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中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小龙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金融行业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中国银行业同样面临着日趋激烈地竞争,扩张营业网点无疑是众多商业银行争夺竞争资源的最佳方法之一。目前各商业银行都在不断扩张网点,然而在网点选址问题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过于盲目和考虑不周等。目前已经有很多种分析银行网点选址的方法,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以前单纯的地理环境位置分析等已不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而更应该将竞争对手和客户真实的需求考虑进来。因此,需要以博弈论的方法动态地来分析研究银行选址问题。
  关键词:博弈论;银行网点选址;占优均衡
  营业网点是商业银行存在的根本,即使是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大多数人们还是更青睐于直接到银行营业网点办理业务,只有少数支付业务开始采用网上支付方式。所以,银行营业网点的多少仍是决定银行竞争力的前提。无论是营业网点遍布全国的四大银行还是各个州市县的地方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地扩大自己的营业网点范围,尽力争取着这块市场。然而,营业网点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成本的增加,如果不能确定带来足够的利益,盲目地扩张同样可能会带来恶果。因此,选择新建营业网点同样需要经过谨慎的分析。
  一、中国商业银行目前进行网点选址的基本分析策略
  1.1地理位置分析
  地理位置是选址网点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合理分布,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建设新网点的根本目标。只有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细分为基础,符合市场需求才能创造效益。从全国布局来看,多是优先发展发达地区,而后发展落后地区;从区域布局来看,优先发展繁华地段,而后发展偏僻地段。再细化到具体的地方选择时,则应注意选择的地形、路况、环境等,为客户创造更多的方便,才能为银行创造更大的利益。
  1.2商业价值分析
  能否创造价值才是决定是否新建网址的关键因素,分析所选区域潜在的客户和可能创造的价值,可以看网点是否临近大型机关、单位、厂矿企业,未来人口增加的速度如何,是否会形成集约效应等,银行网点如果选在商业中心区,虽然竞争压力大,但在众多商家云集在一条金融街上,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的需求,因而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前来购物从而产生集约效应。
  1.3银行营业网点成本分析
  新建银行营业网点,应该要考虑租金和每日营运所带来的成本等,如果成本巨大,即使该网点能带来一定的收益,也可能入不敷出,所以在极度繁华的商业街建大型网点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1.4类型定位分析
  银行营业网点有多种类型,从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到营业部、营业网点、分理处、储蓄所,不同的网点类型有不同的定位,目前很多的网点也开始推出了个性化、针对化的服务,特殊的服务会带来特殊的客户群,有了客户忠实度,网点的具体位置就相对没那么重要了。
  二、商业银行目前选址存在的问题
  1、盲目扩张建设、经济效益不佳
  银行网点的布局和规划是落实银行战略的重要的一种手段。由于新网点的开设需要有较大的资金投入,银行的决策必须要基于统计分析、市场调研、竞争分析、经济和财务评估等方面的内容。银行需要了解市场潜力进而将其转化为收益,了解目标顾客的分布规律,他们在何处居住、工作和活动,有哪些银行使用习惯和偏好。然而,现实情况总是存在调查不足,网点扩张速度过快,竞争压力大,市场饱和等各种问题,新建的网点则存在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当地经济环境,不计成本恶性竞争,不顾风险发放贷款,为银行埋下重大风险隐患。
  2、不同地区金融服务存在差异
  不同城市之间,甚至不同小区之间,客户所需要的金融服务而不会完全一致,因而在扩张建设网点时,如果不能结合当地环境,制定特殊的金融服务网点,就会导致发展受限,只是徒增成本而已。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发达城市银行网点分布广,提供的金融服务种类齐全,而经济欠发达城市银行网点少,提供的金融服务种类偏少,这是由不同的地方经济情况决定的,如果不能区别对待,盲目以统一的方式进行扩张,则可能会造成网点不适应当地环境的情形。
  3、网点调整缓慢,滞后于市场发展
  网点的建设大多是根据当时的市场环境,但市场发展日新月异,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现在的情况多是银行跟着市场走,在市场发生变化后才发生变化,但往往速度又慢于市场发展的速度,于是导致网点建设困难重重。
  三、博弈模型分析
  资源的稀缺注定了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竞争,所以在选择网点时不能只看到眼前的资源,却没将潜在的竞争者考虑进去。除此之外,市场总是变化万千,资源匮乏的地方也可能变成资源富足的地方,贫穷的城市可能会变成富饶的城市,如果在选择网点时,不光着眼于眼前的利益,而是将未来的发展考虑进去,也可能会有巨大的收获。因此,本文从竞争者的策略和未来发展及规模选择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筛选出更合适的银行网点。
  1.竞争者参与模型
