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南省人力资源及工业自动化状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明

  【摘要】 本文对河南省人力资源现状及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就工业自动化对人力资源要求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最后针对人力资源优化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河南 人力资源 工业自动化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分析河南省工业发展基本情况下,结合国家工业转型总体规划,河南省提出了《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并作出了具体部署。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工业自动化是工作重点之一,而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则是大力提升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河南省人力资源状况
  根据人力资源论,“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智力、知识、技能四部分,这四者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人力资源的内容。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劳动适龄人口是人力资源的主体,从业人员和求职人员构成了现实性的人力资源。当前,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三种经济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最重要的资源,是经济资源中的核心资源。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而不是人力资源强省。河南人力资源的基本现状是:整体素质偏低,中高层人才严重缺失,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沿海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产业、行业人力资源结构矛盾突出,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不能适应产业高度化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城乡、地区间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不均衡性十分突出。其具体表现为:一是总量巨大,质量偏低。现阶段,河南省劳动力供给总量持续上升,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偏低,成为河南省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瓶颈。河南省人口受教育比例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要。现实中也表现为高层次专业人员和劳动熟练工人严重缺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现实产生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三是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直接导致了河南省的劳动力产业结构失衡,产业、行业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受教育程度偏低是导致河南省劳动生产率低的重要原因,其整体文化素质难以支撑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不能适应现在产业、行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四是城乡劳动人口文化素质差异巨大。河南省城乡之间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且地区间劳动力文化素质也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专家指出,城乡劳动力人口整体素质差异过大、文盲率居高不下对于提高河南省劳动生产率、推进产业化都是不利的。
  二、我国及河南省工业自动化现状
  1、我国工业自动化总体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20多年的持续增长,工业自动化产业在其他产业特别是生产制造业的带动下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虽然受到了2011年以来的全球经济下滑影响,但随着2013年后经济的逐渐稳定,自动化产业重新回到了高速增长的轨道。根据中国工控网数据,201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约为920亿元,增长率约为14%,增速较2010年有所减缓。但在国家节能减排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整个中国自动化市场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特别是本土品牌增长更加明显,其中运动控制类产品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增速最快,变频器本土企业也有较好表现。
  其实早在十年前我国自动化产业的市场预期规模就应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左右,如果广义地将传动、流体控制、自动化软件、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等考虑在内,市场规模应过千亿元人民币,可以说中国当之无愧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自动化市场。总体上,工业自动化市场近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且未来增长空间较大。同时,由于国家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投资及政策鼓励,工业自动化市场订单量将保持较好增长。结合2013年上半年中国自动化市场众多市场信息分析,研究认为,2014年市场将会呈现较明显的环比增长。
  2、河南省工业自动化现状
  目前,河南省所在的中南地区的工业自动化水平虽然仅次于华东地区,但这一成绩南部沿海省市贡献较大,相比之下河南省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且分布也不均匀,主要集中于工业产业群较为集中的郑州、许昌一带。自动化类型多以电气自动化安装和改造企业为主,主要进行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企业信息化;还有部分企业生产自动化产品,且品种较为单一,各行业间应用极不平衡,在烟草、电力、冶金等垄断的基建领域,国内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已经走在世界前沿;汽车、制药等产业的应用目前正在进一步深化中;而众多传统制造行业,则仍处于刚起步阶段。富士康、奇瑞汽车等大规模企业移入,极大地带动了河南自动化企业的发展。同时,国外自动化企业如德国的西门子和施耐德、日本的三菱等知名企业的介入,也为中原地区的自动化产业注入了活力。总之,河南省工业自动化产业正在形成一个较为复杂、竞争激烈且迅猛发展的态势。
  三、河南省人力资源结构与工业自动化需求矛盾
  1、河南省人力资源结构
  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省的人力资源可谓丰富,但是人力资源总体素质低也是个不争的事实,不但低于东、南沿海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较为偏低,据统计每十万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仅为全国的73%。此外,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目前呈金字塔状分布,技术工人占最大比例,分布于最底层;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比例较高,分布在金字塔的中部;高级管理人员和科研技术人员最少,分布于塔上部,而且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急需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
  2、工业自动化人力资源需求
  与传统工业相比,工业自动化行业有其特殊性,首先它的目的是解决生产的效率和一致性问题,涉及到微电子、计算机、传感器、工业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高技术应用领域,因此对人力资源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虽然也呈金字塔分布,但其结构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即技术工人所占比例最少,位于塔尖;高级管理人员和科研技术人员稍多,位于中部;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需求最大,位于金字塔底部。   3、矛盾分析
  经过上面的分析对比,可见工业自动化对人力资源需求与传统工业企业人力资源机构存在较大矛盾,传统工业企业的科研、管理与技术人员远远不能够满足工业自动化的需求。因此,如何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以适应工业自动化的要求就成为工业自动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四、提高人力资源技术素质适应工业自动化需求
  要达到以上目的,我们既要做好认识提高人口素质重要性等思想层面的工作,也要进行教育资源合理布局与配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等实务方面的工作。
  1、做好提高人口素质的思想宣传工作
  大力宣传,让各地政府部门和制造及应用自动化设备的企业充分认识到,经济的增长不再依靠一般的人力资源来推动,而主要依靠科学技术,靠提高人的文化科学素质来推动。人力资源开发不仅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更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源动力。因此,要把提高人力资源文化科学素质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2、企业内部引进及培养
  企业不要受到目前人口红利的影响,盲目追求人力资源的数量,而忽视了对人力资源质量及结构的监控。应将目光放长远,就因为有人口红利问题的存在,企业才更应该大力引进高技术人才,利用岗位、待遇及人文关怀留住人才,同时加快企业内部科技人才的培养,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培训功能,鼓励员工自学、深造,加大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培训,为将来工业自动化转型及提升提前做好准备。
  此外,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一定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工业自动化企业与普通工业企业不同,其人员的素质普遍较高,他们见识丰富、思路开阔,往往难以忍受混乱和不完善的管理体制,因此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之一。要定期进行人力资源结构、人力资源效益及效率、关键人才能力的盘点,同时基于企业生产及人力资源现状,对未来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规划。
  3、教育体制及人才培养改革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要将人口资源开发为人力资源,进一步培养造就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人才资源,同时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就必须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投资人力资源,全面发展教育。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
  同时,培养适合工业自动化生产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所谓应用型创新人才既不同于创新拔尖人才也不同于普通技能型人才,而是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实践技能的锻炼,他们毕业之后能够很快适应自动化企业的环境,不仅能够在生产一线进行知识的应用创新,而且能够进行技术改造及新技术开发。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就必须更加贴近企业生产,同时还不能丢掉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要在校企合作开发教学项目的基础上,加大这一专业的学生在生产一线工作与技术开发的教育力度。
  (注: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基金项目《产学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体制研究》(项目编号1324
  00410365)的阶段性成果,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力资源保障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3B23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明:人力资源开发的变化特点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4(10).
  [2] 姜颜秋:开发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9).
  [3] 徐波:现代发电企业培训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5.
  [4] 李勃:浅谈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J].科技传播,2011(8).
  [5] 袁晓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现状及对策[J].特区经济,2010(2).
  (责任编辑:刘冰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240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