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少陵原那回家的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俊华

  每年清明节,我和老伴总要带上儿女们回长安县少陵原上的和村,给长眠在那里的岳父岳母扫墓,在那长满青草的坟头,燃上几张纸供上几炷香,以表我们对二老的深深怀念和感恩之情。
  近年每当回家的汽车,飞奔在大雁塔以南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平展展亮光光视野宽阔花树掩映的雁引高速路上和丰鸣路上,疾驰在乡间平溜溜笔直的柏油路上,望着车两边平整后的绿油油的田野,小二层楼与新砖瓦平房相伴的新农村景象,心里不时溢出阵阵喜悦的涟漪,忍不住感叹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少陵原变了,变的我这个游子越来越不认识了。触景生情不由回忆起过去,每次回家时那种难场较结劲,至今想起还让人头皮发麻。
  我第一次踏上少陵原这片古老神奇风水宝地的热土,是几十年前的一个国庆节,那是我和女朋友小琴第一次一同回她在少陵原和村的家,去和她母亲商量我们的婚事。那天清早,我俩从西安南门外坐汽车到达韦曲街(今长安区),由于当时乡间无公路不通汽车,我们下车后便沿县城东高高的山坡,一条弯弯曲曲形似蛇的羊肠小道盘旋而上。好久不走山坡路突然走真有点吃力,不是满脸汗水便是气喘吁吁,心想:小琴家怎么住这么个上山下坡没有公路的鬼地方。可我不敢说,怕说出她生气不但回不了家,说不定连谈婚都会吹了呢,我只好憋在心里坚持忍耐边喘气抹汗边往上爬,就这还愣充好汉装大方,在陡峭处不时伸手拉她一把。我俩相互搀扶汗流满面上气不接下气地爬上坡头,稍加喘息擦汗后,边说边笑步行10多里赶中午才到家。
  岁月沧桑,时间更迭,后来我们结婚成家相继有了三个儿女,因我和爱人都在工厂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没空照料孩子,只好将孩子一个个在上学前,都先后送到乡间岳母身边让老人家照料。那个年月岳母家房屋旧四面透风被褥又单薄,老的老小的小,漫长的寒冬很是难熬,为此,在城里工作的岳父和我,每年都要用架子车送一趟蜂窝煤回去取暖做饭。由于路远又多是乡间上坡下坡土疙瘩路,每次总是清早出发,天麻麻黑才到家两头不见太阳,那费神要命劲很是令人发愁头痛。其中有一次送煤让人刻骨铭心。这天一大早我和岳父轮流驾辕推车,从西安出发上坡下坡途经韦曲,一路黑水汗流的劳累,于下午终于到达韦曲少陵原畔下西安美术学院旁的杨家坡口,望着那高高的山头和那拐来弯去的长长陡坡路,心里发毛头皮发胀,望而生畏。这时随后乘汽车专程赶来推车上坡的爱人和妻妹宝琴也到了坡下,我们喝了些水啃了几口干粮便开始爬坡。五十多岁的岳父在前边驾辕,我们三人在后边推。俗话说;宁走十里塬不走五里坡,特别是拉几百斤重的煤车上那黄土高坡更是难上加难,我们一步步喘息着,咬紧牙挣扎着,一节一节吃力地往上爬,每前进一节都要付出一定的汗水和力气。快到半坡时天不作美,一阵西北风刮过后飘起了雪花,先是一小片飞扬,后来变成鹅毛大雪。本来很难走的陡坡路雪一下就更滑的打不住脚了,煤车前进受阻还不时后退下滑,岳父在前面吃力地弓着腰,竭尽全力拼命挣扎着往上拽,我们三人喘着粗气用力推。沉重的架子车东摇西晃,一拐一拧咯吱咯吱艰难地往上挪动着,我心里不时嘀咕:这该死的山路何时是个头呀?要是去少陵原能有个省时省力平坦路那该多好呀。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赶太阳下山时爬上了坡顶,等我们再经过几里乡间颠簸的土疙瘩路回到家时,村里家家户户已亮起了点点灯火。
  岁月如歌,时光似箭,少陵原那回家的路真正旧貌换新颜,还是改革开放之后,三十年弹指一挥间,随者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乘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少陵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西安到汤峪和韦鸣公路加宽整平变成沙石路,没过几年又变成了平闪闪亮光光的柏油路,前几年又先后建成了雁引路和通往柞水的两条高速公路,彻底改变了少陵原的交通面貌。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乡间的路也在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先是下雨是“水泥路”晴天是“扬灰路”的黄土路变成了灰渣路,不久又变成沙石路,在村村通的日子里又很快变成了水泥路、柏油路,不仅宽了直了更清洁光亮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路连起村村寨寨,随即又开通了公交车,一下接近了城乡之间距离,一天几趟往返于城乡之间,一下把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少陵原推向了新时代,踩着时代飞速发展的鼓点,一天一个样的变化着,沧海已桑田,面目已全非,面对少陵原的新景象,我快到了“对面相逢不相识”、“故乡是他乡了……”
  真正享受到马路的便利快捷,还是前几年岳母逝世三周年时,为了答谢乡亲们平日对我家关照和厚爱,岳父和我商定岳母的事在乡间过而且过好一些,一是答谢乡亲们平日对我们家多方帮助的深情厚爱,二是深切怀念老人生前为家中儿女们所付出的辛勤操劳。事定了后我们决定在西安购物在乡间待客。这天回去时拉物的面包车,坐人的出租车,还有亲朋好友的几辆车,浩浩荡荡出南门上立交经高速,穿越少陵原上的柏油路,一马平川车飞似箭,过去需一天才能到的家现在吃顿饭功夫便顺利到了。事情办完后我们当天赶天黑回到了西安,真正享受到了四通八达蛛网般村村通的公路网,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快捷便利的好处,这全托了改革开放之福,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新气象、新景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14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