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式好公司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航

  工业家型企业的焦虑是:它们可能通过保守的创新变得更优化了,却无法“变轨”,实现“豹变”。
  前一阵子,我去了一趟江南,参观一家规模很大的汽车配件公司。
  这是家特别典型的中国式好公司―业务扎实、数字稳健、能赚钱、不忽悠。公司一年有70多亿元的营业额,十几亿元的利润。也就是说,它的利润率高达百分之十几。它能做到连续10年年复合增长率30%。它已于10年前在香港上市。当然,作为传统企业,它的PE值不算高,10倍左右,目前市值200亿港元。但它不但运营得很健康,而且行业地位也举足轻重。据说,全球每3辆汽车中,就有1辆在使用它的产品。
  与互联网圈的画风不同,这并不是一家被广泛谈论的公司,却算得上是一个典型的“隐形冠军”。
  中国改革开放38年来,有四类非常典型的企业。一是互联网大创新型,不能赚钱,还大量烧钱,但非常值钱。二是资源寻租型,走“喝大酒”路线的资源依赖者,像房地产开发商和矿主。三是暴力营销派,比如包装一个品牌,把渠道、价格战和暴力营销玩得滴溜转。四是勤恳的工业家型企业。
  工业家型企业意味着严谨、规范和细腻,始终不懈地追求体系建设,并且能够执行到位。这个流派的企业,本质上都是成本驱动的业务形态,通过业务流程创新,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优化业务,扩大规模。
  在这个领域,富士康从管理到技术到规模,都是当之无愧的老大,相当于互联网领域的BAT。而我们上文提到的这家企业,和富士康一样,都属于第四类。
  当然,面对新的浪潮,工业家型企业也会焦虑。他们可能会困惑,互联网公司不挣钱,反而烧掉这么多钱,为何还这么值钱,而且社会影响力还远远大于他们?
  确实,没人愿意在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变得不重要。不论你是四类企业家中的哪一类,都会有新想法,都希望站在舞台中央,不被边缘化。
  我们说的这家企业早就不为钱发愁了,也怀有抱负和梦想。但是,这样一家稳健的传统企业,在一个新时代要如何自处?它们已经这么有价值了,又该如何参与新一波的浪潮?
  毫无疑问,这是一家有进取心的公司。他们愿意和互联网公司合作,也舍得为未来做投入,光是新能源一项就投入了几千万元。但这家公司仍然呈现出一些保守色彩。对于新生事物,他们本能地会保守观望,抱持某种迟疑,而且一定要得到明确验证才肯动手。这种思维习惯像一面墙,挡住企业的创新和未来路径,因为创新往往需要试错,无法百分百保证成功,而机会则稍纵即逝。
  最近,我看了一本美国人写的书叫《移轨创新》。所谓“移轨创新”,就是让传统企业真正转移到一条新的竞争跑道上,从而获得陡峭的爆发式增长。
  我因此对这样的工业企业存在一些担忧―按照它的核心策略,无论是开发工业机器人,还是全球化,它都在扮演产业投资的配角,都还是生产流程和劳动力的结合。即便做到更大的市场规模,它也还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实现的是优化小数点的线性增长。总之,它只不过因此变得更优化了,却无法“变轨”,实现“豹变”。
  这太难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510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