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进龙泉探访青瓷之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为中国瓷品中的一块瑰宝,瓷器行家常常这样评价龙泉青瓷:如远山晚翠,又如浅草初春,一切雕饰在龙泉青色的面前都显得繁缛,唯有此色,堪称人间大美。
  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对于喜欢龙泉青瓷的人来说是一件无比欣慰的事情。一直以来,龙泉青瓷以其釉色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而被誉为瓷苑的一颗明珠,受到世界各国青瓷爱好者喜爱。
  作为中国瓷品中的一块瑰宝,瓷器行家常常这样评价龙泉青瓷:如远山晚翠,又如浅草初春,一切雕饰在龙泉青色的面前都显得繁缛,唯有此色,堪称人间大美。
  龙泉青瓷是自然的馈赠
  “梅子初青春已暮。芳草连云,绿遍西池路。”青色,梅子,再联系到青瓷,古人总是有足够的想象力和情怀,把这份美好的想象和意境赋予青瓷。
  说到青花瓷,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它的著名产地江西景德镇。而说到青瓷,人们最先想到的多半是浙江的龙泉县。
  来到龙泉县,你若询问这里的窑址,能准确说清数目的恐怕没有一人,已知的龙泉窑如大窑、金村、松溪、大白岸、笔架山、黄金坑等等,有数百处。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位于小梅镇的大窑村,你若想来探访龙泉窑,这里是必去之处,因为在这里,你会发现大大小小53处窑址遗迹。
  大窑枫洞岩窑址曾出土了极其丰富的瓷器,尤其是这里有一处保存完好的明代龙窑窑炉,其中有大量明代早期体现龙泉官窑性质和风格特色的瓷片。研究瓷器的人都知道,如今鉴定也好,研究也罢,瓷片的价值何其珍贵。站在枫洞岩窑址,即便你是个外行,也似乎能够听到历史的声音,感受到炉温。因为即使到了今天,就在你的脚下,仍有数不尽的龙泉瓷器静静沉睡着,等待着与有缘人相遇。
  除了大窑村,金村也是龙泉窑址中极具分量的遗址。五代时期,这里就已经开始烧造瓷器,尤其是北宋的龙泉青瓷,有一半以上都出自这里。
  与大窑村所生产的青瓷不同,这里生产的青瓷以淡青色和蜡黄色为主,釉色清亮,有种玻璃质感。一般来说,业内人士认为大窑村生产的龙泉青瓷具有典型风格特征,金村的青瓷呈现出过渡时期的风格。
  如果说奥地利是音乐之都,散步其中一不小心便会踩到一个音符,那么在金村,你踏足的土地间隙便镶嵌着青瓷的瓷片,这种错觉让你仿佛有种穿越感,穿越回了那个大量烧造青瓷的时代,揉瓷土、拉胚、烘胚、修胚、素烧、上釉、烧窑等一道道繁复的工序仿佛就呈现在眼前。那一刻,你会感觉时间的界线似乎变模糊了。
  青瓷,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它的颜色以青色为主,包括梅子青、粉青、天青、豆青色和淡青色。其中梅子青是龙泉青釉中最高级、最美丽、最纯正的色调。
  但实际上,龙泉青瓷的颜色不只有青色,还有灰色、黄色以及其他颜色,其中就包括墨绿色。墨绿色是一种完全玻化的釉色,是匠人把淡绿的透明釉罩在黑色胎骨上,釉色在黑色薄胎骨的反衬下呈现墨绿色。在龙泉瓷器家族里,有少数黑胎瓷器,龙泉溪口不少烧造瓷器的窑口,曾经专门出品这类黑胎青瓷。这些青瓷非常精致,修胎工整,有较明显的冰裂纹,不少业内人士推测,这里与当地其他窑口不同,那些窑口的瓷器大多是白、黑胎混合烧制,唯有溪口比较特殊,很可能是宋代哥窑窑址所在地。这种黑胎瓷器因为传世的屈指可数,也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
  从古至今,生产青瓷的地方很多,无论南方北方都有,为什么龙泉青瓷能够脱颖而出?这与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着莫大关系。龙泉境内丛山耸峙层层叠翠,数不清的溪流从这里穿行而过,再加上取之不尽的瓷土资源,为这里的人提供了天然素材,任由想象力飞驰。早在三国两晋时期,当地的老百姓便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吸取瓯窑、婺州窑等周边窑场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
