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花旗神话的终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 媛

  最近,美国第一大商业银行花旗银行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泥潭。根据花旗集团2008年1月15日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和2007年年报,由于产生了巨额的次级抵押贷款相关损失,该行在2007年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合每股净亏损1.99美元。这是花旗银行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也是花旗196年历史上最高的亏损额,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此前市场上最悲观的预期。当日,花旗在纽约交易所的股价应声下挫7.3%,收于26.94美元,比近一年来最高价55.55美元下跌了51.5%。为了节省开支,花旗宣布了裁员4200人的计划,并决定将第四季度股息由原定的54美分降至32美分,削减比例高达41%。同时,还宣布了总额高达145亿美元的融资计划。
  花旗此次的巨亏震惊世人,也给危机重重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人们不禁要问,昔日风光无限的花旗为何在短短几个月内就遭遇如此惨败?是什么终结了花旗的神话?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巨亏原因
  
  从根本上说,花旗亏损的最直接导火索是从2007年开始的一场席卷美国的次级债风波。在这场来势汹汹的危机中,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无一幸免,身处风暴中央的花旗更是成为了损失最惨重的金融公司之一。
  次级债危机的产生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崩溃。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个高度繁荣的时期,住房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住房贷款公司不断放宽贷款条件,为消费者和投资者大开方便之门。金融公司推出越来越复杂的金融产品,致使金融衍生品链条越来越长。然而,从去年以来,美国房屋市场开始出现不景气,住房价格不断下降,贷款公司对于住房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落空。同时,货币当局为了抑制经济泡沫,采取了持续加息等政策手段减少流动性。此举加重了借款人的负担,致使他们还贷困难。最终,许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产生了大量违约行为,致使一些放贷机构遭受严重损失甚至破产。一场影响深远的的次级债危机就此铺开。据估算,次级借款者的抵押贷款违约额可能达到2000亿到3000亿美元之巨。而在此之上还有数额更加巨大的抵押贷款支持衍生品。其中问题最为严重的就是将次级抵押贷款等资产打包而成的CDO,以及用CDO作抵押品发行的商业票据。CDO是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的缩写,即债务抵押债券。通过这些大量的抵押贷款衍生产品,信贷危机就像是产生了杠杆作用,单一的投资载体最终导致持续的巨大损失。花旗集团正是由于投资了大量住房次级抵押贷款金融衍生品、次级贷款抵押债券,结果造成了巨大的亏损。
  在花旗业绩报告中显示,第四季度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资产冲减高达181亿美元,其中包括143亿美元的高信用等级资产支持债券CDO和29亿美元的借贷和结构性产品。这一数据也说明了花旗此次亏损主要就是由于其在次级贷款抵押债券上投资的失利。从花旗公布的数据上看,截至2007年9月底,其CDO的数额是546亿美元,第四季度减值181亿美元,因此到2007年底,花旗仍有约373亿美元的CDO。另外,还有约80亿美元的直接次级房屋抵押债券。随着危机的蔓延,花旗的次贷损失还可能会继续暴露。更为悲观的是,目前次贷市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价方法,目前花旗等投行和对冲基金普遍使用的是其内部设计的数学公式推算的价格。人们无法对次贷产品进行准确的估值,谁也不知道这些次贷抵押债券的损失究竟能有多大。
  信贷市场危机不仅使得CDO价格下挫,而且加速了房地产市场的萎缩。随着消费者开支的下降,消费信贷业务开始下滑。这也是致使花旗亏损的另一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美国经济一直靠消费支出拉动,消费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率大约是GDP的70%,消费的观念在美国民众心中根深蒂固。在美国,消费者信贷总额高达2.5万亿美元,大约是全国GDP的20%。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房价持续走低,美国国内的经济增长骤然减缓。根据1月份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初步估算数据,在去年的第四季度中,美国的GDP年增长率仅为0.6%。在住房市场上,未售房越来越多,房价大幅下降。2007年年初到11月为止房价平均下跌了8%。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还显示,在能源和食品价格高涨的推动下,美国消费价格2007年全年上涨4.1%,是过去17年来的最大涨幅。在劳动力市场上,失业率陡然增加。消费者疲于应付房价下跌、失业率攀升和油价昂贵的三重打击,消费信心受挫,消费数额大量减少,还款能力减弱,消费信贷大幅下降。商务部的数据显示,12月零售销售数据下降了0.4%,已经下滑至五年来的最低水平。这对于近年来美国零售消费金融业务占其盈利30%~40%的花旗无疑是又一个巨大的打击。
  根据花旗的财报,在2007年的第四季度,花旗在国内消费信贷方面产生了41亿美元的损失,主要由6.9亿美元的高等级信贷净损失和33.1亿美元的净贷款损失准备组成。信贷损失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第一级和第二级住房贷款违约率的增长,以及未保护的个人贷款、信用卡、和汽车贷款。与此同时,花旗的收入下降了70%,至72.2亿美元,而2006年这一数据为238.3亿美元。
  然而更为糟糕的是,41亿美元的损失恐怕还远非终点。花旗在住房信贷方面的亏损可能还会继续增加。根据花旗官方发布的业绩简报,目前花旗的一次楼房按揭贷款和二次楼房按揭贷款的规模仍有2144亿美元。而高盛集团在1月份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预计,美国楼价还会下跌20%至25%。按照花旗报告中采用的LTV指标(loan to value ratio,即楼按对楼宇价值的比率),在花旗拥有的2144亿美元的一次和二次楼按中,LTV等于或超过80%的楼按大约有754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高盛集团对于未来楼价走势的预言成真,花旗持有的一次和二次楼按中可能变为负资产按揭的规模就将高达754亿美元。除了住房信贷方面潜在的危险以外,随着经济减缓,汽车贷款、教育贷款以及信用卡业务也将继续恶化,坏账比率会不断上升,花旗将面临更大的贷款损失。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正是由于次级债风波的冲击和消费萎靡的影响,素有“最会赚钱的银行”之称的花旗才会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惨败。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花旗还远远没有走出困境。相反,随着次级债危机的扩大及其影响的不断显露,美国经济和金融局势将进一步恶化,房屋和信贷市场环境会变得更加糟糕。因而对于花旗来说,其信用风险将不断加大,加之愈套愈牢的次级债头寸,短期内将很难扭亏为盈。为了摆脱困境,在未来,花旗可能还会有大幅的坏账冲销举动,并寻求更大的注资。
  
