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山区高速公路立交设计要点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设计工作的实践,分析在山区高速公路立交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从平纵设计,高差,排水,视距,土石方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阐述山区高速公路立交设计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字:山区;立交;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道路交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各地通高速已经逐步成为当地经济建设发展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早期高速公路的不断建成,平原地区的高速网已经相对完善,近年来,高速公路的建设逐渐深入到山区内部,使得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成为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互通立交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过程中,也表现出其相对应的设计要点。
  1 山区高速公路立交设计要点
  1.1 平纵设计
  在进行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时候,主线往往可以理解为“线状”的设计,而立交设计可认为是“点状”的设计。那么,当我们在进行主线线位选择的时候,就必须考虑立交作为一个“点”,其设置条件是否满足。在立交范围内,主线定线不仅仅是其本身的最优方案的选择,还必须兼顾立交匝道的布设,与地方路平面交叉的选址,等等。
   同时,应注意,山区高速公路在选线的时候,为了兼顾地形,减少填挖方,往往路线比较迂回,平纵设计指标也相应较低,甚至某些指标取到了极限指标。但由于立交范围内,对主线的线型指标比一般路段高,故定线的时候,立交范围内的线型指标要参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中表11.1.9,以保证线形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1.2 高差
  山区里面,由于地形变化较大,地面起伏不平,很可能导致主线设计标高与地方路标高高差较大。需要克服的高差越大,所要求的联络线的长度就越长,相应的工程规模也会增加。那么,在立交选址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地方路与立交主线高差较小的地方设置立交,以保证联络道的纵坡不会超出规范要求,同时也尽量避免因为纵坡需要而必须迂回布线,以加长联络道长度。
  1.3 土石方
  土石方作为衡量工程量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直以来都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山区高速公路由于高填,深挖路段比较多,土石方数量远大于平原地区,其在工程规模必选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在立交方案的提出阶段,就应该提出各种立交方案,以达到土石方的最优。如汕湛高速公路某立交,在初步设计阶段以及定测阶段,均提出了多个比较方案,既有匝道下穿主线的,也有匝道上跨主线的,有迂回布线的,有包围布线的,等等。最终方案的确定,选择了匝道上跨主线方案,虽然该方案联络道长度增加了300米,但是土石方更为平衡。
  同时,土石方的情况也影响到结构物的布设,比如挖方较大的路段,可以考虑桥改路,以减少弃方。同样对于填方较大的路段,则可以考虑桥梁方案,以避免借土填筑。
  1.4 视距
  行车视距是保证安全行车最重要的指标,视距得到了保障,立交的安全性也很大程度得到了保障,立交范围内,分合流端部,三角渐变段等位置,是视距验算的重要部位。
  具体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主线减速车道三角渐变段的起点尽量不要选择在跨线桥下方,以免因为桥梁阻挡视线而视距不良。若不得已出现上述情况,则应加强交通工程设施的设置,如提前设置分流标志等。
  (2)一定要保证通视三角区内无障碍物阻挡视线,合流端要尽量避开挖方路堑,特别是深挖方路堑。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地形起伏频繁,很难保证合流端都避开了挖方路段。当合流点位于挖方路段时,为了保证视距要求,应该对通视三角区范围内的山体挖平,以保证视距良好。
  1.5 排水
  由于排水不畅引发的道路病害,是道路病害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山区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有着其特殊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5.1 立交整体排水