  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这里长年湿润,空间中总带着细雨蒙蒙的味道。据当地人介绍,在文明还未抵达这片神秘土地的时候,这里就有人居住。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龙渊剑诞生于此。东晋时期,这里因龙渊剑建制。到了唐代,为了避李渊名讳,龙渊乡改名为龙泉乡,后来这里的瓷器便被命名为龙泉青瓷。
  龙泉地方不大,即便在今天似乎也没有受到工业文明的感染,保持着它千年传承的沉静、深邃与内敛,这里的人生活其间,自然保有单纯清澈的内心,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心境,才能塑造出这样自然的青瓷吧。
  文韵+官器=龙泉青瓷的巅峰
  评价一件瓷器美不美,通常可以从器型和釉色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审美上的判断。
  而南宋的龙泉青瓷在这两个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中国青瓷的繁盛时期出现在宋代,尤其是南宋,更成为龙泉青瓷长卷中最浓墨重彩的一页。器物是仍在诉说的历史,南宋龙泉青瓷的创作离不开这一时期的特殊背景。
  众所周知,南宋是一个过渡时期,虽然宋王朝退让了半壁江山,反倒激发了宋人的爱国激情,促成了南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首先在政治上,文人得到更多的重用,这直接奠定了那个时代的审美体系偏爱于文韵。商品经济的繁荣为文化创作打下物质基础,而这一切形成了南宋气象,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瓷器,都受其感染。
  南宋时期龙泉瓷器大多规格较小,多适用于文人的日常生活,摆放在画堂清斋,书房香闺之中,如香炉、笔洗等,这些青瓷釉色温润,典雅庄重,其中不少仿古青瓷成为南宋龙泉瓷器的典型特征之一。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出土的南宋龙泉青瓷很多来自窖藏,业内专家分析,这跟当时的时局有关,元人南下,当时的人们为了躲避战祸,将一些不便携带逃难的财物埋在了窖里,青瓷用品得以保存。
  流传至今的南宋青瓷另一个主要来源则是墓葬,通过随葬的方式得以保存。此外,还有海底文物发掘,比如著名的南海一号沉船,其中发现了不少南宋早期的青瓷,为考古界对龙泉瓷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实物,而这些已经发现的青瓷,相较于当时存量,只能算作凤毛麟角。
  如果说文人的推崇奠定了龙泉青瓷的气质,那么官方的认可则是龙泉青瓷发展背后的一把推手。在古代,一切瓷器能够登堂入室、备受推崇,必须得到官方的认可,特别是皇家的垂青。龙泉青瓷在诞生之初还是比较“低调”的,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渐受到官方的关注。   尤其是宋徽宗时期,中国文物艺术品的创作都在他的执政期内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龙泉青瓷亦不例外。这位不爱江山的皇帝甚至亲自参与龙泉青瓷设计,提出符合文人口味的审美标准,不得不说这与徽宗本人极高的艺术修养有着直接联系。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是对南宋龙泉青瓷风韵最精确的概况,其釉色一直努力在追求温润如玉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气息,粉青、梅子青给人清新脱俗之感。
  除了宋代,另一个龙泉青瓷受推崇的时代是清代。在故宫的收藏名录里,共有20多件龙泉青瓷,形制多样,以粉青、梅子青的釉色为主,其中炉的数目最多,据推测这与宋代盛行的品香文化不无关系。青翠欲滴的青瓷陈设在多个宫殿内,而拥有数量最多的当属重华宫内的翠云馆,重华宫原来是乾西二所,最早是皇子居住的地方,清代时乾隆帝幼年时期曾住过这里。可见这个地方收藏的龙泉青瓷是皇帝至爱,同时也代表了最高艺术水准。据统计,故宫内翠云馆有4件龙泉青瓷,养性殿2件,养心殿、毓庆宫、古董房均为1件,其余地方总共16件。
  只是凡事有盛即有衰,龙泉青瓷的发展历史也不例外。
