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辽宁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召龙

  摘要: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城镇化与经济增长是互相推进的,多要素的综合发展是协调好二者关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增长;格兰杰因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一、引言
  国内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有许多,周一星(1995)认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相关度较高的对数曲线关系。陈波(2005)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李金昌和程开明(2006)证明了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正向作用强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反向作用。段瑞君和安虎森(2009)则认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作用有限。施建刚和王哲(2011)指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存在,但长期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反向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31.7%提高到2012年的65.7%,同时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12年GDP为24801.3亿元,同比增长9.5%。那么,辽宁省的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二、实证检验
  (一)指标及数据选取
  采用城镇人口比重(X1)和非农产业产值比重(X2),分别代表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集聚和非农产业集聚情况,GDP来反映经济增长(Y)。数据来自《辽宁统计年鉴》和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分析的科学性,将名义GDP以1978年不变价格进行折算,并对Y、X1和X2取对数,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
  (二)平稳性检验
  由表1可知,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可以进行协整分析。
  表1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c、t和k分别表示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阶数(根据AIC和SC准则确定);D表示一阶差分
  (三)协整检验
  表2结果表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存在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自1978年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促进了城镇化发展和经济增长,也强化了二者之间的联系。
  从协整方程来看,城镇人口集聚和非农产业集聚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发现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较大差异,说明如果城镇化进程只是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镇,那么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突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
  表2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LNY=1.680LNX1+18.582LNX2+9.873
  (四)因果关系检验
  表3中是假定在10%显著性水平下接受还是拒绝原假设。无论是城镇化发展的独立变量还是组合变量, LNX1都不是LNY的格兰杰原因,而LNY是LNX1和LNX2的格兰杰原因。作为城镇化发展的独立变量,LNX2也不是LNY的格兰杰原因,但在多变量组合因果关系检验中则成立。
  表3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这一方面反映出城镇化发展的内涵丰富性,即独立变量的城镇人口比重和非农产业产值比重都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组合变量中的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却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辽宁城镇化发展,很大一部分只是农民身份的转变,所从事的行业依然是农业,城镇化的层次较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始终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经济增长能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的改进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人口的集聚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因素综合作用是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
  三、结论
  协整关系检验显示,虽然城镇化进程中独立因素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联系,但它们的共同作用与经济增长的联系更加的显著;因果关系检验显示,经济增长通过对拉动城镇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进而促进城镇化发展,仅仅是城镇人口的集聚对经济增长作用不大,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多的体现在非农产业集聚推动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陈波.城市化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3):48-52.
  [2]李金昌,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6(9):19-30.
  [3]段瑞君,安虎森.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3):26-60.
  [4]施建刚,王哲.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11(9):8-13.
  [5]刘耀彬.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6(24):23-26.
  [6]孟翔飞,刘玉梅.2010.城市发展理论与辽宁城镇化创新发展模式选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7]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韩召龙(1988-),男,山东东平人,硕士研究生,国际贸易学专业,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区域经济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5861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