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30年 练到“人车合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原

  2016年3月,北京市地铁运营三分公司列车驾驶员廖明,创下了安全行驶里程100万km的世界纪录,相当于绕地球赤道25圈。自1988年5月24日廖明第一次开始独立驾驶列车到现在,已手动驾驶安全行车超过2万5 000 h。而地铁安全行车标准十分严苛,达到这一标准意味着在廖师傅驾驶列车的近31年中,从未出现过哪怕像“车门未关严列车启动”“晚点五分钟以上”“红灯动车”这样的小事故。因为一旦出现任何瑕疵,安全里程都将清零,重新计算。2015年,廖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
  “总是回想起那刺耳的摩擦声”
  廖明作为北京市地铁运营三分公司的列车驾驶员,自1985年被分配到地铁太平湖车辆段,至今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31年。本刊记者找到廖明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的他刚下夜班,眼睛里还带有些许血丝。“什么百万千米,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数字。”提起百万千米的安全行驶记录,廖明轻描淡写地说,“(安全行驶)刚过百万(千米)的时候,我确实小激动了一下,但是很快就平复了――我上下班该怎样还是怎样嘛!”
  上中学时,廖明还是一个有点“狂”的“学霸”:“中学时,我的梦想是当个科学家。那时候老师总把我叫上讲台给同学们讲课。”
  但是,命运就是这样捉弄人。1981年,廖明在高考中失利,没能如愿考上大学。最终,他进入了北京地铁技校。“高考失败以后,原本还想去民航学校,学习机场维护什么的,我做梦也没想到被分到了地铁技校。”
  廖明曾经跟铁路的列车驾驶员聊过天,那个驾驶员说的一句玩笑话让他印象深刻:“列车闸把子上绑块骨头,狗都能开!”造成了他对列车驾驶的印象是:极其简单。一有这种想法,廖明就对地铁这个行业不是特别在意了。所以上技校的时候,不是很用功。刚被分配到2号线太平湖车辆段实习时,也是混日子。
  直到有一天,一切都改变了。廖明记得很清楚,那是他跟着师傅上车实习的第7天,由于地铁发生信号故障,由自动闭塞改为电话闭塞,改变了正常的运行方式。
  “我们的车是从鼓楼出发,到积水潭的外环环线。在积水潭进站,到能看到站台时,发现原本应该空闲着的站台里停着一辆车。这个距离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这个时候再制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车在撞上前面这辆车之前是很难停下来的。”
  此时,廖明的师傅正在和他讲着注意事项,在看见前车的一瞬间,下意识地迅速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并同时把备用制动一起推到底――铁轨和车轮之间迅速发出了刺耳的摩擦声,所有人都被强大的惯性带得往前冲……在撞向前车的最后一刻,列车终于停了下来。
  “侧头再看向我的师傅,脸色已经煞白,额头上渗出了汗,双手止不住地发抖。我这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列车的行驶速度是19 m/s,如果当时师傅没有保持着高度警觉,迅速作出反应,晚1 s,我们很可能已经车毁人亡!”廖明至今想起来还是后怕。
  从那以后他再不敢小觑这个职业,师傅的形象在他的心中变得高大起来。“地铁驾驶看似简单,但是需要强大的责任心。乘客把生命托付给我,是对我的一份信任,我要对他们的生命负责,要对得起这份信任。”从此,师傅和同事们都发现他变了,上班的时候不再爱说笑了,一上车就保持着高度警醒,“遇到开车走神犯困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总是回想起当时那个刺耳的摩擦声,立刻就清醒了。”
  时刻保持高度警觉
  廖明认为,事故原本不容易出现,出现事故往往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就像多米诺骨牌的连锁效应,一旦发生,就很难阻止。所以必须保证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做到安全可靠,才能避免事故发生。
  运营三分公司回龙观乘务中心主任宋国强告诉记者,环线的洞下运行方式,相比地面运行来说,对驾驶员的要求更加严格。“因为洞下运行,永远是眼前一黑、一亮的出站、进站模式,不断地循环往复,时间一长特别容易产生视觉疲劳,造成人的麻痹大意。”而像13号线这样的地面运行,列车行驶则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如风、霜、雨、雪等的影响。“廖明作为一名资历深厚的老驾驶员,从2号线到13号线、从洞下运行到地面运行,都拥有着多年的驾驶经历,能够保持100万 km的安全运行,与他高度的责任心和平时的用心积累是分不开的。”宋国强说。
  说起安全行驶的诀窍,廖明认为,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理环境。地铁驾驶工作,由于动作单调,操作简单,自己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外界环境或自身的情绪所影响。一旦有丝毫懈怠,就容易出事故。所以绝对不能带着负担上班。要时刻保持一个饱满的工作状态,才能发现工作中的异常现象,及时阻止事故的发生。