  经历了南宋时登峰造极的巅峰时刻,龙泉青瓷在后面的发展开始转入低谷,转折点大概始于明代中晚期,到了清代初期,龙泉的窑厂所剩无几。民国时期生产的龙泉青瓷品质较为粗糙。灿烂的龙泉青瓷之花至此凋零,龙泉青瓷遂淹没于大窑山群山之中不为世人所识。
  如今,人们能对龙泉青瓷有清晰的认识和界定,不得不提它的伯乐――陈万里,中国近代陶瓷专家,我国田野考古的先驱。他的一生与龙泉青瓷的缘分仿佛是千古注定,可以说没有陈万里,龙泉还要“沉睡”许久。陈万里是一位充满探索精神的开拓者,与那些成天囿于书斋的文化人不同,他不仅读万卷书,还行万里路,用近代先进的科学理念和方法来发现、诠释中国古老文明的器物。“八上龙泉,七下绍兴”的辛苦,让陈万里发现了龙泉青瓷和越窑遗址,而由其创作的《瓷器与浙江》不仅奠定了他“中国陶瓷研究之父”的学术地位,更让龙泉青瓷的美誉传布于世界。
  当代龙泉 “川流不息”
  建国后,龙泉青瓷的生产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观,而这一时期出品的青瓷题材上政治色彩较浓,属于批量化生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与景泰蓝、玉器等艺术品制造行业的命运相似,中国瓷器中的某一风格、品类能否有高速发展,与政府的投入和重视程度密切关联。因为在国人评判标准中,民窑生产的瓷器中固然也会有精品,但毕竟比不了官窑,后者投入的资金、建设的规模、督导的关键人物以及吸纳的人才,都不是民窑可以相比的。瓷器的烧造成功率偏低,受到自然因素,如湿度、温度等,以及意外因素导致的失败,都是常见的事儿。因此,龙泉青瓷精品的制作,绝对属于高投入、低产出。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逐步繁荣,青瓷生产和销售的模式进一步革新,加上对外交流频繁,受到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龙泉青瓷的制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说到这里,不少人会问,龙泉青瓷的光辉都来自中古或者近古,当代的龙泉精品又有哪些?它的魅力是否依旧?到过龙泉的人,大多会去“青瓷一条街”逛一逛,这里的青瓷琳琅满目,从杯碗盘碟,文房茶具,到大型器物如尊、罐等,无一不表达着龙泉人对于青瓷历史的骄傲和自豪。
  龙泉青瓷不仅受到中国人的青睐,它的魅力也感染了世界,比较知名的如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前者专设一个展出中国青瓷的空间,其中一半以上的展品来自龙泉青瓷。
  据报道,在土耳其的托普卡帕皇宫里,收藏了1300多件龙泉青瓷,此外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旧王宫国立博物馆也有不少龙泉青瓷。这些龙泉青瓷散布世界各地,或者是通过外贸的渠道,或者是流散海外,不管如何,能够作为重要藏品,都足以证明其审美价值具有普世性。
  只是,这个曾经有着世界顶尖品质,衰落而重新起步发展的龙泉青瓷,在当下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目前,在龙泉青瓷制作的艺术家工作室里,不少匠人已经年过半百,他们曾经历过建国、改革开放等时期,在瓷厂工作过,也在研究所中对龙泉青瓷的历史和工艺进行研究或者资料搜集与整理,对龙泉青瓷有着浓厚的情感和深刻的认识。只是,他们目前的创作主线仍是仿古。
  青瓷制作在工艺上如何突破?设计理念上是否可以革新?如何设计并创作出满足今人审美需求的龙泉青瓷,将其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问题成了困扰当下匠人们的主要问题。
  显然,要解决这些问题,仅凭手艺人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需要来自不同行业的专业人才投入其中,尤其在“互联网+”的时代下,龙泉青瓷要走的路、要度过的难关还有许多。
  至简至美,是龙泉青瓷的核心艺术价值,大方、简约却又不失韵味,让每一位欣赏过的人魂牵梦萦,那抹青色中,似乎总有道不尽的情愫,让人着迷。而如何将这一古老的艺术瑰宝更好地流传下去,不仅仅是龙泉人的天然使命,也是每一个喜爱龙泉青瓷的人要思考的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8475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