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格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 红

  在本次金融危机前,全球经济不平衡成为众所关注的问题,其主要反映在美国经常账户逆差过大,而石油出口国和新兴亚洲的经常账户顺差过大。金融危机后,全球经常账户不平衡因危机而强制性地缩小了,那么全球经济不平衡的缩小究竟是可持续的,还是可能会再次扩大以及扩大的格局是什么,这将成为全球经济再平衡乃至全球汇率调整的重要问题。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不平衡被强制缩小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消费者因偿还房贷而被迫强制性地还债,从而急剧减少消费,增加了储蓄;而亚洲地区和欧洲顺差地区由于美国消费急剧减少,从而出口减少,贸易顺差也大幅减少;石油生产国由于全球石油价格暴跌,经常账户顺差也大幅减少。在上述影响因素中,影响美国消费的危机因素是主动的,因此,从总体上说,这次全球经济不平衡的调整是一个由危机驱动的强制性调整。
  
  后危机时期全球经常账户的调整方向
  
  金融危机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上述导致全球经常账户不平衡缩小的周期因素将会减弱甚至反向运行,但是结构性因素可能会有一定的持续性,如美国居民的消费习惯和储蓄习惯。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认清影响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常账户变动的主要因素和传导机制,以便对新的全球经常账户格局有一个较好的把握。
  金融危机前美国是全球经常账户最大的逆差贡献者,危机时逆差大幅缩小,危机后可能保持较长时间的较小逆差。2007年至2009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占其自身GDP的比重从5.3%大幅下降至3.2%,其主要原因如下:
  居民部门储蓄增加较快。美国居民的消费习惯和储蓄习惯将是决定后金融危机时期美国GDP经常账户表现的重要因素。由于危机使一部分借高利贷还房款的居民被迫清盘还债,失业率继续走高使美国消费者深刻感到减少负债消费的必要性(如减少信用卡借贷消费),美国储蓄率瞬间提高。根据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当消费者预计其未来收入将有永久性下降时,就会减少消费,因此,美国居民的消费暂时不会很快恢复。根据IMF数据显示,2007年(危机爆发前)至2009年,美国个人储蓄占GDP的比重从0.4%上升至3.6%(见表)。
  企业储蓄略为减少。由于金融危机使企业盈利减少,2007年至2009年,企业储蓄占GDP的比重从13.2%下降至13.1%,下降0.1个百分点;但由于危机使企业大量精简机构,减少投资,企业投资减少更快。
  私人部门净储蓄快速增加。同期,美国私人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从15.5%下降至11.4%,下降了4.1个百分点。综上所述,私人部门净储蓄占GDP的比重从-4.6%上升至-3.4%,上升了1.2个百分点。
  政府储蓄明显减少,政府投资有所扩大,净储蓄大幅下降。由于政府在危机时出台了75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相当于减少政府储蓄。上述期间,政府储蓄占GDP的比重从0.5%下降至-5.7%,下降了6.2个百分点;而危机时政府扩大基础建设投资,刺激经济也增加了政府投资。上述期间,政府投资占GDP的比重从3.4%上升至3.8%,上升了0.4个百分点。因此,政府净储蓄率共下降了6.6个百分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净储蓄增加的最重要原因是私人部门净储蓄快速增加,其主要原因是个人储蓄率快速增加,私人部门投资快速减少。虽然政府部门由于刺激经济扩大了赤字,但其净储蓄率下降的程度小于私人部门净储蓄率的增加程度。
  金融危机前欧日经常账户顺差在全球三分天下,危机时总体缩小转为逆差,危机后对顺差的贡献明显低于危机前。危机前,欧元区的经常账户顺差已经在开始逐渐减少,反映出欧洲将更多的出口转移至劳工更加便宜的亚洲地区。例如,2005年至2007年,欧日经常账户顺差占全球GDP的比重从1.2%下降至0.3%,平均每年下降0.3%。在金融危机期间(2007年至2009年),上述顺差占全球GDP之比急剧下降,从0.3%下降至-0.7%,平均每年下降0.33%。同期,德国、日本经常账户差额占本国GDP的比重也明显缩小,分别从0.2%和4.8%下降至-0.7%和1.9%。德日在金融危机期间经常账户顺差大幅缩小,主要是出口受到全球需求大幅减少的冲击。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危机将德日这两个以往的大顺差地区转变为小逆差地区,其对全球经常账户顺差的减少贡献较大。
  金融危机前石油出口国是全球经常账户最大的顺差贡献者,危机时顺差大幅减少,危机后顺差可能明显低于危机前。石油出口国在危机前经常账户顺差占全球GDP的比重一直领先于所有顺差国家,特别是2005年以来全球石油价格开始启动快速上涨后,石油出口国经常账户顺差占全球GDP的比重一度超过1%(2006年至2008年),由于2008年7月开始全球石油价格迅速下降,从145美元/桶下降至2009年末的70美元/桶。石油出口国顺差占全球GDP的比重大幅下降,2007年至2009年,其比重从0.89%降至0.33%,下降了0.56个百分点。IMF预计,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可能低于危机前的趋势增长水平,预计石油出口国的出口收入将低于危机前。因此,IMF预计石油出口国顺差占GDP的比重将在中期维持在0.7%左右。如果未来石油价格上升速度较上述假设快,那么目前已经有投资银行预测今年原油价格可能突破100美元/桶,石油出口国的顺差可能会大于预计。
  金融危机前新兴亚洲国家经常账户顺差较大,危机时顺差减少程度最低,危机后可能快速恢复并成为全球最大的顺差贡献地区。危机前,亚洲地区的经常账户顺差占全球GDP的比重从2005年起快速扩大,到2007年已从0.56%上升至0.97%。这主要由于欧日部分出口转移至亚洲,亚洲经济高速发展。
  危机后,由于中国及新兴亚洲受危机影响相对发达国家较轻,2009年其经常账户顺差占全球GDP的比重仅下降至0.91%,较2007年下降0.06个百分点,是所有顺差组中下降程度最低的。预计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亚洲经济体的出口有可能复苏较快,从而使这一地区的经常账户顺差占全球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IMF认为,2014年,这一地区的该比例将上升至1.14%,是顺差组中最高的。因此,这一地区也将面临较大的汇率升值压力以减少顺差。
  