  在2号线洞下运行的时候,有一次,廖明在经过一处地铁隧道时仿佛看到墙上有一个针鼻儿大的小亮点,当时车速约有70 km/h,亮点转瞬而过。但是廖明没有把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亮点当作小事,认为可能是高压电缆破损打出来的火花,当下就和调度汇报了这件事。但是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到那个位置去检查的时候,由于亮点太过微小,竟无法找到。直到他带着变电站的工作人员找到亮点所在位置之后,一抓起那条电缆,突然爆发出了一个火球――强大的电流已经将电缆绝缘击穿了!廖明凭着对周围环境的高度警觉和敏锐的观察力,避免了一起事故的发生。
  廖明的徒弟哈阳给记者讲了他跟着廖师傅实习时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次,我跟着廖师傅在驾驶地铁13号线列车从龙泽站到西二旗站的途中,拐弯时他隐约看到有两个人在轨道上,惊呼:‘线路里面有人!’。我听到急忙去看,但是没找到人影,还在问师傅‘哪儿呢?’此时他已经以最快速度迅速将手柄推至紧急制动。直到列车最后停下来,大家才看到铁轨的道心中真的有两个人,幸亏廖师傅停得及时,人没事。然而事后调出行车记录时大家惊奇地发现,廖师傅在作出紧急制动反应时,拥有红外感应的行车记录仪都还没有发现这两个人。”那件事之后,大家不禁啧啧称赞廖明的警惕性。
  2007年8月6日,那一天下着大雨,天昏地暗。同样是在13号线龙泽站到西二旗站的途中,廖明感觉到前方轨道上有东西,就立刻减速停车。最后发现是前方铁轨上被大风刮来了两块地毯,“一般人可能认为,车轮一轧过去就会将地毯轧断,对车辆行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实际上行驶中的车辆遇上这么一块地毯,由于摩擦力增大,车轮就会沿着地毯爬上去,造成列车脱轨的事故发生。”而同样是2007年,7月5日,英国伦敦地铁就曾经发生脱轨事故,造成了37名乘客受伤,大约700名乘客被疏散,有数百名乘客前后2 h被困在隧道中。而造成脱轨的原因就是铁轨上的编织物。这一次,廖明的及时反应又一次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北京地铁每天承受着巨大的人流压力,“平均每天运送900万人左右,相当于天天都是春运。”这对于地铁的设备安全是严峻的考验,“13号线是2002年刚开通的,仅十多年,13号线的列车就已经进入了大修阶段。”宋国强说。因此对于车辆各个部位、状态的熟悉也是保障安全行驶的前提。廖明常说的话是:“人车合一,如果出现问题,车会告诉你。”他觉得开车时间长了,车辆与驾驶员就融为一体了,车辆有丝毫的不对劲,驾驶员都应当通过细微的变化而察觉出来。
  1994年,廖明在一次驾驶过程中发现车子后面似乎有不正常的蓝烟冒出。由于当时国内车辆设备工艺比较落后,列车在行进过程中可能会漏油,有蓝烟原本属正常现象,但是廖明感觉到这个蓝烟与以往有所不同,一时又找不到问题所在。由于当时公司规定,驾驶员无故停止运行将受到经济处罚。但是他没有因为怕个人经济受到损失而放过可能的隐患,而是坚持向调度申请停止运行,直接将列车开回了车库。回到车库他仔细检查后才发现,吊挂着700多千克电动机的车架螺丝断了,两块固定电动机的菱形钢板随着牵引电机压在车轴上,随着车辆运行,两块菱形钢板就像车刀一样在镟着车轴,车轴上已经被镟出了深深的沟。如果不及时停止运行,一旦车轴被镟断,或由于过道岔的颠簸断裂后掉落下来,就会发生车厢相撞挤压的大事故。
  俗话说“功夫在台下”。廖明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阻止事故发生并不是偶然的。1985年实习期过了之后,廖明并没有满足于在驾驶室学到的驾驶技术。为了能够对地铁车辆的各个部件和运行原理了解得更多,他在下班后跑到检修车间,走遍了整个检修车间的各个班组拜师学艺。直到他能够将车辆所有的零件拆开,不用图纸就能够组装回去。别人总问他为什么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他也说不清楚,只是“感觉不对”。实际上,他在背后下的苦功夫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如今,廖明已经把他的“人车合一”的精神传承给更多的地铁人。31年来,廖明已经带出30多个徒弟,经廖明的言传身教,几乎都成为了列车驾驶员中的骨干。哈阳说:“在安全行驶方面,廖师傅对自己和徒弟的要求都非常高。他平时和我们总是嘻嘻哈哈的没什么师傅的架子,但是一上车,从来不聊天,注意力全在线路上。遇到弯道等事故多发的地方,师傅就会提醒我们多加注意,把他多年来行车获得的丰富经验传授给我们。时不时地还会对我们抽考。我们跟着师傅行车,在旁边就能感受到他对这份工作的一丝不苟,所以我们自己在独立驾驶以后,也从来不敢大意。”
  多年来,廖明已经养成了四班倒的习惯,即白班、夜班、下夜班、公休,循环往复,几十年如一日。由于上班时间精神过于紧张,回到家里总是倒头就睡。“有一段时间,由于上班注意力高度集中,过于疲劳,下班以后反而睡不着,躺在床上脑子就像要裂开一样。患上了严重失眠,头发一把一把的掉。”为了让他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一个饱满的状态,家里的大事小情也基本都落在妻子一个人身上,从不让他操心。为此,一直以来廖明对妻子都是心怀歉疚。但是廖明从未后悔从事地铁列车驾驶员这个职业。“小时候一心想当科学家,可最终却只做了一名地铁列车驾驶员。”廖明开玩笑地说,“现在想想,列车驾驶员和科学家一样,都能让我有成就感,因为前者对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有一种使命。就因为如此,我愿意做一个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匠人’,把这个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编辑 赵 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4556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