产量较高,比落蔓增产9.0 %;采用吊绳栽培,株高约2 m、叶片30片左右摘心,促回头瓜产生,产量与落蔓相当,但是省时省工。
  
  9膜下暗灌技术
  膜下暗灌是目前推广的一项简便易行的节水技术,节水效果明显,同时可以提高地温、促根壮秧,还可降低室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10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推广应用防虫网、黄板、蓝板等物理防治技术和高温闷棚农业防治措施,高温闷棚管理能够防止霜霉病的发生,促进黄瓜生长;采用根用缓释农药施用技术防治白粉虱、蚜虫,定植时每株使用1片,可以防治整个生长期的虫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4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