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展孟中印缅区域内金融合作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海霞 许宇彤

  【摘要】
  2013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倡议的提出,推进了孟中印缅区域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四国基于地缘优势在交通体系、学术交流以及经贸合作方面都有长足发展,为实现经济走廊内的金融合作奠定了一定基础。通过分析孟中印缅四国金融发展利弊以及现实优势,找准区域内金融合作的利好机遇,对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孟中印缅;金融合作;机遇
  一、引言
  孟中印缅区域内的交流与合作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西南地区学术界带头,四国在经济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文化学术交流和环境保护领域都不断进行着交流,交流与合作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深入。通过多年的努力,孟中印缅区域各国水陆空交通体系初具雏形,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互补性经贸合作优势凸显。可见,开展孟中印缅区域内金融合作已经建立起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立足于现今孟中印缅各国金融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其利弊与优劣势,分析在孟中印缅区域内推进金融合作的可行性,支持推进区域内金融合作,以发挥金融领域合作对孟中印缅区域整体发展的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孟中印缅四国金融发展现状比较
  中国银行业发展繁荣,包括多家国有银行、各类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银行,拥有两大主板股票市场。利率汇率由于国家管制受经济冲击影响较小。但较多的国家管制不能充分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率汇率指标也无法反映真实的市场变动。近年来,中国在金融业上也逐渐进行改革和创新。重点是向市场化改革,逐步取消对利率汇率的管制,增加金融市场的发展活力和风险意识,但短期内寻租行为难以改善,国际资本的保守化运作部分制约了中国向世界开放。
  孟加拉国金融业较为发达,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率制度,其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较中国更加完善。但较低的金融监管水平和大量行政干预也使得金融业的约束性和信用缺乏。因此,孟加拉国更加强化金融业的监管体系,并创造贷款和债券的二级市场,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局部社会动荡事件和对国外资本依赖是阻碍孟加拉国金融发展的最大因素。
  印度银行拥有自主独立权和全球排名第四的股票交易量。受限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国内教育水平低、贫富差距大的原因,印度金融业发展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几年,印度在全球业务方面实行扩张政策,得到了更多欧美市场的肯定。在薄弱经济基础现实面前印度的完全市场化增加了风险因素,外资银行对印度国内的冲击也开始显现。
  缅甸金融业发展滞后,相关技术匮乏,国外投资者持观望态度,但因其丰富的战略资源地位被视为亚洲最后一个较大的前沿市场。随着2013年欧洲对缅甸的所有非军事类制裁被解除,缅甸金融业的发展时机也日渐成熟。如今,缅甸政府大力实施经济改革,大力培育本土金融,缅甸的金融业面临更多的发展机会。其所面临两大问题主要是改革带来的不利影响和严重的内部冲突风险。
  三、开展孟中印缅区域金融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孟中印缅区域内的金融合作应发挥区域优势,紧抓发展机遇。第一,孟中印缅地区辐射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大市场,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互补明显,在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的影响下,建立起了较为稳定的经济基础,同时也对未来跨区域高端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中国作为四国中的领头羊,在实现双倍贸易便利化的过程中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基于人民币区域化基础上的金融合作可实现区域内更多职能、扩大人民币结算使用,降低汇率波动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降低汇兑成本和交易成本,为区域经济稳定提供保障。第三,“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倡议的提出,将一定程度上为金融合作奠定经济基础,改善金融合作开展的宏微观基础条件。第四,孟中印缅地区合作开始较晚,东盟是个有着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的学习榜样,东盟金融合作的一些制度设计和工作方式是较好的经验借鉴。
  在抓住合作机遇利好的同时,也不可忽略开展区域金融合作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第一,由于区域内领土、民族、宗教关系问题和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遗留的历史问题,导致了成员国间政治互信的缺失,加大了合作难度。第二,“亚洲传统”根深蒂固,经验表明较强的主权意识使得各国在权利的平衡和利益的分配上不容易达成共识,违约风险和逆向选择都可能成为制约金融合作的瓶颈因素。第三,各国经济水平悬殊大,较大经济悬殊无法满足最优货币理论中货币一体化实现的条件,各国由于经济周期、经济问题的不同,在政策协调和产业整合方面不协调,增加了合作难度。
  四、对策和建议
  建议在可行范围内趋利避害推动区域内金融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侧重宏微观层面金融合作。就目前区域内各成员国经济趋同性来看,不具备开展高层次金融合作的条件,应先重微观层面和较低层次的宏观层面入手。第二,加强功能性金融合作。功能性金融合作主要是为弥补不发达的金融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的功能缺欠,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进行的金融合作,合作成本小,阻碍因素少,较为可行。目前孟中印缅区域内功能性金融合作已经有部分成效,可继续推进。第三,加大贸易投资合作。金融领域合作与实体经济合作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贸易和投资的初期合作带动金融合作,再通过金融合作促进各国贸易和投资融合。在当前合作初级阶段,应该积极寻求贸易投资合作上的新突破。第四,中印合作先行带动。中国和印度是区域内发展较为相似的两个成员国,两国家已开展的广泛合作为两国开展区域金融合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采取双边带动多边开展区域金融合作较为可行。
  五、结论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开展孟中印缅区域金融合作具有现实可行性。通过金融途径推动区域内要素整合,可较大程度降低信息成本,也可使各成员国在合作中实现资源和功能互补,在相互学习中实现发展和创新。从更高层面上来说,有助于发挥南亚区域对整个亚洲大市场的推动作用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继东.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的构想与地区范围问题[J].南亚研究季刊,2005(01):815+4
  [2]张力,彭景.“孟中印缅”地区合作机制:推动因素与制约因素[J].南亚研究季刊,2005(01):1622+34
  [3]谭海霞,彭靖里,赖于民.论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J].东南亚纵横,2005(01):6670
  [4]罗文宝,周金秦.构建中印自由贸易区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南亚研究季刊,2006(01):104107+5
  [5]李娅,华伟.金砖国家国际金融合作协调机制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1(09):34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78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