  危机警示
  
  虽然目前花旗银行所面临的危机对我国国内银行业的影响有限,但是我们应该从这次事件中得到不少的经验和教训。其中最重要的警示就是在经济上升的时候,绝不能放松对金融风险的监管和控制,当前更是要特别注重防范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
  美国目前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美国房屋市场泡沫造成的。而泡沫之所以能够生成则是由于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在很长的时期内维持了实际为负的利率。较低的成本刺激了需求,需求推高了价格。价格的升高意味着更多的利润,于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信贷市场迅速发达起来。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不断推出衍生产品,并以更加慷慨的条件鼓励消费者借贷。人们购买房产,不仅仅是为了消费,还是为了从抵押贷款的再融资中获利。如此不断循环,泡沫必然会产生。随着金融衍生产品越来越复杂,监管当局已经无法计算并控制其风险,金融机构对于风险的管理也开始放松。一旦这个过程中的某一环出现危机,导致市场预期的改变,整个链条就会面临崩溃的危险。
  与美国次贷危机前相似,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急剧繁荣,房价飞涨,交易量不断增加,各个银行的房贷业务增长迅猛,按揭贷款发展极快,大量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房屋信贷市场。面对物价上涨的压力,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持续加息必然会让消费者的还贷压力加重,加大了还款难度,从而使得房屋市场交易萎缩,贷款数额下降。而这一信息会使人们产生房价看跌的预期,更加倾向于持币待购,因而进一步加速房价的回落。因此,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当前一定要理性地判断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不能盲目地扩张贷款规模;对贷款人的偿债能力要采取严格的审查制度,杜绝发生虚假按揭等不利情形;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产生信贷风险。
  此次花旗在次级债危机中遭遇巨大亏损,追根溯源还是在于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及其所产生的风险失去了有效的监管和控制。近年来,花旗一直致力于实现打造金融帝国的梦想,实行内部增长与海外扩张并进的激进策略。但过高的扩张成本使花旗过分暴露于风险之中。如今,在次贷风波冲击下,由于在投行业务上的过度扩张和对高风险金融工具的过多介入,使得花旗面临了严峻的危机。目前,我国也正在大力推行金融创新和金融混业经营,花旗的教训值得我们警惕。在宏观层面,政府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金融机构的监管机制,保证金融资产的质量,避免金融创新变成金融机构打包不良资产、危害金融安全的手段。在微观层面,我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和风险管控机制,不要滥用金融技术,避免信用的泛滥和风险的过度累积。
  总之,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深入,不仅花旗本身的前景并不明朗,恐怕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市场都将会处在一个不断下滑的过程中。我国的金融机构在抵御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不利影响的同时,还要积极地吸取教训,合理利用金融创新工具,不断增强自身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外交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8739.htm