  整个立交范围内,由于匝道叫多,纵横交错,再加上填挖处理频繁,将会导致原有排水通道发生改变。而且在立交定线的时候,一旦主线与主匝道确定,其余匝道平纵也基本上确定了,很难有大的调整空间(考虑到立交型式及工程规模)。这样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匝道封堵了原有的排水通道。所以一定要进行整个立交的整体排水设计,保证最终正确的排水路径。
   当道路走向平行于山体冲沟或者峡谷的时候,应该尽量采用半填半挖的形式布线,若填方侧放坡较长,可以考虑增设护脚墙,即提高路基的稳定性,也保证原有的排水通道不会完全堵死。
   当同一水沟流经多条匝道时,过水涵洞的涵底高程需要统一考虑,而不能仅仅通过各自的横断面及沟底高程确定,匝道间形成的积水区,应该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下,采取填高或者挖深等方式,将积水排至立交之外。
  1.5.2山谷积水区排水
   山区内部,地形起伏,冲沟,峡谷密集,山谷众多,而构造物布设的时候,很难在所有山谷或者冲沟出水口处,都架设桥梁,以排出山谷内地面汇积水。若采用路基方式横穿山谷,必然会导致山谷内部形成积水区。积水区内部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排出山谷,具体排水方式应该根据整个立交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当积水区面积不大,而且整个立交有多余弃方时,可以考虑将山谷内部填平,复耕。将原来地面水排至路基边沟,顺着路基边沟排走。
  (2)当积水区面积较大时,采用填平的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大面积的填平之后,需要对填平区实施压实,硬化处理,其工程费用不可小视。其次,大面积的填平也要求有足够的弃方。若需要借土填平,显然是不经济的。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增设涵洞,以排出积水。
  (3)对于上面提到的第二种情况,若地形变化很大,在很短的路段内有多个积水区时,若每一个积水区都增设涵洞,也会大量工程量。此时,可采取开挖引水沟的方式,将两个或者三个积水区的水,引至同一个积水区,再通过涵洞排出路基。
  1.5.3路堑排水
  山高坡陡,坡面水对路堑的冲刷,也是不容忽视的。对于有可能被坡面水冲刷的路堑,均应设置堑顶截水沟。截水沟的设置,即要考虑地形地貌,也要考虑路线本身的纵坡。一般来讲,由于每一级路堑平台上,均会设置平台截水沟,那么,堑顶截水沟只需要设置在平台截水沟的下游即可。
  1.6 环境保护
  1.6.1 耕地占用
  不同于平原地区,在山区里面,原本耕地面积就比较稀缺,且多集中在山谷低洼处。那在立交选址或者平面线位选择的时候,要尽量少占耕地,以保证当地可持续发展。当立交主线或者匝道不得不通过农田区时,可以考虑以桥梁通过的方式,或者,也可以考虑增设挡土墙,护脚等构造物对路基坡脚进行收拢,以减少农田的占用。
  1.6.2 沿线居民的影响
  在山区里面,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地方路沿线,地势稍微平坦,视野开阔处,往往是村庄密集的地方,同时也是山区立交选址的良好位置,那么在立交方案确定的时候,征地拆迁及对附近村民的影响,也有可能成为方案选择的关键性因素。如汕湛高速公路某立交,在方案设计阶段,由于视距、纵坡及平交口等影响,导致立交联络线不得不从当地的村庄之间穿过。该方案从提出,就一直受到当地村民的反对,进展不是很顺利,甚至需要考虑重新选址。后经多方协调,提出将立交的主匝道纵坡降低,与村庄中一条四级路做成简易平交,方便沿线居民出行。此建议提出,就得到地方首肯,地方村民也不再反对,方案得以实现。从该实际事例可以看出,立交设计过程中,沿线居民的影响对项目的实施是有很大关系的。
  1.6.3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山区高速公路不可避免的会有大量的高填深挖路基。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对原有地形地物的破坏是相当巨大的,那么,在山区高速立交设计的时候,怎么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是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议题。一般来讲,深挖对地形地貌的扰动较大,且产生的路堑防护也较复杂。所以在总体设计的时候,由于排水问题,需要对某处进行填平,或者挖深处理,可优先考虑对低洼处进行填平,即保证了原有生态不会被破坏,填平区也可进行植草复耕,以达到对生态的保护。
  2 小结
  山区高速公路的立交设计,由于地形因素,其复杂程度要大于平原地区的立交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立交的设计要点,提出优化可行的方案。设计既要满足交通需求,也要满足安全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范,结合地形地貌等特殊因素,因地制宜,才能做出更好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 裴玉龙.道路勘测设计.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 杨星.浅析山区高速公路总体设计.中国水运,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301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