  首先我们把这家要准备选址的银行称为“选址行”,所选位置已经存在着的银行称为“已在行”,有可能同样进入该地段的竞争银行称为“潜在行”。前提假设,“选址行”“已在行”“潜在行”都是同样类型的银行,它们提供的都是相同的服务,如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本身对客户的吸引力没有巨大的差别,客户的选择倾向于随机。这样,如果该地段只有一家“已在行”时,它所获得的收益为100.如果进入一家“选址行”,并且“已在行”不做出任何动作阻挠的话,它们平分收益,各为50.但如果“已在行”为了留住已有资源,采取对大客户送礼,存款返点等特殊活动的话,虽然会造成成本增加,但留住了主要的客户资源,这样,“已在行”获得收益为60,“选址行”获得收益为30(因为增加了成本,整体收益降低)。此时,考虑银行建设和维护的成本C,如果“选址行”的收益30大于成本C,则可以继续建设网点,否则选择放弃该网点。这是第一阶段的博弈。   第二阶段再引入一个新的竞争者,即除“选址行”“已在行”外,还希望能进入该市场的银行,我们称其为“潜在行”。第二阶段的博弈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选址行”进入市场,“已在行”进行阻挠,同时“潜在行”也进入市场。由于“已在行”较先进入,有一定的资源优势,所以收益较二者为多,“已在行”“选址行”和“潜在行”的收益分别为40,20,20。
  第二种情况:“选址行”进入市场,“已在行”进行阻挠,但“潜在行”不进入市场。此时“已在行”“选址行”和“潜在行”的收益分别为60,30,0。
  第三种情况:“选址行”进入市场,“已在行”不进行阻挠,同时“潜在行”也进入市场。由于产品完全同质,平分市场,各自的收益分别为33。
  第四种情况:“选址行”进入市场,“已在行”不进行阻挠,但“潜在行”不进入市场。已在行”“选址行”和“潜在行”的收益分别为50,50,0。
  2.政策影响
  在选址时,较为繁华的地段会面临昂贵的地租和运营成本,但收益也会较高,差的地段成本低,但收益也会偏低。同时,应该考虑到政府支持和开发的政策,原来区位较差的地段也可能在开发后成为较好的地段。而同时银行的进入会促进地段的开发,这反过来也会成为政府决定是否开发时的一个考虑因素。繁华地段的银行收益为A1,成本为C1;银行利润为A1-C1。差的地段银行收益为A2,成本为C2,其中,A1大于A2,C1大于C2,同时,假设较为繁华地段利润高于区位较差地段,即A1-C1大于A2-C2,即如果在缺乏政府开发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在较为繁华的地段开设新网点,这也是在发达地区银行网点更多的原因。同时,我们假设差的地段开发后收益上升为A1,成本则因为主要是固定成本,没有大幅增加,仍为C2。则此时差地段的银行利润为A1-C2,大于在繁华地段开设网点的利润A1-C1。即如果政府选择开发,在区位较差地段开设网点反而优于在繁华地段开设网点。假设政府选择开发的概率是P,不开发的概率是1-P。则在区位较差地段设网点的预期利润为P*(A1-C2)+(1-P)*(A2-C2),如果大于A1-C1,则应选择在区位较差地方开设新网点。
  3、网点的规模选择
  网点有很多种选择,可以是普通的支行,甚至是储蓄所,也可以是专门办理特殊业务的高级网点,面对不同的客户群应该有不同的定位。选择网点的建设应该基于客户的价值。同样,我们按照经济学的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每个客户选择银行都是基于得到的服务和付出的成本而定的,如果在该银行得到的服务与成本之差大于其他行,则会留在该行,否则则不。
  这里简化网点的类型为网点的规模大小选择,而这里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服务柜台的数量,二是VIP客户的办理门槛。
  (1)首先考虑第一个问题,服务柜台的数量。服务柜台越多,就需要越多的服务人员,同样需要更大的空间,会造成银行网点的成本增大,但同时,在客户数量不变时,客户的等侍时间会缩短,客户的成本会降低,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创造的收益会增加。所以,服务柜台数量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设服务柜台数量为x,客户数量V为柜台数量x的增函数,但边际效益递减,且不超过当地人口数a0;银行的成本为柜台数量x的递增函数C(x),银行的收益为客户数量V的递增函数P(V)。
  四、结论综述
  在本文分析中,结合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政府和客户三方的行为策略作为商业银行选址的参考,充分考虑了银行选址各个影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变化。但事实上,现实选址的问题较其更为复杂,很多银行正是因为不能处理好选址问题,才导致不断建不断拆,徒增成本的问题。要想真正做好选址工作,我们就不能将这些影响因素分开来看,而应该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这些参与方的影响应该同时考虑进来。
  可以说,在分析当代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时,博弈论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选址的问题时,博弈论虽然不能直接地直观地选出具体位置,但却能在结合各种方法选择好位置后,更好地判断是否适合,即是否达到了博弈论中的均衡,更在选址分析中结合了选址所要考虑的参与方,如竞争银行、政府和客户等,更加综合全面地判断银行选址的方案是否正确,避免银行盲目扩张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金浩,丁建新,邢亚楠.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商业银行网点选址研究――以建设银行衡水分行为例[J]浙江金融,2012
  [2]任艺.银行网点选址及优化分析研究.[J]中国经贸.2012
  [3]王巍.银行网点经营模式重建思考.[J]管理学家.2008
  [4]周恩静,杨玉梅.产业集群理论在银行网点选址上的具体应用.[J]西财金融.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57428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