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全程信用管理模式构建煤炭企业销售信用管理体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培

  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将有利于助推战略实施、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对煤炭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煤炭企业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全程信用管理模式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煤炭产品产能过剩,煤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众多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各种方法增加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然而信用风险问题随之而来,应收货款、呆坏账数额不断增加,不按合同接货、需求起伏不定,类似种种的资金风险和市场风险对企业正常运营带来极大威胁。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将有利于助推战略实施、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对煤炭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煤炭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按照全程信用管理模式,煤炭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包含以下内容。
  (2)煤炭客户价值的识别对煤炭行业来说,客户价值一般从三方面来识别。第一,客户对煤炭企业的贡献率。客户对煤炭企业及煤炭产品的依赖程度越高,则对煤炭企业的贡献率越大,如生产型企业对某煤矿的某个品种长期使用,形成了一种依赖,即使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不容易改变渠道转而向他方采购,需求相对稳定,能够相互支持,同舟共济,而贸易型煤炭公司,为自身利益随时都可能改变采购渠道,因此从长远来看,生产型企业对煤矿的贡献率要高于贸易型企业。第二,客户的抗风险能力。产业链长的企业要大于产业链短的企业,如钢―焦一体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要远大于单一焦化企业;电力企业大于建材和化工企业;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要大于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实体型企业要大于贸易型企业;自然资源丰富的企业要大于自然资源匮乏的企业。第三,客户对待信用的态度。国有企业要大于民营企业,实体型企业要大于贸易型企业,大型企业要大于小型企业,经营者品质
  好的企业要大于经营者品质差的企业。基于以上客户价值识别依据,对冶炼精煤用户的选择,钢铁企业优于焦化企业,焦化企业优于化工原料企业;国有企业优于民营企业;生产型企业优于贸易型企业。对动力煤用户的选择,电力企业优于建材企业;国有企业优于民营企业;生产型企业优于贸易型企业。2、客户资信的评估(1)评估方法主要采用专家打分法:可通过与销售、财务、资金结算等人员的交流和探讨,确定参与打分的项目及其权重。(2)等级划分按照一般性惯例和公司管理的实际需要,将用户信用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不同的信用评估值对应相应的信用等级。见下表
  3、授信管理信用政策制定煤炭作为国家基础性能源,不同于一般消费品,其市场主要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基础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客户群体也大多集中在与能源、建材、化工有关的行业,如:电厂、钢厂、水泥、焦化等企业,根据煤炭行业用户群体的特点,将信用政策划分为四类,即:低度宽松信用政策、中度宽松信用政策、高度宽松信用政策和紧缩信用政策。信用政策类型的界定:A、低度宽松信用政策:货款月结月清,无优惠性政策;B、中度宽松信用政策:一个月账期,适当采用优惠性政策以促进销售、缩短账期;C、高度宽松信用政策:两个月账期,适当采用优惠性政策以促进销售、缩短账期;D、紧缩信用政策:预付款,款到发货。信用政策制定模式如下表
  4、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一旦产生预期账款,按照预定的收账预案,启动催收程序。催收程序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账款回收流程,包含调查债务人现状、分析回收的可能性、整理原始凭证、应收账款催收等;第二,应收账款的处置,包含成立清收小组,催讨应收账款、债务重组和债权出售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8489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