  一个谜团:误差向顺差转变
  
  可以说,分析全球经常账户格局最困难之处就是完全掌握全球经常账户数据并进行处理。从理论上来讲,全球经常账户差额应等于零,但实践中,由于不同国家进出口数据统计的口径差异、转口贸易因素等,近年来全球经常账户误差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顺差。在2004年以前,全球经常账户误差基本是逆差,说明有一些顺差方的交易未被统计或逆差交易被高估。但是,2004年以后,全球误差向顺差转变,并且在危机后进一步扩大。根据IMF的预测,2014年全球误差甚至会达到全球GDP的1.07%,仅略低于中国和新兴亚洲地区顺差。这说明可能会有更多的逆差交易未被预测到,或顺差交易被高估。如果要在未来实现全球经常账户平衡,则应增加逆差方进口或减少顺差方出口。其对汇率的影响显然是顺差方汇率应该升值,逆差方汇率应该贬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常账户的调整方向是,美国逆差将大幅缩小,中国及新兴亚洲顺差将跃居全球第一,德日从逆差转为温和顺差,全球误差变成大顺差。后危机时代全球经常账户不平衡虽然得到部分缓解,但是全球误差变大可能意味着中国及新兴亚洲将面临更大的调整压力。
  然而,上述结论是基于基金组织对全球经常账户过去的统计和未来的预测的基础上的,预测部分还可能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基金组织可能低估了中国结构性改革对调整经常账户顺差的潜力,未来我国经济将更加依赖运用国际资源,均说明我国进口增速将加快。此外,我国正在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未来人口老龄化将减少未来储蓄,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意味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将提高,所有这些都将有利于减少我国储蓄,促进经常账户顺差的减少。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77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